关于崆峒山的作文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崆峒山。
坐车来到山下,我就崆峒山被那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漫山遍野的大树,五彩缤纷小花美丽极了!
上到半山腰,再看山下的树林,就好像一个放大了的西兰花,远处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好似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来到山顶,首先映入眼帘是太清宫的一刻千年古树,树缝里夹满了钱币,我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妈妈说可能是他们求平安放的吧?往前走就是中台了,我们坐下休息了一会,又去了东台和北台。忽然,我发现有好多的蚂蚁在搬家,我告诉妈妈快要下雨了!妈妈说那我们就下山吧。
我们刚下山,就下起了小雨,等我们回到家的时候,雨下大了……
甘肃平凉崆峒区西郊小学二年级一班二年级:刘仁翔
崆峒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呢!
这里最着名的要算天梯了,天梯有369个台阶呢?,分别是45度、65度、75度,代表节节高升。爬天梯的时候,我又紧张又激动,心怦怦地跳个不停,爬天梯的人可真多呀,一个接着一个。终于爬到山顶了。站在山上一望,满山遍野一片翠绿,山顶云雾缭绕,如果说云层像大海,那露出云层的山头就是一座座岛屿了。
崆峒山真美啊,欢迎台湾小朋友来崆峒山玩。
平凉市实验小学二年级:陈鑫
经过了三天紧张的期中考试,总算到了“五。一劳动节”,我可以放松放松,开开心心的玩几天。
通过家庭会议的讨论,我们决定和爸爸的好友全家一起去平凉,爬爬传说中如仙境般美丽的崆峒山。
4月30日下午,我们到了平凉市。次日早上,我们乘坐出租车前往崆峒山。一路上,晨风吹在脸上,凉爽极了!我去过很多地方,爬过很多山,甘肃的山,我还是第一次爬,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
崆峒山在平凉市区14公里处,高2123米。司机告诉我们,崆峒山有前山和后山,前山,就要坐缆车去山的中台;而后山,则有一段盘旋的山路要爬,但也可座专门的上山车。
我们一行八人选择了后山。坐上上山的大巴,行驶在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的林间山路上,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树林之间,不时传来鸟儿的叫声;各种各样的花儿开在绿荫下,让单调的绿色变得丰富多彩。
到了山的中台,哇,人可真多!我们请了一个导游,开始爬山了。
山可真高,还特别陡。登山的台阶共有669级,每个台阶高20公分,宽10公分,脚大的人根本就踩不下。大家一个挨着一个,根本不敢往后看。只要一个人摔倒了,后面的人也会跟着摔倒!
山上空气十分好。从山上望下去,定是满眼的绿。万丈深渊下面全是树和花草。崆峒山的树多,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一千三百多种动植物,景色美不胜收。
过了[朝天门]就要上天梯了。他是70多度的斜坡,台阶更高更窄了。前一个人的屁股挨着后一个人的胸脯,慢慢往上爬,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往后一看,不禁一阵心颤:这要是往后一仰,定摔成残废!
爬到了[瑝城],我们十在上不动了,只好休息。[香山]是最高点,但是由于体力有限,只好作罢。
我不愿离开这座有凝重典雅的八宫九台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和七十二处石府洞天的名山。在这里,人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山,和泰山比起来毫不逊色!
被称为“西来第一山”的崆峒山呀!你是我们甘肃的骄傲!如果有幸再去平凉,我一定登上最高峰,览你全部的风貌!
早就听说逍遥观是中原地区久负盛名的道教圣地,深秋时节的一个星期天,我跟着伯父一家,专程到位于禹州的崆峒山逍遥观游玩。
进了山门走不远,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轩辕黄帝像。它由一块巨大的汉白玉雕刻而成,轩辕黄帝神态自若,身披龙袍,左手指向正东方,右手握着竹简,基座下的大青石上刻着阴阳八卦图,整个塑像雕刻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我们拾级而上,山道两旁长满了许多不知名的树木,树叶被秋霜染过,一片红一片黄,从远处望去,就像山火在燃烧。草丛里,蟋蟀和蚂蚱在尽情的弹奏着“吉他”,他们随着草丛的颜色变换着自己的礼服,有绿的、黄的、紫红的。许多草已经干枯,但在向阳的石缝下还开着三三两两的小花,有淡紫色、金黄色、玫瑰红。我顺手采了一朵顽皮地插在伯母耳边,她打趣的对伯父说:“看,你从来都没给我送过花卡,还是童童有心!”
不知不觉的,我们已经爬到了半山腰,道观就依山而建。坐在道观对面精致的小亭子里向山坡上望,能隐隐约约看到有几头黄牛一边津津有味的低头吃草,一边摆着尾巴赶着苍蝇。正看得出神,忽然身后传来“咩咩”的羊羔叫声,回头一看,山洼里还有一群可爱的小山羊正在悠闲的吃草。放羊的老爷爷站在不远处摇起一个矿泉水瓶,只听“哗哗啦啦”一响羊群听话的聚拢到一起,原来瓶里是老爷爷装的干玉米粒儿。在大山里放羊,不可能一只只地赶,用这个方法可以方便的召集到羊群,围过来的羊羔可以得到玉米粒的奖赏。
再往上攀登,我们便来到了著名的“三环寨”,看到了传说中的“天池”。据说,“三环寨”是五千年前黄帝用来屯兵打仗的堡垒,“天池”是王母娘娘在逍遥观洗脸的地方。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一潭碧绿的泉水和三道风化后的弧形城墙,城墙的里边散步着许多直径3-5米的大圆坑,伯父说这是当年的官兵用来埋锅造饭的大坑。
到了中午时分,我们已经站到了逍遥观的最高处。无限风光在险峰,阵阵山风吹过,我和哥哥兴奋地对着山谷大声呼喊。往后山的山洼里看,由于寒风吹不进,所以至今还看不出深秋的样子。苍翠的树林中隐藏着几个小村庄,一座座房屋像一本本排列的字典,屋顶上晒满了密密麻麻金黄色的玉米,一堆堆的干草垛像馒头似的,家家户户的屋顶已经飘出缕缕轻烟。远处,一座山头连着另一座山头,缓缓的山坡被勤劳的农民开垦出一圈圈的梯田,梯田上长满了翠绿的麦苗,好像是春天快来了。寂静的山谷里传来一阵乐器声和鞭炮声,大概是哪家村民在办喜事吧。
逍遥观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让我说也说不尽,希望大家有空都能亲自来登山游玩。
(指导老师:宋献存)
崆峒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如同仙境一般。怎么不信吧,那就看我的介绍。
我先简介一下,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要冲,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古朴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崆峒山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各类动植物1300多种。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功;林海浩荡,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韵。
在山脚下往山头上望,云遮雾涌,神秘莫测,渐渐地雾越变越浓上面似乎是皑皑白雪。在半山腰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谷底,往山顶看真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山套山,雾涌雾。由于那里树木茂盛,所以就像走进大森林般的感觉。站在山顶往下望只见浩瀚的林海。
这里最壮观的景色还是通天桥了。通天桥它长约五十米左右。地势险峻,景观奇特。走在桥上我们就像是腾云驾雾的神仙。
这就是崆峒山,如同仙境一般。如果你有时间一定要到崆峒山走走看看。
[小山屋 ]作者:秦世鹏
我的家乡在甘肃平凉,那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最让人忘不了的是那座很有名的山——崆峒山。
那里,一座座的山峰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在山脚下,有一条终年缓缓流淌的小溪,小溪边栽满了四季常青的松柏。啊好一幅山水环绕的风景画卷!
崆峒山的顶峰有一个僧房,里面住着许多德高望重的僧人,每天清晨,他们都要进行晨练。伴着花香,和着鸟鸣,罩着薄雾,他们是那样专注,是那样闲静,是的那样雅致在一边观望的我,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啊!莫非我身处仙境
在这里空气是那么清鲜,畅游于崆峒山之间,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这种境界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回望,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岁月如流,往事如烟。如今离开家乡已有五年了,记忆中的崆峒山依然那样清晰,使人无法抹去,无法忘却。
家乡的崆峒山啊,我爱你。
指导老师:岳敏
一幅丹青山水卷,
林海奇峰崆峒山;
祥云佛光净禅寺,
古塔托松显神奇;
仙人斗智棋盘岭,
天梯直上通皇城;
三教相济不分离,
黄帝问道广成子;
天下道教第一山,
崆峒武术美名传。
早晨起来,听爸爸说,我们全家要去崆峒山游玩。顿时,我的心情分外激动。三下五除二地把衣服、裤子穿上。拉开窗帘一看,哇,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使我更加兴奋不已。我们一同收拾好行李之后,在车上又唱又笑,真想一下就到目的地。时间在欢声笑语中过去了,我们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崆峒山。
我们来到了崆峒山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崆峒山”这三个钢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门口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广场正中央有一台大电视,是专门介绍景区的风景。
走进大门,我们乘着索道来到了半山腰的景点——中台。眼前的一幕使我惊叹不已,放眼望去,陡峭的石壁上到处长满了树木,有笔直挺立的松树,有高大挺拔的白桦树,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树,真是五彩缤纷!有的金灿灿;有的红似火;还有的翠色欲滴,真是美不胜收呀!
我们顺着天梯继续步行爬山,看着眼前的各种树木。我们决定采集不同的树叶。妈妈和妹妹也决定参与了采集树叶活动。我们一会儿采集这个,一会儿采集那个。这各种各样树叶,有的像鸡爪、有的像荷叶、还有的不知像什么,形态各异使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傍晚,我们下山了,这次虽然没有爬到山顶上,使我们也是快乐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全家还会去崆峒山,带着妹妹爬上山顶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