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33

关于葫芦丝的作文

葫芦丝考级

三年级|叙事|150字

昨天下午,爸爸送我去葫芦丝考级。在车上爸爸问我考级的两首曲子准备的怎么样?我说“放心吧”!下车时我还是十分紧张。

上楼后,在考级的地方等待,心情开始忐忑不安。时间到了,走进考级的房间,有三位考官老师。我边吹边想:要是吹错了怎么办?但是我还是继续吹。吹完《月光下的凤尾竹》和《采蘑菇的小姑娘》两首曲目,我顿时轻松一点。坐在前方的王老师说:“气息太短 ,要多练长音”。

我也知道,这是我最大的弱点,要加强练习,克服困难。

我学葫芦丝

五年级|记叙文|250字

看到那个葫芦丝,我又想起以前去云南旅游买葫芦丝,虽然一千多元,但是,我不可惜,因为我可以学好葫芦丝。

那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到云南的最后一站——七彩云南。那里的东西真是多啊!有卖关于美白的螺旋藻粒;有卖茶叶的;有买吃的……不过,我们还是走进了买乐器的地方。再买乐器的那里,有钢琴,有萨克斯管,有古筝等,我们选了葫芦丝。之后,爸爸和妈妈让我在这里学葫芦丝,他们去看看其他东西,从这里开始算起,我在这里学了大约两小时左右,按键和高低音都熟悉了,还学会了一首曲子——婚誓

说实在,葫芦丝是一个很容易学的一个乐器,不用几天你就会吹得很好的,不行你试试看?不过注意,买葫芦丝的时候要很小心,要选择你爱的音、调、大小等……

土黄色葫芦丝

初二|记叙文|1000字

土黄色的葫芦,连带着三根竹制的管子,主管系着一个黄色结。胸中酝酿的气从吹口进入,又被奏成美妙动听的音乐不绝于耳。两侧的副管一平,像是小快板时一阵热烈激昂。这便汇成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葫芦丝。

我便是学民乐的,学的就是这葫芦丝。初识葫芦丝,是因为小时候在家附近广场巧遇的一位老人,每日傍晚,坐在广场椅子上,十指纤纤轻奏一曲施光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婉丽多情,描绘了江畔风尾竹随风摇曳的情景,轻柔的旋律一直在我心中回荡不去。从此,我便对神奇的乐器感到好奇,盼望着哪一天也能奏出如此美妙的曲。

后来,学了葫芦丝以后,去看了一场“葫芦丝王子”李春华的演出。那位先生在台上尽情地吹奏。他不光靠葫芦丝的音乐感染观众,而且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身体随旋律不断摆动,极有震憾力。他似乎将自己的情感全部融入这一曲子了,我听得也如痴如醉,也许音乐是和录音中相差无几的,但是,在听原奏的声音时,我却从没受过这样的震憾。

后来,我在南京求学时,也带上了我的葫芦丝。曾几何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思乡心切,抚着那伴我多年的葫芦丝,轻吹一首《断桥残月》,一个个带着愁绪的乐音从葫芦丝中轻轻涌出,沉浸在灯下,沉浸在月色,沉浸在淡淡的思乡愁绪中。而我,似乎也同此曲作者产生共鸣,与彼此的情感给予安抚安慰。又有些时候,看完一本《中国国家地理》,双眼如放光,心中满是对雄奇西部景色的向往与赞叹。这时,一曲《雪莲花开》真是再合适不过了。洋溢西域风情的旋律仿佛为我展现西域的各色奇景,让我热切的向住得到满足。返乡回家时,望着家乡高楼广厦粼次栉比,不禁想吹奏一曲《滨湖春晓》,让此曲作者对八百里巢湖新区的讴歌,与我对家乡发展的讴歌共同响应,彼此交融……

在学校表演,用葫芦丝表达自己的情感,尽情地演奏,虽说是面对着西洋乐器,但葫芦丝别具一格,毫不逊色。尽管不是为大家所熟知了解的,但照样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与好评,让大家也体会到葫芦丝的魅力。

在我的眼中,葫芦丝是有智慧的。学民乐的,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用葫芦丝轻奏一曲,即使是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人,听到了也会颇受感触,甚至为其乐之大笑,悲之动容。我的老师告诉我:“轻飘柔等于美,这是奏好葫芦丝的方法。”而要将葫芦丝演奏到轻飘柔,又有什么方法呢?长大的我寻到了答案,每一首葫芦丝曲都寄托了演奏者的感情,或对家乡的热爱,亦或有受挫折的悲愁。而我们在演奏,结合自身情感,就可以将这些寄托在葫芦丝的感情表达出来,即表现轻飘柔的效果了。

葫芦丝的智慧,甚至是所有乐器的智慧,就是在于其中凝结的寄托的表演者的感情呀!这感情让听众受到共鸣,从而感染听众,如果说一个音乐中不含任何感情,又何以音乐称之耶?

学葫芦丝

初二|记叙文|800字

记忆如同一扇大窗户,只要打开它,里面就会浮现出各种成长的故事,有的令人快乐,有的令人悲伤,有的令人……如同一个万花筒。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情,那件事发生在我7岁,上一年级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有多方面的发展,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征求了我的意见后,暑假给我报了学葫芦丝。学葫芦丝的第一天,当我走进教室,看见老师已经坐在位子上等我们了,我赶紧找了个座位入座,依照老师的吩咐打开葫芦丝盒,拿起葫芦丝。当我再一次触摸到葫芦丝,心里不由的一丝紧张,反问自己到底能不能学会?学这个乐器到底有多难?看着身边兴奋的同学,又有一丝安慰,他们能学会,相信自己也一定行。然后老师说“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大拇指放在背面的孔上,小母指不用管,左手其余三指依次对准上面的三孔,右手除拇指外三指依次对准下面的三孔”,手指对着孔还颤颤巍巍的不稳,我们照样画瓢,但仍学的手忙脚乱,始终找不到感觉。最为滑稽的是当把葫芦丝嘴往嘴巴里一塞,憋足劲往里吹气,腮帮子都涨的通红了,还是听不到一丁点声音。老师看着我们的样子,阴着脸说“你们不要像砍柴火一样那么用劲,要适当地调整气息,该轻便轻,该重时就重,鼓励我们再来”。我们按照老师的指点,一遍遍的反复,到下课了,终于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了,第一次的学习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当我踏进教室的时候,心里如同揣着一只小兔子在乱跳,害怕老师让我们吹一吹,这是上一堂课布置的作业,因为我没完成,连最基本的动作都还很生疏。小兔子还在跳的时候,上课就这么开始了,索性老师没让我们吹。这时我突然感觉老师亲切多了,是那么的可爱,仿佛一下子拉近了我和老师间的距离,就连学葫芦丝的灵感也被激发了。 随着老师的耐心指点,我吹葫芦丝的基本功也渐渐扎实了,学的也得心应手了,慢慢的我会吹《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金风吹来的时候》,还有《竹林深处》等等,吹的也越来越好了。从开始爸爸说我像在制造噪音,捂着耳朵躲起来,到现在喜欢听我吹,有时吃完晚饭,还让我献上一曲,我也挺乐意的。

不知不觉中我学葫芦丝已经有四年了,虽然学龄不是很长,吹的也不是非常好,但我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只要坚持,有足够的毅力,就一定会成功,相信自己一定行。

学葫芦丝

二年级|叙事|250字

今天晚上放学我去学葫芦丝。

我到了三层葫芦丝教室在凳子上做好,把葫芦丝壳放在登上,拿出葫芦丝。葫芦丝是棕色的,上面有一个葫芦,葫芦上有一个音字。下面有三个管子,中间的是主管,左右是副管。

我的学葫芦丝之旅开始了。我先吹了在家里学的《小星星》1155665……不一会儿老师来了,因为这是我的第一节课,老师先交我1234567怎么发音。我一会儿就会了,老师表扬了我。老师又笑咪咪地说个:“大家一起吹一遍小星星,预备起。”我也吹了一下,可是我吹的不熟,但是我有信心,我一定要好好学,不让妈妈的钱白花。

下次我一定好好学,把学的吹熟。

河北承德兴隆县三小二年级:赵帅

我与葫芦丝

六年级|记叙文|700字

梅县程江中心小学603班 作者:吴渝琳

音乐就像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抒情诗,总给人留下冗长的回音和无限的遐想。

夜晚,皎洁的月亮柔和的洒落在大地上。此时此刻,我正吹着一首首恬静优雅的曲子,享受着这背后所承载的酸、甜、苦、辣……

上五年级时,我与葫芦丝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偶然,电视里一位姐姐正吹着优美动听的曲子。它紧紧地把我吸引住了,我听得如痴如醉,便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大姐姐吹的是什么乐器?”妈妈微笑着说:“这是葫芦丝呀!”于是,就在那个暑假,我便开始了学习葫芦丝的“生涯”。

原以为学葫芦丝很简单,其实不以为然。一开始学就“卡壳”了。葫芦丝吹出来的气息前面应该有个“吐”音,而我却吹出“呼”音来了。老师非但没有责怪我反而耐心地教我,但我试了好几次还是掌握不了其中的要领。回到家我孜孜不倦地练习,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将这一“障碍”克服了。

后来,老师教我我都觉得很简单,几乎是“一帆风顺”,老师夸我说:“你学习葫芦丝就像一列火车,刚开始启动速度缓慢,慢得让人揪心,当你掌握了要领时,速度却快得吓人……”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一个更大的“障碍”在等着我呢——那就是低音的3,它跟5的指法相同,但一个要用最强的气息来吹,另一个却要用最弱的气息把它吹出来。唉,琴谱上的曲子可把我“折磨”得痛苦不堪简直是折磨人的琴谱!我不满地嘀咕着。常常吹到“3”时,就吹不出来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只能怪自己“榆木脑袋不开窍”了。一天练习下来,舌头都是酸的,不但吃饭辛苦,连讲话都成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我也能吹出动听的曲子了。如:“金孔雀轻轻跳”“月光下的凤尾竹”“沧海一声笑”“东风破”等等。每当我捧起葫芦丝得心应手地吹起曲子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幕幕辛酸与甘苦的情景!

音乐,既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还使我领悟了人生的哲理:“有耕耘就会有收获!”

点评:学习葫芦丝“卡壳”到“障碍”到“得心应手”,小作者勇敢地跨过了一道道门槛,获得了成功!文章思路清晰!

指导老师 李婉琼

我爱葫芦丝

六年级|散文|700字

成都市李家沱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 蔡梦荷

指导老师:赵敏

08年十月国庆节,我和奶奶一起去天府广场玩。

路上,我们遇到一个卖乐器的叔叔,他背上背了很多插着竹管的葫芦,手里也捧着一个举在嘴边,吹着悦耳的乐曲。我越听越陶醉,多希望我自己也能吹奏出这样的曲子啊!于是,我连忙走过去,想试试这种乐器。叔叔告诉我,这东西叫葫芦丝,是一种傣族乐器,要用很大气力才吹得响。我抓起其中一只,用力一吹,叔叔一惊:“哎呀,这小姑娘了不起啊!很多人拿着都吹不响的,她一吹就响,有天赋!”一听这话,我可乐了,缠着奶奶给我买一个,奶奶答应了。

从此以后,一回家,我就拿起葫芦丝和音乐书,坐在桌子前,一心一意地练习。在那期间,路过的人个个都称赞:“好悦耳!”这使我们全家都以此为荣。军训期间,我拿出葫芦丝,吹奏出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那悠扬又轻柔的声音,让在场的人都陶醉其中,也赢得了老师、教官和同学的赞扬。从此以后,我更加爱我的葫芦丝了。

爷爷大力支持我吹葫芦丝,他上网专题去找了很多葫芦丝乐谱和吹奏技术,打印成册。寒假每天早中晚,我都很认真地去练习这些曲子。清晨,楼上的人们被葫芦丝那清脆的音乐唤醒;中午,大家很享受地听着乐曲吃着午饭;晚上,又会听着葫芦丝像丝绸那样飘逸的音乐进入甜美的梦乡。葫芦丝给我家里人和近邻都带来了快乐与享受。

冬去春来,葫芦丝对我来说已经觉得腻了,拿起葫芦丝,我也觉得厌倦了。我没有练习曲子了,没有再吹奏出那悦耳的音乐了,葫芦丝被我挂在了墙上再没动过……

有一天,我不经意间看见了我的葫芦丝——它很安静地挂在那个不太明显的地方。忽然间,我心底涌现出了它带给我的美好回忆:我被楼上的邻居夸赞;军训期间被教官、老师、同学赞扬;我用葫芦丝的乐曲声给大家报时……。再看看手中的葫芦丝,落了满身的尘土,颜色从原来的棕色变成灰黑色。心中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半晌,我轻轻抚去葫芦丝身上的灰尘,将它举到嘴边,吹奏着《月光下的凤尾竹》……

清洗葫芦丝

五年级|记叙文|550字

“爷爷,葫芦丝这个破东西,又吹不响高音了,吹低音还有放屁的声音……”我在对爷爷抱怨。“爷爷!”没有人答应。哦,他一定是出去了,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首先我写出修理计划书。

我看看,这个葫芦丝吹嘴又不裂,竹管又不松动,是什么地方出毛病了呢?我看了半天,什么问题都没看出来。我气呀,把眼睛对准吹嘴看,里面好雾啊,肯定有东西!我把葫芦丝倒过来一抖,天啊,完全是聚宝盆——又是墙壁灰又是木头碎屑,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粘了口水了,长年累月吹这种葫芦丝会生病的,所以要认真对待。出售的叔叔说,这个葫芦丝不可以沾水的,这可急坏了我,怎么办呢?

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我当然有A计划应对。我把其他的孔都蒙住,只留下了吹嘴。我使劲吹,可是什么也没有吹出来。哼,气死我也!A计划失败,实施B计划!

我用棉签从吹嘴上方插进去掏,好多的黑色东西都粘在棉签上,越掏越多,成了无底洞。眼看大半袋子棉签都快被我用完了,废弃的黑色棉签堆了不少,但是,还是吹不响,B计划失败!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对我,小小的葫芦丝都可以欺负我,岂有此理!

平时办事我都不写计划书,可这次我写了计划书。我拿着计划书看看,突发奇想:我把A计划和B计划结合起来试试。我可要拿出我的秘密武器——小刷子。这个刷子是刷杆较细,刷毛又长又结实的刷子。我把刷子插入吹嘴,然后在里面使劲地刷来刷去,刷出了好多黑灰。然后我又使劲吹。这样来来回回几次就把黑灰清干净了。我再来一试,余音绕梁,我高呼“我成功了!”

伴我一年的葫芦丝声

一年级|叙事|150字

有一种声音,说不上很动听,但是,是它,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响起,给予我希望……那,便是我们家的楼上的葫芦丝声。

有一次,我辛辛苦苦练了几个月,终于练好了一首歌,虽然谈不上什么婉转动听,但是,完全是发自肺腑之歌。但老师却不停地打击我。

在我无望之时,葫芦丝声又响了起来,断断续续,一点也不动听,但那时的我却认为那是史上最动听的声音。

一年级:每天一首诗

吹葫芦丝

六年级|散文|550字

石钰琪

几年前,爸爸带我走进葫芦丝教室,胆小的我坐下来,听着老师吹葫芦丝,我渐渐的觉得它好像也不难,拿指头按几下就能奏出美妙动听的声音。

但真正让我拿着它去吹时,我就乱了方寸“哆唻咪……”我对它乱吹一气,天哪!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声音?既有公鸡叫,又有公牛哼,更有“哇里呜啦”说不出的声音,还不时的按错孔,就是连聋子也要被我闹的口吐白沫。那时,我觉的学吹葫芦丝好难好难!

偏偏这时,我忽然想起了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它吹好!练好!

从此,每天大家都被我的葫芦丝声闹醒,伴着我的葫芦丝声吃午饭,又随着我的葫芦丝声洗脸刷牙吃午饭。此时,正值七月中旬,骄阳似火,人们泡在冰水里,睡在冰块上都嫌热,我却在阳台上闭门苦练,汗水布满了全身,衣服都湿透了,还不停的往下滴水,就如同被水泼了一样。手指因为练葫芦丝变成了“七”字状,又酸又疼,还有一个圆孔印。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肯停歇。衣服能挤出一大盆水,错一个音都要重新吹,常常被练的口干舌燥。妈妈心疼的说“歇一会儿,喝口水,玩会儿吧?”。我用悠扬的葫芦丝声回答了妈妈。

一年冬天,我的手指因冻伤后又吹葫芦丝而裂开,鲜血涌了出来,妈妈赶忙在我的手指上缠上创可贴,但我一直从未间断过练习,好像已停止心里就空荡荡的似的。在我的影响下,连一点也不懂音乐的妈妈都能把长长的乐谱背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吹葫芦丝的水平逐渐提高,这个过程就象个炼丹炉炼丹,它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学吹葫芦丝

六年级|叙事|550字

葫芦丝——一种古老的傣家艺术。在伤心的时候吹葫芦丝,心中会得到安慰;在高兴的时候吹奏葫芦丝,心中会更加欢悦;在家人面前吹奏葫芦丝,能让家人更和谐。因此,妈妈把我送到葫芦丝学习班。

第一次见到葫芦丝,就对它产生了好感。葫芦丝,外观平滑、细致,葫芦中间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孔雀,可能是傣家人民认为吹奏时,孔雀会随着优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吧。葫芦下面一长二短的竹管,中间竹管前六后一,七个精巧的小孔。在其中一个短竹管上,还栓了一个塞子。接到手里,我高兴地左摇摇,右晃晃,老师骂我不爱惜葫芦丝,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学习吹葫芦丝,先学的是音阶。对准口,吹呀吹,有的涨红了脸,像一个大柿子;有的吹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还有的干脆不吹了。老师和蔼的给我们讲解吹奏葫芦丝的方法并给我们师范。好不容易学会了调,可一看乐谱,密密麻麻的音符像电线上叽叽喳喳的小燕子。尽管同学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还是适得其反。全班气馁了,坐在位子上气喘吁吁。

老师吹起了葫芦丝,优美的旋律中教室里回荡,同学们听着,忘记了疲劳,恢复了信心。又接着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在这节课学会了第一首曲子,我也吹出了流畅的旋律。老师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夜晚,不知从哪里飘来一段葫芦丝的乐声,大概是同学在和家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吧。

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着。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

云南德宏州梁河县河西中心小学六年级 刘体飞

我学会了吹葫芦丝

六年级|记叙文|800字

在生活中,我们脚下的路都是坎坷不平的,但我们仍要勇往直前,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这样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就能更加坚强地成长。

一片雪花无声无息地落在了我的手背上,现在正是寒假期间,作业早早的写完了,我正在去姥爷家的路上,而这次,我的目标就是向姥爷拜师学艺,掌握姥爷最拿手的——葫芦丝。

刚到姥爷家门口,优美的旋律就飘进了我的耳朵里,没错,是葫芦丝曲《月光下的凤尾竹》,看来姥爷又在吹葫芦丝了。曲子吹奏完毕,我才轻轻的敲门,姥爷高兴地把我迎进屋里。“姥爷,快教我吹葫芦丝吧!”姥爷很吃惊,继而又笑了,“你呀,干什么事都那么急,好吧,我这就教你。”

姥爷给了我一个葫芦丝,自己也拿了一个,开始教我葫芦丝的音符指法。“用左手大拇指按住高音孔、食指按住一孔、中指按住二孔、无名指……我仔细地听着姥爷讲每一个要点,然后就拿起葫芦丝试着按音孔。但是,由于我的动作不对,宽大的葫芦丝在我干瘦的手里显得十分笨重,任凭我怎么摆弄也无法用手指把音孔堵上,还险些把葫芦丝摔在地上。姥爷看我这么着急,便来告诉我:“葫芦丝的音孔要用指腹按严,手指的前两个关节玉葫芦丝保持平行,这样就行了。”听了老爷的指点,我又试着把葫芦丝举在胸前,用手指按住音孔。果然,我成功按住了所有的音孔,并顺藤摸瓜掌握了所有音符的基本指法。

“那好,既然知道了指法和其相对应的音符,你就先看着乐谱试着把这首入门级别的《婚誓》吹下来吧。记住,要在背好谱子的基础上先练习用指法把曲子连起来,再吹就会好听得多的。”我满怀信心的接受了这一任务,坐在窗前,开始学习这首曲子。背下了谱子,熟练掌握了指法韵律后,我信心十足的吹起了这首《婚誓》。

勉强把曲子吹下来后,姥爷对我大加赞赏。但我不满足,又开始练习这首曲子。几遍下来,我的胳膊由于举得太久而酸疼,嘴巴也又干又酸,停下喝了一杯水,我又继续投入练习。

一天下来,我已经把这首葫芦丝曲吹得十分熟练了。我也明白了不管学习什么,总会遇到困难,而克服困难继续努力就是一点成长的经验。只有克服困难,我们才能学会努力,学会勇敢。

我的葫芦丝

五年级|记叙文|500字

上面有个葫芦,下面还插着三根管子,其中最长的一根上面还钻了七个小孔。猜猜看,那是什么?猜对了,它就是葫芦丝。说起来,我和葫芦丝还有一段故事,是它领上了音乐之路。

记得我四年级刚开始学葫芦丝时,我听着老师一曲令人心醉的《赛马》,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葫芦丝!刚开始过指法关时,手是练的又酸又累,一天练下来手都没知觉了。可为了练好葫芦丝,为了吹出动人的音乐,我一直咬牙坚持着。

直到有一天,两手被酸痛折磨着的我,再也忍不住,炒起葫芦丝往沙发上狠狠地一甩,真想把它摔得个稀巴烂,就在我切斯底里之时,我的耳边忽然传来了一曲抑扬顿挫的《月光下的凤尾竹》。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四周的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似乎就连时间也定格了。我觉得我似乎站在月光下的竹林里,月光正透着叶缝照下来。忽然,一阵风吹来,虚实相间的竹子“沙沙”作响,地上的月影也变幻不定……

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来,扭过头一看,却是老师正用那响遏行云行云的音乐鼓励我重新拾起葫芦丝。于是,我又满心羞愧地拿起葫芦丝,继续踏上我的音乐之路。日复一日,在我的刻苦努力下,我的技艺也日复一日地提高了,已经能把一首《毕业生》吹得有模有样了。

每当我看着我心爱的葫芦丝时,我心里就会想到,是葫芦丝陪伴着我度过了三个春秋,也是葫芦丝把我引上了我成功的音乐之路。

五年级:史林

葫芦丝考级

三年级|叙事|300字

今天,我们要在少年宫进行葫芦丝等级考试,刚到考场门口,看到这么多人,我心里有点紧张。仝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对我说:“放松点,你学得比别人好,别人都不紧张,你紧张什么呀!大胆些,以享受舞台魅力的心情去考试,会通过的,知道吗?”听了老师的话,我又稍稍平静了一些。

轮到我了,我战战兢兢的走向舞台,看着下面评委严肃的表情,个个都把目光都向我投来,我紧张得心里“冬冬”直跳,小腿还有点抖!我暗暗告诉自己:别紧张,别害怕!然后做了个深呼吸,微微闭上眼睛,缓缓地吹起了动听的葫芦丝乐曲,想象着我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情景……不知不觉中,一首曲子很快就顺利演奏完成。出了考场,仝老师向我竖起大拇指,真棒!

通过这次考试,我紧张是因为没有自信心,以后要认真学习,练好基本功,再怎么考试我也不怕了!

三年级:淡雅飘香

学吹葫芦丝

三年级|记叙文|400字

祁县第三小学三年级 胡璧镜

今天 是星期天,又到了学葫芦丝的日子。课前,老师让我们复习上周学习的曲目。同学们马上认真地练了起来。尤其是一位小男孩,他神情非常专注,吹出来的曲子时而悠扬婉,时而如泣如诉,我完全被陶醉了,竟然忘记了自己也是来学葫芦丝的。他终于把一首曲子都吹完了,旋律流畅、节奏鲜明,我都听呆了。看得出,他花了很多时间,下了很多功夫。我真是既羡慕又佩服,暗暗下决心:这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啊!

老师开始讲课了,同学们都全神贯注地听讲,我也不例外。我用心倾听着老师的每一句话,眼睛紧盯着老师的指法,生怕漏掉每一个细节。练习的时候,我抓紧时间,不厌其烦地练习着。遇到不大确切的地方,就向老师请教。当老师用询问的目光望着我们时,我勇敢地站了起来,很流畅地吹出了整首曲子。老师夸奖我和那个小男孩很用心。看到同学们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这一堂课,我不仅学会了一首新曲子,更懂得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真是收获颇丰哪!

葫芦丝,让我快乐

五年级|记叙文|500字

葫芦丝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每当听到悦耳的葫芦丝声,我就会陶醉其中。刚进一年级,我就和它有了不解之缘。

初学葫芦丝时,我的几个手指老是不听使唤,音也经常吹错,声音很难听。在董老师的指点下,我用手指按紧小孔,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使劲吹起来,手指头按得又红又痛,却一个音也吹不起来,真是又气又急,心想:怎么回事?为什么人家吹得那样好,而我连一个音吹不出呢?董老师微笑着告诉我原因:原来我的手指头没有按紧小孔,露出缝隙了。在老师耐心的帮助下,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终于从葫芦丝里传出动听的乐曲,我高兴极了。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做完功课,我总要练习一会儿葫芦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葫芦丝里飞出一首首优美悦耳的乐曲。有时像清清的溪水淙淙流动;有时是湖边的孔雀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中的美丽倒影:有时是多情的凤尾竹在皎洁的月光下摇曳……

今年,学校举行第二届葫芦丝专场音乐会,我有幸被选中了。排练的时候,我认真听老师讲解,一丝不苟地练习。在别人休息时,我也不放松。回到家,我站着练、对着镜子练、对着家人朋友练……请他们帮我找出不足之处。没过多久,我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表演的时候,听着观众热烈的掌声,我别提有多开心!

葫芦丝,你让我快乐,你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领悟了人生的哲理。谢谢你!

我学会了吹葫芦丝

四年级|叙事|450字

那是一个星期日的晚上,妈妈带我去丽水湖看演出。节目很精彩,看演出的人也很多,台下不时响起一阵阵掌声。

台上一位老师吹的葫芦丝让我听的入迷,那声音优美、亲切,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葫芦丝。

晚上回家,妈妈问我是不是想学葫芦丝,我说:“想!”妈妈说:“那好,妈妈明天就帮你找了老师。”第二天,妈妈就到离我家很近的一家艺校给我报了名。

第一节课,老师教我发音的练习,老师先让我试吹。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手指一个一个的按在葫芦丝的小孔上,然后鼓起气使劲地吹。练过之后,老师说我发音很好,没有变音,我听后高兴坏了。

到了第二节课,老师开始教我吹曲子了,开始的时候我老是吹错,总是按错孔,吹出的声音也很难听,经过反复的练习,我的指法逐渐熟练了,吹出的声音也好听了。从那以后,我每次都按要求完成老师给我留的练习作业,练习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我常常是练的嘴发木,手发麻。

付出总有回报,现在我终于可以吹的很好了,每次班级有活动,我都会为大家吹上一曲。同学们都很羡慕我,妈妈也为我骄傲。

大庆市北斗作文学校三年级 廖婧

我爱葫芦丝

初一|记叙文|500字

2013年,那是一个秋天,音乐老师把葫芦丝这门艺术带到了我的身边。从此我逐渐开始接触葫芦丝,对悦耳的葫芦丝声充满了好感。

人们都夸老师:“你老师神了,吹情感人,吹景动人,吹首花儿能飘香,吹棵果树能结果。”这自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反映出老师技艺的高超。

刚学葫芦丝时,我很好奇,对葫芦丝的各个方面都想研究个明白。同时也很乐意学习这在我心目中的“独门绝活”。每一次都会兴致勃勃地学习,一丝不苟地练习。遇到问题就反复吹奏,直到熟练为止。

可是,随着难度的加大,我开始三心二意,进度也一再停止。老师没说什么,只好另想办法重新勾起我对葫芦丝的兴趣。

一天,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让我吹曲,而是自己一个人吹起了歌曲。这些曲子的曲调千奇百怪,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第一段节奏舒缓自在,如同一条小溪自西向东,缓缓而来。可当我正沉浸在这“美景”中时,节奏似乎突然有晴转阴,渐渐低沉下来,更多的是一丝悲伤。吹了一段后,节奏又加快了,这似乎又是老师对未来的期待。

我一下子明白了,这是老师对我的期待。期待我们在学琴的道路上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我重又拿起葫芦丝,吹起曲子,这曲子如清泉一般滋润我的心田。我继续练习,越吹越好,如今只要忆及那清爽欢快的葫芦丝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即变得有声有色。

葫芦丝考级

六年级|记叙文|450字

金色的秋天,秋高气爽,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要参加一年一度的民族乐器等级考试,这是对我的能力的一次检验。我满怀信心和我的民乐同学曾敬洋,兴高采烈的来到南宁剧场参加葫芦丝八级的考试。啊!今天考级的人可真多,有考二胡的,有考独玄琴的,有考古筝的等等五花八门,还有跟我们一样吹葫芦丝的,但是我们跟他们不一样,因为我们是葫芦丝二重奏,而且需要两个人演奏,我们演奏的曲目是《丹顶鹤》。

不知不觉该轮到我们进考场了,我的心开始忐忑不安,当我看到评委严肃的表情时,心里一阵哆嗦,于是我跟哈老师说:我好紧张,怎么办?哈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不要紧张,相信自己的实力,你就当做是平时练习吧!”听了哈老师的一番话,我心里踏实多了,重新找到了往日的勇气和胆量。

啊!该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毫不犹豫的走到考试的现场,开始演奏。一阵阵轻快的声音从我耳边响起,一幅美丽的画面仿佛出现在我眼前,一群美丽的丹顶鹤在我们的演奏下。在湖上骗骗起舞……我们也仿佛成了一名音乐家,在为丹顶鹤演奏。我和曾敬洋同学配合得十分默契,尽最大努力把这首曲的灵魂表现出来

这次考级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虽然还不知道成绩,但我们都已经努力了,通过这次考级,我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葫芦丝的天堂

六年级|记叙文|450字

我爱音乐,音乐是我的力量。我为音乐而陶醉,为音乐而鼓舞。为此,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学校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学习葫芦丝。

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仅吹不好葫芦丝,连咽喉和腮部也觉得难受。我甚至曾经想过要退出乐器团。经过三思,我告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只保持三分钟的热度,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成功。如果我连这点小挫折都禁不住考验,以后又怎能经得起大风大浪呢?

我努力学习起来,我不相信,有什么事情靠努力解决不了。

我日日练,月月练,渐渐地有了起色。我开始沉浸在音乐中……在优美的乐曲——《荷塘月色》中,我的心灵跟着音乐的节奏起起落落,摇摆着,来到了夏天的池塘。景色可谓是“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皎洁的月光,照在了池塘里,照到了金灿灿的小鱼,也照到了碧绿的池水。那里,一朵一朵的荷花,随风摇曳着,显出美丽的姿态。朦胧的月光投下神秘的影子,在水面上撒开浮动不定的光,好像无数的银鱼儿在那里跳动,荷塘里映出闪光的月亮和群星。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人间最美的景色……荷塘边的月色。

最终,我以一个中音完美的结束了我的演出。

这次学习葫芦丝,我不仅收获了优异的成绩,还收获了一个珍贵的人生哲理: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一定会有大风大浪,而他的后面,也一定是雨过天晴艳阳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