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huà zhǎn
绘画展览会。
关于画展的作文
“哎,晓乐,你看这个,真漂亮!还有那个!”我按耐不住的兴奋,不停地呼唤着好朋友许晓乐,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美的一切与友分享就更美了。我真恨不能多长出几双眼睛仔仔细细的记录下这美丽的画面!
图书室临时被打扮成了书画展,里面各种作品琳琅满目,让我目不暇接,书法、绘画、手工应有尽有,我真是大开眼界。
我和许晓乐,乐的东走走,西看看,不停地比较欣赏着每幅作品。忽然,一只可爱滴小兔子跳到我的眼前,打了个招呼,又蹦蹦跳跳的逃走了,我正百思不得其解,它逃什么呀?一只大灰狼又闯进了我的眼帘,它怒吼着。也许,它是被聪明的兔子给骗了吧!
真有趣儿,我一边想着一边依依不舍的继续前行。这时,许多带有民间特色的作品吸引了我的脚步“三个和尚挑水吃”、“十八罗汉”手工剪纸,《沁园春·雪》的绘画版。作品中的形象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我恍如身临其境。
我正看得如痴如醉,却被晓乐死拉硬拽得继续往前走。到了最后一排,哇!一幅顶天立地的大油画闯入我的眼帘!我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反正比我还高,比我和晓乐并排站在一起还宽。至今,一提起这幅油画,画面还鲜活的出现在我眼前。
这幅油画上,画着一位坐在板凳上怀中抱着婴儿的妇女和几个穿着厚厚的露着棉絮的棉衣的男孩蹦蹦跳跳的跑在炭火周围。屋子残墙断壁,屋外鹅毛大雪飘飘扬扬,北风凛冽。米罐中的粮食所剩无几。一目了然,这就是一个饱经风霜但却充满幸福的家。你看,母亲那充满慈祥的微笑,满含爱意的目光;你看,孩子们围在炭火旁脸上写满的恬静和快乐。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幸福。他们不向苦难低头,个个都是快乐的人!
书画展虽然都过去了那么长时间,但一切却还历历在目。这次书画展不但让我欣赏了美丽、有趣的作品,还让我学会了“不向困难低头,做开心的人。”感谢学校组织了这次活动,希望以后经常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山东省高青县中心路小学五年级:张瑞雪
今天早上,听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参观一下老年书画展,我们高兴的欢喜雀跃,兴高采烈的跟着爸爸走了。
我和妹妹跟在爸爸的后面,走到了老县政府院子的西边,那里有大片大片的绿化带,还种植着许多棵四季桂,在绿化带的前面,有一栋不高的楼房,只有两层。我们上了二楼,到了一条走廊里,这条走廊里正面是宽敞明亮的窗户,里面是一方洁白的墙壁,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幅书画,参观书画展的人可真多呀!这些书画的种类可真多啊!书的形式有:楷书,草书,金文,隶书,大篆,小篆……画的形式也有很多:素描,油画,水墨画,水彩画,工笔画……。听爸爸说,这写书画全都是退休老干部们的作品。忽然我在众多的作品中,看到了一幅十分奇特的字。这幅字书写的是一个特大的‘福’字,是草书。它的奇特之处就是上下左右皆是字,左边的偏旁像个‘多’字,左下面,像个‘才’字,右边像个‘寿’字,右下面像个‘田’字,合起来组成个了‘多才’,‘多寿,’‘多田’‘多福’。我们再看看另外一幅画吧!这幅水彩画,名为‘和谐家园’,画的是一群鸡,有的是公鸡,有的是母鸡,还有的是小鸡。你们瞧,有一只母鸡孵在鸡蛋上正在孵小鸡呢!那堆鸡蛋中,有两只小鸡的头刚从鸡蛋的缝隙中伸了出来,还有几只小鸡在空地上嬉戏打闹哩!还有一幅书法,写的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诗《从军行》,笔法遒劲有力,是草书写的,展现在眼前的是满纸的烟云,看到这幅书法后,不禁令人联想起茫茫的大漠,一望无际,荒芜人烟的景象。
啊!这些书画可真好看哪!可是,如果没有这些退休老干部创作的书画,我们能欣赏到如此精湛的作品吗?!同时也为我们的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的国家涌现出了这么多的艺术家。
江西宜春宜丰县新昌二小五年级:伍翰晨
今年寒假我有一个特别的旅行,那就是去上海美术馆看画展。
那是一座坐落于南京西路325号的建筑,浑身散发着一种古老的气息,如果你暂时找不到这个建筑,你也可以到人民公园里来,因为他们之间离的很近。
我和爸爸走进美术馆,就看见一副展出的画,上面标注的作者是俞云阶先生。我问爸爸他是什么人,爸爸回答我说:“俞云阶老家在常州,就读于中央大学,并从师于徐悲鸿,他的画风是欧洲风格。
第一、二、三展厅主要是以“激情岁月”为题的油画,他创作的画在50——7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孵》、《教妈妈识字》、《在大愧树下》等。第四展厅是他的水墨画,他的水墨画有《锐目千里——鹰》、《钟道》等作品。此次参观油画展让我了解了油画分为木板画和纸板画。
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在欧洲起源发展,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它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的蛋彩画。
美术馆的二楼是以“傩”——晋永泉的摄影展,“傩”戏是古代的中国人们祭祀敬神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占具着巨大的作用,现在在贵州、云南等偏远的山区还保留着此活动。民间“傩”一般从中国农历除夕开始举行至正月16结束。
参加者头带木雕假面具,手持兵器,做各种扑打鬼怪的动作,并伴鼓声和音乐逐邪。古时“傩”戏每年举行三次,规模很大,肃穆庄重。“傩”在很大的程度上规定了村民们的道德,不偷不盗,否则会遭到抱应的。晋永泉在朴素的黑白摄影里面以独特的拍摄角度赋予那些平凡质扑的农民一种特别的尊严和庄重感。
这一天到上海美术馆参观,让我获取了许多新的知识,让我大饱眼福。
5月4日星期三晴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上美术课老师带我们去参加画展,于是我们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体艺楼!
到了画展室,刚到开门我就发现里面的艺术品多不胜数,让我直看得眼花缭乱。
刚进大门就看见一个有着刚强大方的毛笔字,“艺术”这两个字忽然在我的脑中觉得是不可侵犯的了。
向左望去只见一个一个的泥塑有规则的摆放在桌子上,那其中有一个关公坐在宝座上,手持大刀面色红润,居然让我产生一丝威压,雕刻的真实栩栩如生啊。
在往右看去那是一幅幅豆子画,那上面的豆豆一个个的相连,让我不禁想到做这些画的人辛苦!
然后还有卡通画,画的一个个的卡通人物,让我想到了这些卡通人物在动画里的威武,画的简直跟真的一样。
后来还有雕像,素描画,油画,古代画……
这些让我看的目惊口呆!这次画展让我受益匪浅!
河北邯郸武安市第五中学初二:烤熟的土豆
一节树叶贴画展示课
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展示了同学们做的树叶贴画。
车嘉伟同学的小熊猫憨态可掬,你看,它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竹子呢!郑培萱的小老鼠聪明机灵,又一次从大脸猫的爪子底下逃脱。张雨涵的叶贴画里有花、有树、有草、有蝴蝶,真是一幅大自然的美景图。康郡越的蝶恋花美丽迷人。刘延的大乌龟好像在慢慢爬行……
熊冠跃同学的《金鱼和海草》也不错,金鱼好像在水里游动,大大的眼睛好像在说话。水草是用长长的树枝做的,弯弯曲曲,像在水中漂着。
我做的是一只美丽的蝴蝶。我先用四片银杏树叶做蝴蝶的翅膀,然后用一片细长的柳叶做蝴蝶的身子,再用水彩笔画上蝴蝶的眼睛。蝴蝶好像活了一样,要翩翩起舞。
我最喜欢的是荣州杰的作品《秋夜里的猫头鹰》。他用一片心形的树叶做猫头鹰的身子,贴上两片紫红的小圆叶片当眼睛,中间还贴上两个黑色的小叶片,就是眼珠了。猫头鹰站在用冬青的枝条拼成的树枝上,睁着圆圆的眼睛注视着远方,仿佛在搜寻猎物,多么尽职的猫头鹰啊!在深蓝色的背景上,还有一个大大的、圆圆的、金黄的月亮,月亮下有一根树枝,好像还在晃动。多么生动的一幅秋景图啊!
同学们的树叶贴画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丰富多彩!
定兴县实验小学三年级:lijunlingsy
上周日,国画课的黄老师奖励给我了两张门票,今天妈妈就带我去上海外滩美术馆参观了画展。
二楼的整个展厅里摆放着两条大大的鱼,取名叫“鱼饵”;三楼是一个播放厅,里面正在放着纪录片的视频,因为很黑,我有点怕,所以一会儿我就上了四楼;四楼和五楼是连在一起的,墙上挂满了很多很多的人物像,空出来的墙面上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粉笔字,有汉语和英语两种文字介绍。
我虽然不太懂得艺术家们的作品想表达的内容,但是我觉得它们都很好看。老师说展出的画都是属于当代艺术,而我学的是传统国画,虽然两种风格不太一样,但是可以开阔一下眼界,或许对我下次画画会有一些小小启示。
妈妈说画展中最吸引我的是6楼的咖啡,事实上,妈妈,你错了,我挺喜欢看画展的,下次有时间的时候我还会去的。
柳绿花红,燕语呢喃,蝴蝶翩跹,春意盎然,一年一度的画展在市中心的美术馆如期举行。我和朋友相约去观看画展。
踏进金碧辉煌的美术馆大门,我的心情如释负重般喜悦,各色各样的画作顷刻间映入我的眼帘: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别具一格的油画、历史悠久的剪纸……一幅幅犹如神来之笔的画不是马马虎虎随意刻画,而是创作家们日以继夜、坚持不懈的努力成果。
我被这些不落窠臼、巧夺天工的艺术品所渲染的气氛熏陶了。等我苏醒过来,四周已经荒无人烟。只有一位瘦骨嶙峋、白皙如玉的小女孩,她正是我的朋友。只见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幅普普通通的《老牛饮水图》,仿佛魂魄出鞘。难道其中有什么玄机吗?有,肯定有。于是,我怀揣着这个疑问定睛观看。
这是一幅油画。汩汩的溪流旁边玉立着几棵杨柳,被淡淡的薄雾笼罩着,显得格外明亮动人、大方端庄。柳树姑娘迎着徐徐春风,伴着潇潇春雨,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翠绿的草坪上几只毛色暗淡的老牛悠闲自在地啃食着青草,溪流边的两只小牛已经皮干唇裂,大口大口地饮水。我越看越深陷其中,似乎听到了小牛饮水时的咕噜声,感受到它们撕心裂肺的“渴”。忽然,清澈见底的溪水突然干涸,变成了血水。我好像看见了转瞬即逝的最后的地球。
这时,夕阳西下,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竟发现我已是泪眼模糊,身旁的她更是泣不成声。
观画展成为我2013年最难忘的事情!
六年级:林惠
打开已关闭很久的记忆宝箱,一次又一次珍贵的记忆就像海边那一个个美丽的贝壳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其间,一个极其漂亮的贝壳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那是一个暑假。妈妈,爸爸,我,弟弟一起去了烂苹果乐园去观赏画展。我又兴奋又激动。我们一家四口跟着导游上了车,我一蹦一跳的上了车,由于太过兴奋上车时被撞起了一个大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奔波,我们终于到达了烂苹果乐园。
下了车后。导游给我们一人发了一个小旗子和,一顶小黄帽子,让我们戴着帽子,手上拿着旗子,以免走丢了。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景点,绕过了一条有一条的小路,终于,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座宫殿,门口站着2个黑脸大汉,都带着一副墨镜,双手叉腰,令人望而生畏。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我来到了画展门口,你看:那门口的两幅画就让人陶醉了,一幅画是2个小婴儿在摇篮睡觉。一位母亲在摇篮边织毛衣。另一幅画是在一片草地上,有一座不大不小的房子,房子边上有一个湖,湖里游着2只天鹅,也许那里正是小仙人的家。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来到了画展室里。那是有许多画,大概有10多幅吧,在哪里,我最印象深刻的是2幅画;
其中一幅画是一只威武的老虎,这只老虎好像要从里面跑出来,里面是一大片树林,葱茂的树,画的十分相似。那只老虎张着大大的嘴巴,2只前肢正要向前扑来,好似要把你吃了一样,它头上那大大的“王”字更加显得威风。
另外一幅画也是一只动物,但不是老虎而是长颈鹿,长颈鹿不像老虎那么凶猛而且温顺。你瞧!他那眼神是那么,温顺,她抬着头在吃树上的叶子……
7月29日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我们家的好多亲戚一起来到南京,准备观看我表哥于7月30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的个人画展,我表哥李撷昊今年才9岁,听妈妈说他画画已好几年了,表哥画画非常认真,为了这次的个人画展,放暑假到现在他一直都在认真地画画。
第二天早上8点半左右,我们很多人一起来到江苏省美术馆,在大门口,我就看见一个红条副上面写着“李撷昊‘我是一个兵’个人画展”。我们走入三楼展厅,只见里面挂满了他画的许多画。因为表哥生活在部队的大院里,因此他画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兵,有巡逻兵在夜晚巡逻;有卫生兵在战场上为受伤的人包扎伤口;还有通讯兵在“嘀、嘀、嘀”地发报
一个又一个人物栩栩如生,就象真的一样,非常好看。最后表哥送给我一本他画展的画册,我拿着画册高高兴兴地离开了美术馆。
听说延庆要召开世界葡萄大会,我们三小也组织了画了葡萄大会的画,我也和同学一起画了一幅,但遗憾的是我们的画并没有给选上,选上被挂在文化馆的墙壁上,我虽然觉得遗憾,可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同学们的画。
5月18日早晨,爸爸开着车带着我直奔延庆县文化馆的一层大厅展馆。推开门,到了那里,我们走进去一看,哇!这么多人。一幅幅同学们画的葡萄映入我的眼帘,感受到了艺术的气息,我走进大厅细看一幅幅画,我们班的同学,有的画了水粉,有的画了油画,还有的画了水彩画……我们班的同学还真是有天赋!当我看见我们班的画时,我想起了当时布置后黑板的情景,那是我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的,我们的付出心血是值得的!我和爸爸还看了其它班同学的杰作,都画的非常好有水粉画、粉印板画、线描、素描。最有趣的是用手指蘸上颜色在葡萄叶下点画一颗圆溜溜的葡萄,要将许多颗葡萄连载一起才是一串,一颗紧挨着一颗,从上往下画,这真不愧是最有趣的画法了!还有铅笔画法:用铅笔简单地勾画出葡萄的轮廓,葡萄有大小变化。然后确定色调,将铅笔稿勾画成彩色的线。在给叶子涂色,绿色要有深和浅的变化。葡萄体现出了立体感,紫色有深和浅的变化。
深入刻画细节部分,最后完成作品。
我看完了所有的画,依依不舍地走出画展,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感叹同学们画的葡萄真漂亮呀!
三年级:沈韩晶
在我国著名画家、工艺美术教育家庞薰琹教授逝世20周年之际,“常盛杯”庞薰琹作品巡回展于4月中旬来到了我们学校。
星期三的综合实践课上,我们在黄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参观庞薰琹画展。
最初相识庞薰琹这个人物是在四年级刚进新校时在学校走廊的宣传画廊看到的,只知道庞薰琹是从家乡常熟走出来的赫赫有名的画家,只看到一幅糟老头样的头像。进一步认识庞薰琹是因为我曾经去理工学院参观科技展,科技展室就设在庞薰琹美术馆,在美术馆的墙上我又看到了庞薰琹的画像,以及他的简介,让我进一步感觉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他是我们江苏常熟人,他画风清新,平和淡雅,有着传神的装饰韵味。他致力于图案学和纹样史的研究,装饰之美由此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个精妙的世界里,庞薰琹度过了自己并不平坦的一生,工艺美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庞薰琹功不可没。曾历任杭州艺专、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主要创办者。
今天,我能亲临他的作品,真是三生有幸哪!刚进展室,一股秦新素雅的艺术气息便迎面扑来。同学们顿时兴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黄老师忙说:“懂得欣赏的同学是不会吵吵闹闹的!”同学们立刻收住了嘴巴,很有秩序地欣赏起作品来。尽管我们对绘画艺术都一窍不通,但大家看起作品来倒是认认真真的,下课铃响了,我们几个女生还是不愿离去,黄老师同意我们看够后再回教室。
我是个门外汉,对画家的作品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只是觉得他的作品门类很多,有人物肖像,有盆景画,有水彩画,有精致的装饰画,有意象画等。人物肖像取材于生活,我看到的就有画他女儿和夫人的肖像画;风景画有一幅是江南,有一幅是留园;盆景画有水仙、菊花等;装饰画大多取材于古老的神话故事或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展品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地之子》和《路是走出来的》了。
《地之子》是有感于1934年江南大旱、土地龟裂、民不聊生,用几个月时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画面上一个僵硬的孩子横躺在一个农民模样的男人臂上;男人一手扶着孩子一手握拳,好像有些愤愤不平,又似在下定决心,摆脱贫困;孩子的母亲靠在丈夫肩上,掩面而泣。他们穿戴整齐,体质健康。拉长的和朴素的人物形象,简化的形体描绘,强调了一种被压抑而又平静的人物感情。色调的装饰性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画家用他的笔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的疾苦。我想画中的父亲可以象征中华民族,怀中的孩子象征着当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尽管当时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但从父亲(中华民族)那平静而坚定的神态表情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不会永远沉沦,总有一天会崛起!
《路是走出来的》是画家晚年所作。透过一片丛林,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路是弯曲的,充满了坎坷,但走过来了,成功了,那崎岖的小路被远远地甩在身后,迎面而来的是灿烂的曙光。这不仅是画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启迪我们: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天下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们都应该直面人生,勇敢地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不断地调整方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庞薰琹是常熟人的骄傲,是常熟人学习的楷模。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也应该惦记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为家乡添色加彩。
黄埔学校六(2)班 胡禹之
黄埔文学社第一批会员第一次活动是参观画展,目的地是著名的莲花山脚下的一栋建筑物“关山月美术馆”。
美术老师在车上提前向我们介绍此次画展:“这次我们要参观艺术大师丁绍光的作品。丁绍光大师195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学院,后来是云南画派的创始人,也是云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美术老师讲到这里,越发神气悠然,用深邃的目光看着我们:“丁绍光先生的画被几个国家收藏,展出1000多次。今天我们即将看到他的一些优秀作品,比如《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和平鸽》、《宗教与和平》等”。
“哇”,我和同学们都大吃一惊,我想:丁绍光大师在美术界肯定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作品一定是“极品”。老师的介绍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丁绍光的作品真是想他们说的那样好?我到真想看看。
目的地到了,莲花山脚下一座现代化的美术馆横卧在我们眼前,一进去你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艺术气息,让你陶醉。美术馆内的一个圆形展厅,墙面上悬挂着一幅幅装裱精美的油画。哇!果然是名副其实。丁绍光原来是把云南少数民族的习俗、风土人情来创作,不愧是绘画大师,比色彩鲜艳的国画想象力还丰富。
有一副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副就是著名的画作《和平鸽》,上面有一个少数民族妇女,背靠着装满箭的箭筒,注视着一只被箭射伤的小白鸽。观众很容易从这副画悟出一种意义:如果世界没有战争,世界上就不会有无辜伤亡,画中那只疗伤的可怜的鸽子,不禁让我们痛恨那些发动战争的人。
看完了画展,我心里有很多感触,希望现实中的人们能够和平相处,那该有多好,我想不久的将来,画作里所表现的和平,不再是期待,而是现实。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
画展开始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有《美丽的天鹅》、《动物世界》、《鸡的一家》、《我的家乡》、《快乐花朵》等等。可令我久久不能忘怀的还是郭茜雨同学画的《鸡的一家》。
瞧,翠绿的草地上,鸡妈妈带着鸡宝宝们出来散步。你看它们走的多带劲呀!“一二一,一二一。”我仿佛听见鸡妈妈一边喊一边有节奏地踏着步子。这时,一饥饿的老鹰在空中盘旋,忽然,看见草地上有那一只只小鸡,馋的垂涎三尺。它迫不及待地飞到草地上,伸出它那尖尖的爪子,想抓住一只小鸡解解馋,谁知,小鸡们东窜西跳的,让老鹰拿它们没办法,只好飞走了。通过这次画展,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绘画方面的技巧,同
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我们画画培训中心举办画展,我真想早点看到我们几个班的作品,我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因为我希望我的画能被老师选中,贴在墙上。
当我走进我们教室的时候,就非常兴奋,教室花花绿绿的墙上,贴着同学们各种各样的作品,看得人眼花缭乱。我在墙上寻找着看有没有我的作品,哇!找到我画的一张画了,那是画着喇叭花和小鸟的画被贴在画墙上,我非常高兴。看着看着,我的眼前又一亮,发现了一张熟悉的海底世界的手工贴画,仔细看了看名字,真是我的作品,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这是我参加的第三次画展,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画展。
二年级:王霄宇
听说老师又要领我们去参观书画展,我感到非常不满意。因为上次,老师领我们去后,就把我们累得半死,我们都要求打车,他还不同意,把我们累得差点没有死,筋疲力尽地才回到作文班。太命苦了。这次,我们说什么也不去了。
这次老师要领我们去的地方又是小剧院,因为小剧院的路非常远,我们谁也不想去。要是去一中教学楼里面的话,我们肯定乐意。在老师的再三催促加督促下,我们只好无奈的、悲伤的步行来到了小剧院。
还没进小剧院的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个非常醒目的大红广告牌,上面写着:喀左老干部为纪念抗战六十周年,长征七十周年,建党八十四周年,建国五十六周年而写。欢迎观看。
刚进门,一股墨香扑鼻而来。直径飞入我的鼻孔。展厅里有64幅作品,有龙飞凤舞、潇洒飘逸的草书歌行署,有端庄疑重的楷书,有清晰秀丽的蝇头小楷。它们装祯精美,琳琅满目,各有特色,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让人不知道看哪幅书法好。
这是,我在门旁边发现了一幅书法,是行书,上面写着:这些作品说明了喀左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作品表现了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对革命先例的缅怀,对英雄业绩的讴歌,对当年日寇侵华的声讨。
我左看右看,终于看中了一幅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它是行书,纸中间有四个大字:“黄龙飞翔”“中华巨龙”这四个字在打字的作面,字写得很小,只有一个锁头那么大,像是一个小小的四方体。
从这些作品中,我感悟到了:我们应该像写书法的老人学习,它们那么大年纪了,还仍然坚持写书法,而我这么小,还不懂什么知识,不学习行吗?
去年春天的一个中午,吃过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会展中心参观了一次画展。
进了大门,向右看去,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站远点看,整幅画好像只有棕和绿两种色调。近看,画中,一座小山静静地待在左下角,几舍矮小简陋的农屋坐落在山腰间。屋前,几个人正坐在地上的席子上闲谈,席子上还有一坛酒和一摞碗;屋边有一个鸡舍,一只母鸡正紧张地下着蛋,公鸡在一旁不可一世地闲逛着。舍边有一条小渠,还有一个小水湾,停放着几只土黄色的,带篷的木船。屋后,长着一棵巨树,它所伸出的枝叶,给小屋撑起了一个大棚。
远方,是若隐若现的群山。山上绿树丛生,小簇小簇的花点缀其中。山崖上飞泻下几条长长的瀑布,像银龙,钻入山下的江里。山顶的云雾,将太阳那炙热的光,温柔的融入江面……江上的渔者起劲地划着桨,仿佛正赶回家报喜,几只小鸟,船头歇息。
“啊!太美了!”一群参观者按耐不住心中感慨,陈词万分。
直走到底,是一幅巨型抽象画。画中,黑色的线条有粗有细,曲折弯转,将整张纸分成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若干个小格。在每个格子里,都注入精心调配好的颜色。有人说:“这画的是一位顶碗的姑娘!”“不,”一位年轻的画家马上说:“这是一幅山水抽象画:左上角是太阳,下面一点是山……”咋一看,咦,还真有点乡村气息吔。
再往前走,便看到了一张水墨画,画的是虾。那虾儿们舞动长须,在水中嬉戏。有的正向前游,有的正向后退,有的正饶有兴致地拨弄着水底的沙子。那些虾儿各个精神抖擞,煞是有力。虾的青黑色闪现出自然的光泽,极具生机,仿佛雪白的宣纸成了它们平日嬉戏玩耍的一方乐土。画的边上有一首写虾的小诗,诗下有一方印。
很快的,我们便将大大小小数十张作品“嚼”了一遍,心满意足地走出大门,却发觉已是日落西山了……
府新小学五年级:梁煜林
冬天来了,它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一阵阵寒意。今天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生辰111周年纪念日,我们要到他的故居里面去观赏书画作品展。
由学校的老师带领我们前去参观。走到故居的大门口,看见门匾上镌刻着几颗大字——“邓恩铭故居”。
走进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他的照片。照片挂在墙壁的正中央,他正目视着前方,眼睛里充满了仇恨,好像是对当今的黑暗社会的不满。刚走到院子里,就看到了各种琳琅满目的书法,画画,剪纸作品,摆设在里面。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熙熙攘攘,却毫不拥挤。
每一个人都在细细地品味着每一幅作品,看完了都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观赏的书法作品的类型有很多,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金文,甲骨文。每一位作者都把每一个字给写活了,充分地把书法的美感表现出来,看起来是多么的舒服,让人感觉到了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从每个作者的一字一句里体会到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画画作品的类型也有很多,水墨画,素描,油画,彩笔画,蜡笔画。每一位作者都把自己的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画画当中,把每一个景物,人物画得栩栩如生,看了有一种美妙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置身在另一个世界里。
剪纸作品的类型有景物,动物,人物三大类。剪纸需要做工精湛,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稍有不慎就要重来。每一幅剪纸都是那么的复杂,但在这些作者的手里就变得异常的轻松,简单。这些剪纸惟妙惟肖,生龙活虎,可谓称得上是佳作啊!
看完了这些优美的的作品,可以看出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所以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们一定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直传给下一代!
六年级:王涛
今天,我和妈妈去万达广场看3D画展,还拍了许多照片呢
第一张是刚进门拍的。你会看到许许多多的钱在你旁边,我做了一个吹的动作,表示这些钱是被我吹起来的。
我觉得第二张拍得很逼真,是我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握手的照片。背后还有许多国旗做背景,非常壮观。
在第三张照片里,我变成了消防员,和一只喷火龙在战斗。喷火龙向我喷着巨大的火球,我拿着灭火器向它喷。
在第四张里,我又变成了美丽的天使。我故意把手藏在身后,露出美丽的翅膀,展翅欲飞。
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其它的3D画。有豆子调皮地从洞里钻出来,有我坐在竹筏上的美丽景象,还有蜘蛛侠和绿巨人搞笑的样子,我和妈妈看了哈哈大笑。
这次3D画展真有意思啊!
星期四的下午,老师带着我们坐车去电视塔参观恐龙画展。
一进大厅,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三个恐龙骨架,大小不同,形态各一。左边的恐龙骨架大概是迅猛龙,它两只前爪悄悄地放在胸前,大腿弯曲,随时就要扑捉猎物似地,真是威风不减当年。右边的骨架大概是梁龙,脖颈长达18米,是最长的恐龙,它的头抬得很高,好像在纵声长啸。中间的是腕龙,它重达24吨,真是各庞然大物,它抬起脖子,似乎在品尝树上的美味佳肴。真令人赞叹不已。
旁边是恐龙介绍幕恐龙主要生活在白垩纪,侏罗纪……据现在大约有1600万年。最凶恶的是霸王龙,它可以轻易地把各种恐龙都撕成碎片,就连“格斗星”肿头龙、“金甲武士”盔龙也不是它的对手。还有轻装上阵的窃蛋龙,头顶双皇冠的双冠龙……,真是不计其数。
接着我们又乘坐电梯上了旋转餐厅。坐在一把椅子上,悠哉悠哉地享受这美丽的风景,柳红柳绿令人目不暇接,红瓦灰墙的高楼大厦令人赏心悦目,真实桃红柳绿“又一村”。自己好像陶醉在仙境中。
美妙的音乐,奇异的恐龙架,高高的电视塔,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远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没有艺术,生活就非常贫乏了。”这0是德国著名思想家爱因斯坦说过的。没错,艺术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六早上九点,和若干同学一起出现在“关山月美术馆”的大门口。呵~这阵容也太强大了点吧!进去之后,发现那里并不是很大,但是开着很多灯。在微黄的灯光下,体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
进入展厅,一幅很大很气派的画映入了我的眼帘。这长度,至少也有3米吧!目光从画上转向了一旁的资料卡:极目天地远,一望大江开。这名字——好有诗意!不难想象出这是一幅有山有水的画。把目光移回画上,不错,这正是一副朴素的山水画。
在画中,水有水的灵动,山有山的厚重。山和水有着各自的特点,又要相互映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泼墨挥毫,渲染出一座座大山。而山脚下流淌的正是那灵动的清泉。没有了水的灵动,大山会显得呆板;缺少了山的沉稳,流水会变得随意。在那群山之上,伫立着一座寺庙,它藏在深山之中,只露出了一个顶儿。
另一幅名为《杜鹃花》的画则显得极为耀眼。这幅画从远处看最大的特点是颜色特别艳丽,以青色和红色为主。走近点看,呈现在眼前的是两块巨石。而石头上,开满了大片的鲜艳的杜鹃花。仔细地观察,每一朵花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画得那么细腻,那么传神!细腻到可以看出细小的黄花蕊。
看到这,我想起了《行走在消逝中》的导语:传统文化的消逝,恐怕感到悲哀的不只是我一个人。是啊,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而那些沉浸在日漫、韩漫之中的人们,又怎么会去在意呢?行走在消逝中的,我们又怎么去挽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