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12

关于姑苏的作文

姑苏新貌

初三|诗歌|50字

何处星光遍野眸?水如鱼网月如钩。

层林尽染无边际,掩映寒山与虎丘。

姑苏城外寒山寺

四年级|日记|550字

今天,我来到了枫桥镇,观赏古人诗里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景点,寒山寺三个醒目的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

寒山寺始建于梁天监年间,初名“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高僧寒山子曾扎住此地,故名寒山寺又因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诗,使寒山寺天下闻名。

寒山寺的正门前,有一条大河缓缓地流着,河上屹立着一座大桥,圆洞形,桥上有许多台阶,我走上去,发现栏杆很光滑,栏杆上有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狮子,雕刻非常精致。桥下时而有船驶过,留下了一道道涟漪

远看寒山寺,塔顶镶嵌着黄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近看塔下,一棵棵树下绑着数根祈愿条,格外的引人注目。大雄宝殿里的四大天王,各个手持兵器,威风凛凛地站在两旁,佛祖慈祥地看着来往的人们……

寒山寺正南面,有一座钟楼,走近一看,会让你大吃一惊,大钟挂在上,上面刻着细细麻麻的经文;敲钟人敲出的钟声让人感觉到了一种严肃的感觉,没人敢在这里放声大笑,整座钟楼除了钟声十分安静。

每年除夕,寒山寺都会举办“除夕听钟声”活动,佛经曰:闻钟声,烦恼轻,指挥长,菩提增。除夕还没有到,我就去许愿敲钟了,愿我的愿望能成真。

在钟楼的南面有一块中华第一大神碑,它已获得上海吉尼斯记录,它的正面是《枫桥夜泊》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反面是佛经——心经。

正当我打开车门准备回去的时候,又听见寒山寺的大钟“咚——咚——”的声音,似乎在向我告别。

寒山寺是雄伟壮观的、是让我最难以忘怀的……

姑苏偶记

初一|诗歌|50字

兰惠无改照壁空

浮云冷睨繁华城

肯弃魂灯明暗语

心在千岩万壑中

姑苏遗梦

高二|读后感|700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题记

遍读红楼,我一直认为那如水的黛玉本不该入京都,进贾府,冰清如她,高傲如她,那金丝笼般的大观园本不适她脾性,性情不顺,又何来欢乐之言?

她不是湘云,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他只是个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娇弱女子。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聪敏如她,又怎能不知众人对她的宠护尊崇大都是看了贾母颜面,又怎能不知自己吃穿用度虽与贾府众位小姐并无差处,甚至高出甚多,但自己终究是客,寄人篱下,又怎能不知贾府终不是林宅,大方之家繁文缛节多之又多,稍有出入,便落人以口舌,授人以柄实。贾府中的人情冷暖凉了黛玉的心,淡了她的性,如一块美玉独卧冰雪,岂能不一触即碎?

黛玉的悲哀在于她是一个有文化、有诗情、有个性,有追求却生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一位贵族小姐,封建统治对女子的束缚本就令人咂舌,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太多的太多禁锢了那个时代女子的发展,而贵族更是如此,他们居于社会上层,有着较高的地位,对礼仪规矩也有着更多的要求与讲究,站立坐卧,一颦一笑皆有其规,她不似宝钗,珠圆玉润,人情练达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她亦不会如宝钗般因顾忌着女子无才便是德而雪藏自己的才华,反之,她还要将她那堪比潘江,汪洋恣肆的才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葬花吟》,《桃花行》……佳作名篇比比皆是。

她亦非妙玉,天生孤僻,她所以遗世独立,只因她有文化,她看到了一些寻常人所看不到的,领会了一些寻常人所不能领会到的社会黑暗,然黛玉生性如兰,高洁傲岸,她最最不屑的便是苟同于世俗,因而她寄情于景“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因而她坚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她也不是惜春,看破红尘,独卧青灯古佛旁,朝夕相处间,不知不觉时便渐而芳心暗许于那个对于她呵护宠爱有加的表兄宝玉,郎情妾意虽未明见于纸面,二人却也心知肚明,皆是纵有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之。

黛玉更不是迎春,隐忍退让,生性懦弱,他与宝玉,一个阆苑仙葩,一个美玉无瑕,本是天作之合,只是到底天意弄人,心事终虚化,众人图着金玉良缘之说棒打鸳鸯,然情比石坚的黛玉却不会委曲求全,于宝玉大婚之日焚稿断痴情,泪尽人亡,含恨而终。一代佳人香消玉损,渐而被众人所淡忘,渐至遗忘,惟有馆外那片湘妃竹林伴风日夜吟哦,妄自嗟叹。可谓是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性格所致,或许黛玉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必然,但我依旧认为黛玉她不该入京都,进贾府。她该是属于那如水的江南的。她该是衣炔飘飘于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她该是于西湖水畔乘姑苏夜凉,看陌上春柳,赏溪间飞花,对江枫渔火,听燕语呢喃;该是于画船听雨看春来江水绿如蓝;她所居的,该是那三分入画七分羽化的江南美景;她所饮的,该是那一半凝魄一半散氲的江淮流水,伴她终老的,该是那白衣若雪风流倜傥共守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江南才子……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研。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珲春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崔雪

姑苏灯会

六年级|叙事|350字

十月一日是国庆节,学校放了七天长假,让我们好好玩玩。人民公园特地举行“姑苏灯会”来庆祝国庆。

今年,我家工作特别繁忙,耽误了时日,直到十月四日才去看灯会。那天晚上,大约七点多,我跟着父母向公园出发了。

到了公园门口,我就飞快地跑了进去。我抬头向四周看,啊,一行一行的大脸谱灯展现在我眼前。这些灯真漂亮!

我继续往前走,看见一行龙灯,有红的、绿的、黄的和蓝的。它们口中还含着一颗颗龙珠。四周的草地上,有许多莲花灯,还有几只大青蛙灯,造型别致,美丽极了。最吸引我的是十二生肖灯,老鼠、牛、虎......十二种动物的灯。它们分成两行站立在路的两旁,还在对人们摇头微笑呢。“姜子牙钓鱼灯”也十分好看。姜子牙高高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身披蓑衣,手中拿了一根钓鱼竿,鱼线一直垂到水中,鱼钩笔直。一条大鲤鱼跳到水面上,口中不时喷出水花。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灯,有“双推磨”“嫁”......都非常好看。

走了一圈,我看到了许多灯,觉得比往年的灯要多,要好看。嗯,今年的灯会真让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

姑苏印象

高三|写景|1000字

写景作文:姑苏印象

传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偏不去,一半是觉得传说中的东西只能活在传说中,另一半就取决于经济了。

苏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我问了几个地道的苏州人,好不容易用语言加肢体才弄懂了枫桥的去向.

时间俨然全都成了风景,有现代的元素也有旧时的痕迹。游客很多,我躲过交错的闪光灯,站在枫桥上,看着泛黄的湖水,和张继的铜像。我总觉的,来往的过客,就算踏破这枫桥,也再找不到张继那颗失落的心。只能借数码相机,了以慰藉来过却又没有到的骄傲和兴奋。张继因这一首《枫桥夜泊》留芳千世,同时为苏州这座古城带来了许多经济效益,渲染了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或许他当时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曾经的无奈,会换来传世的追逐和向往。钟声没有响起,我听不到叹息,只听到自己零碎的脚步,和同样一颗悄悄碎了的心。从枫桥出来时,刚好下起了小雨,只是我的兴致已经尽,不想再逗留下去。免得多惹一身的感伤,便早早离去。

坐在离去的车上,想,如果我的一生也能留下一首破诗,就算不能流芳百世,臭名昭著也行。

从寒山寺到苏州博物馆,只几站的路。

这座由跻身于世界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贝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格调很清新。

以一个大学生的目光去审视,现代建筑与传统园林的有机结合,极具创意而不失风雅。整个馆坐北朝南,中部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辅展区和行政办公厅;以中轴线对称,馆中假山,池水,亭台,竹林错落有致。

陈列的自然是些从古至今的文物字画,陶瓷铜玉以及古代服饰类等。看的很赏心悦目。想象着哪天,自己没有被时间风化完的一肢半骨,也能摆在一个玻璃窗内,供后人欣赏。那该有多惬意。对于外国的一些雕像与艺术,大多是些不露胸部就露臀部的,总觉的太写意。我的思想还没有抽象到那个境界。也就是刚好勉强能以一个健康的目光打量打量罢了。

忠王府与博物馆仅一墙之隔。是太平天国梦起梦碎的地方。我只进了最高统帅府的议事厅。“万古忠义”下是李秀成的半身铜像,刚毅的眼神注视着走过的人。大殿正中央那泛黄的藤椅上,如今只留下了一个繁华的梦,做梦的人已经远去,但他的步伐后面仍有很多追逐的脚印。忠王府,或许一半在“中”,一半在私“心”吧。成也忠,败也忠。天已经黑了,我的行程也只能到这里了。到此,我觉得我走的不仅仅是苏州,而是像走过了一小一段悠长的历史。历史终究是历史。对于史实,再做追究谁对谁错,已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我们在静静追回感伤的时候,能反省反省自己的做人做事准则,这或许更实在一点。我想这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姑苏城的秀

六年级|散文|450字

苏州是我的故乡,它是一个美丽、秀气的地方。生活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城市,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悠闲……

园林是秀的。我欣赏过桂林的细致,领略过黄山的惊险,它们是不能与苏州的园林相媲美的。闻名四方的苏州园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苏州各地。园林的美,是一种精致的美,一种自然的美:假山、窗漏、竹林给园林增添了活力的气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则给人留下了淡淡的秀丽。蒙蒙细雨中,园林披上了一层轻纱,雨滴落在那翡翠般的池塘里,组成一串串美妙动听的旋律,回荡在我的耳边……

水是秀的。小桥流水是苏州一贯的风貌。条条水道像城市的脉络,纵横在城市中央。水,潺潺地流动,像是一条丝巾随风摇曳。鱼儿欢快地游着,柳条絮絮地吹摆,时常能看见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在河畔谈笑风生……

食物也是“秀”的。一说到食物,我的肚子便咕咕叫了。太湖三“白”、松鼠桂鱼,听着让人垂涎欲滴。没错,苏州人对饮食是 十分讲究的,食物样样都是那样精致、营养……

姑苏城就连人也是秀的。生活在这样一个秀丽的城市,人也会被周围的一切所感染。吴侬软语听起来是那样地舒服……

生活在这样一个秀丽的城市中,我倍感自豪。所以我希望它能建设得更好,让这个古老的城市更加秀气、美丽。

姑苏烟雨

六年级|记叙文|650字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乘船行在苏州古运河上,烟雨朦胧中,小桥流水,园林点散,几处幽然沉静的老厢房,绵延中错落有致。桥下流水静静流淌,微风中皱起的粼粼涟漪,是深黛色的凝绿。就这样,舒舒闲闲的古韵随着船的行进一路漾开来,与游人的心一起醉在粉墙黛瓦的迂回中。

若能临水而坐窗下,“青黛点眉细细长”,不知又是怎样境况?门下柳编筐中,是新浣的绫罗,绵柔,轻盈;墙脚处,盘踞着淡淡的青苔,似湮没于岁月的斑痕。踮起脚,轻轻推开雕花窗棂,是否会传来女子柔润的吴音阵阵?合上窗儿,透过窗纸,怕又是一片长堤翠柳,烟雨迷蒙。我想,枕河而居,享受的正是所谓的“欹枕江南烟雨”罢……

船停下,姑苏城外突然飞起雪来,星星点点是淡淡的寒意,但仍挡不住我找寻那“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桥的步伐。就在眼前,是梦转千回的枫桥,只是为什么少了停泊的客船?站在枫桥上,大雪扑面,远处弥漫着烟霭,并非乳白,而是稀稀薄薄,将姑苏淡染在蒙之中。

信步走入寒山寺,隐隐听到钟声传来,那么飘渺,在耳边回荡,很不真实。这便是“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了。进入堂院,满院的黄玉兰,花单薄剔透,瓣儿上挂着雪珠,着实令人可怜。我在这院子里肆意奔跑,赏花,旋转。

喜欢寒山寺,或许是因为历史,或许是因为晚钟,或许是因为那句“瑟瑟吴江正落枫,碧山古寺独携筇”。历史更变中存于时代洪流中的才是精粹,这引人空梦的寺楼,避开繁杂,笑对红尘滚滚,驻在这里,倾听晚钟,醉视夕阳。漠漠轻寒中的是一丝如烟如雾的空寂。

雪停了。

我踏出寺门,仍乘上船。笑对轻风细雨,醉视烟笼轻尘。

拙政园也去了,仍是那样一派建筑,青白分明里尽说着大气和典雅。现在脑海里仍能浮现出卅六鸳鸯馆的蓝琉璃窗子和在美人靠上看远处亭台楼阁的情景。

就这样醉在吴侬软语里,流连于姑苏烟雨中……

姑苏夏日

三年级|记叙文|300字

夏天像一个炙热的大火炉,把苏州烘成了烤红薯。

天上的云倒是依旧柔软、温和,胖墩墩的,就像一群小娃娃。那火红的大皮球多么严肃啊!似乎在跟风儿说:“你在家里好好呆着,可别出去给我捣乱!”到处都很闷热,可大雨总喜欢跟太阳对着干。它总是来得很突然,偷袭得手后又迅速消失了。风到底还是溜出来了,高兴地跑来跑去,可没过一会儿又被太阳扯回去了。

夜幕初垂,万物都松了一口气。青蛙在绿油油的荷叶上深情地唱着歌,知了在激情四射地拉着小提琴,蝈蝈在用键盘沉稳地伴奏,而蛐蛐在欢快地跳着舞。在美妙的乐曲中,各式各样的T恤、背心、短裙、短裤、凉鞋、拖鞋在散步、乘凉。

红通通的西瓜、凉爽的冷面、五颜六色的冰激凌成为大家的最爱;冰箱、凉席、风扇、空调也让人无法离开。

唉,要是能把烤红薯变成冰激凌,那该多好啊!

姑苏新貌

初三|诗歌|50字

城外高楼城内洲,小桥流水绕山丘。

灯影浆声桥下过,清风明月树梢留。

静谧的姑苏

初二|记叙文|500字

烟雨朦胧,“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悠悠的钟声应和着微风,迎来了浪迹天涯的羁游旅客。寻一片净土,觅一位知音,停下脚步,安放疲惫的心。

推窗望去,一片青天碧湖。纷飞的苇絮惊起二三水鸟,泊舟水巷里的画舫,七里山塘的乌篷,明眸皓齿的采珠女,瞳仁里,是江南的天色苍茫。

江南姑苏并非我的故乡,而是我向往的天堂。江郊边,东都月,相缱绻。姑苏有副天生的好容颜,四季更替,变幻无穷。春天,它是慈母,宁静安详,一个温柔的眼神,就能将千年兴衰拥入怀中;夏天,它变身为邻家姑娘,清丽柔情,时而乖巧可人,时而风韵无双;秋天,它如同玉面书生,墨香四溢,衣袂飘飘,风流倜傥;冬天,它似威严的君主,粉墙黛瓦,黑白分明,庄严肃穆。

荡舟摇橹,在悠长的水道上,一叶扁舟,半生水乡情。那舟子青笠绿蓑在船头,我在小船内独品香茗,氤氲的茶香让人沉醉。极目远眺,青鱼相嬉,鸬鹚傍舟,别有一番情调。夕阳西下,聆听晚意枫林的乌啼,独享闲适时光。

傍晚,上灯了,昏黄的灯火将湖面照成万片碎金。牧童应是相伴而归了吧,不然青坡低柳下为何没有了他们的声声牧笛与阵阵欢笑呢?窗外,细雨滴落,拍打着树叶,声音煞是好听。听,有人在暮霭中撑伞提灯,急促而过;看,他走过旷野,走过南墙,走过黛瓦,渐行渐远,只留下两行浅浅的足迹。静默在雨下的粉墙,渐渐将轮廓隐去,像是被幽微的烛火揉碎在指尖。最后,暮色四合,夜寂静如斯。

静夜,在温柔水乡,独自彷徨。而姑苏,仍在漆黑中静默,兀自美丽。

姑苏,晚安。

游姑苏寒山寺有感

高三|诗歌|50字

姑苏城外枫桥边,千年宝刹隐其间。

鸣钟香鼎摆堂前,佛陀笑坐莲花盘。

于此朝拜求善缘,木鱼轻敲伴呢喃。

水映斜阳天色晚,独上西楼凭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