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的作文
成长,
就像一场梦,
一场美丽动人的梦,
梦里,
有花,有草,
有爱……
成长,
就像一场梦,
梦里,
蓝蓝的天空,绿绿的小草,
怒放的鲜花。
成长,
就像一场梦,
梦里,
会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高尚的品质,
优雅地气质,
文明的道德。
成长,
就像一场梦,
梦里,
有我美好的回忆,
是不是在鲜花里藏着精灵?
是不是在森林里发现超人?
是不是在海洋里找到水怪?
成长,
就像一场梦,
梦里,
有真诚的朋友,
在遇到困难时拔刀相助,
在碰到挫折时努力安慰,
在撞到气馁时一起应对。
成长,
就像一场梦,
多姿多彩,
有滋有味,
但愿,
我不要醒来。
五年级:孙婉喧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又道“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捧一本《古代优秀诗文选》,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诵,一边品着冒着热气的绿茶,仿佛也身临其境了。
也许是遗传的缘故,我从小便受了妈妈的熏陶,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读《古代优秀诗文选》,喜欢那种跟着诗人的心情跌宕起伏的感觉,从里面,我总可以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从《爱莲说》里,我感受到了周敦颐高尚清廉的刚正品格;从《陋室铭》里,我领悟到了刘禹锡高标挺立、不入俗流的品德:从《醉翁亭记》里,我又体会到了欧阳修的快乐……
从《出师表》到《水调歌头》,从《念奴娇》到《浣溪沙》,这些包含这许多哲理,许多典故的诗文,我都能体会到许多许多的乐趣……
记得一次上语文课,我们学习刘禹锡的古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大家顿时陶醉在黄河的雄姿中。这时,老师问道:“谁知道刘禹锡的《陋室铭》?”《陋室铭》?我当然知道了。我环顾四周,同学们有的不知所云地挠着脑袋,有的悄悄的在问同学。我赶紧举起手,说:“我知道!”老师微笑着示意我回答。我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老师点了点头,问:“你能背诵吗?”“当然了!”我胸有成竹地回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当我背诵完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自发地鼓起掌来,有同学还说:“xx的知识面很广,怪不得作文写得好。”我听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孩变成了一个6年级的学生,由于从小爱看古诗文,写作上也提高了不少,我还成为了学校“星星梦文学社”的一员呢!这是对我一个鼓励,也是一种不小的荣誉吧!
漫游在古诗问选的天空下,我就是最快乐的那片云!因为,我从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
为了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诗文朗诵会。
演出开始了。今天的演出节目共有15个,我们班的节目排在第12位。我和同学唐煦担任我们班节目的伴奏。虽然离演出还早得很,可我的心已经彭彭的跳个不停,一方面,生怕上了台,弹得的不好会出丑,让班级的演出砸锅。另一方面,却又盼着能早一点儿上台,让大家知道我们班的厉害。那复杂的心情,怕只有上过台的同学才能明白和理解。偷偷看看大家,有好多人也和我差不多呀。
台上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我特别喜欢三年级同学编排的《菊韵》,一群头戴菊花头饰,手捧菊花图的小姑娘,(听说,她们手里的菊花绘画还是她们自己的作品呢),组成了一个美丽菊花丛。不一会儿,来了几只可爱的小蝴蝶和小蜜蜂,他们在菊花丛中穿梭着,翩翩起舞,既可爱又有趣,就像一幅蜂蝶戏菊图。更让人叫绝的,还是他们朗诵的诗篇。那么多首诗,有一些,连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同学也未必会背,他们却背诵的那么流利,他们太棒了。
时间飞快,转眼间,已是第10个节目了。大家手忙脚乱地换好衣服,一个一个陆续向后台奔去。
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上了台,好紧张啊,坐在琴凳上,一动不敢动,生怕被台下的观众发现我的小动作。朗诵开始了,我和唐煦的伴奏也响起来了。随着《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那舒缓优美的旋律,我的心也沉浸到了音乐中,慢慢忘记了紧张。我们的节目进行到最后的时候,马骁和殷兆威推着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缓缓地走来,一瞬间,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我们的演出成功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评奖揭晓,我们班的节目获得一等奖,太兴奋了,十多天的辛苦终于换来了今天的收获。
这次古诗文朗诵会,不仅节目精彩,而且锻炼了我们的胆量,展示了我们的风采和实力。
记得刚进初中开始的时候,觉得语文书上面的古文、古诗好难哦,特别是在初一放暑假时,老师要求我们把《当代学生》中的51首古诗全部背出,当时我觉得太惨了,要背那么多……
时间飞逝,暑假过去一半了,眼看着还有不到一个月就开学了,古诗还没去背,在母亲的劝导之下,才勉强地一点一点地背完了古诗,当时背得真是费劲啊!好不容易背完了一首,一会儿便又七零八落,只剩下半斤八两了。磕磕碰碰,总算是全背了出来。但不久便又在记忆中模糊了……
开学了,当古诗在我脑子里只残留着一星半点的记忆时,老师却说:“星期天晚上要考古诗了。”遭了!我只有努力地搜寻着背古诗时的记忆,发现缺了的,便补回来。那几天中午吃完饭回教室就可以发现同学们都捧着《当代学生》背古诗:“《南园》,唐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
终于,要考古诗的星期天晚上到来了,我却因故迟到了,发现教室里空空如也,心里一惊,难道古诗不在教室里考?后来才知道,在阶梯教室考。我拿着笔紧张地进了考场,我坐下来看了看试卷清泉石上流。”这横线上到底该填什么呢?记得以前背过的,现在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再往下做吧,啊!又忘了!之前背过的古诗真的像“清泉石上流”一样都流走啦?是的,都流走了,丝毫没有任何踪迹留给我,但我的脑海中又不时地浮现出一句又一句的相似诗句,但又不断地被否决。要知道,大海捞针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啊!脑袋里又一片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我只能又努力去搜索记忆中残存的碎片,把它们用看似正确的语句拼写在试卷上……
突然,记忆的开关大开了!该做的都差不多做上了。几经周折,我基本算是写完了试卷。我不能确定写下的诗句是正确的,也不能肯定它是错的,只能把它抛在一边,竭尽全力地再去填补试卷上剩余的几个空白。幸好这次考古诗的试卷后有写作文的部分,天助我也!写作文总比背古诗强!留下的空白,让它空白吧,我来(写作文)也!
现在离考试结束还有5分钟了,我也写完了这篇作文。
补记:
古诗文试卷批好发了下来,我的成绩还过得去,比我想象得好一点。这作文却得到了表扬。不过,现在回过头去看预备班课文中的古诗文真是好容易呵。
吃着清凉爽口的西瓜,享受着阳光的照耀,享受着微风的抚慰,它们正微笑着对我说:“你看,夏天是多么美好,夏姑娘是多么美丽呀!”我们是刚发芽的小苗,正在着灿烂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今天,我们学校检查每个班级的古诗文背诵情况。上午,老师利用一节语文课的时间,看着我们练习了两三遍。后来老师听说别的班都排了队伍,效果比较好,就慌慌忙忙地给我们也排了队。啊,领导到我们班来了,同学们如青松般笔直地站立着。在两位主持人的带领下,我们用响亮高昂的声音背诵着。会背的同学都抬着头挺着胸,深情的微笑着背诵着;而其他一些不会背或背的不熟的同学,也小声地跟着对嘴形。我们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完成了这次诵读比赛。领导笑了,那是对我们的夸赞;老师笑了,那是对我们表现的满意;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也笑了,是因为我们认真努力的做好了一件事。
努力就会有胜利,相信我们的成绩不会差的。我们不再是娇嫩的幼苗,我们已在阳光雨露中长大,努力让自己变为一棵苍天大树!
夜深了洞庭湖更美了
郭玥
夜色溶溶,朦胧中透着柔美的月光与湖光互相映照透出了非常宁静于和谐的美景,如诗如画,怎能不让我陶醉?
平静又朦胧的洞庭湖面好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又清澈又朦胧透出神秘的光泽让怎感觉它好像有无尽的秘密!
远远望去,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与湖面朗朗明月真是美极了!
平静的湖面又像一个白白的银盘,上面有的君山与郁郁葱葱的树林好比那银盘上的最显眼的青螺,犹如一个美丽的女子用洞庭湖水做镜子,用君山与郁郁葱葱的树林做青螺化妆用的工具。
这样的美景令人如痴如醉,令人难以忘记美丽的洞庭湖水与皎皎明月、郁郁葱葱的树林君山相互对映简直美上加美这比西湖西子更美比那桂林更像个人间仙境!
望天门山
郭玥
哇!壮丽的祖国山河呀,我为你自豪!
一条长江在中间,左右两座高险雄壮的山,一座叫东梁山,另一座叫西梁山,从远处看像一座天设的大门被滚滚长江劈开似的,真是壮观极了!
啊!碧色江水多么秀丽呀,我为你骄傲!一泓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可到天门山的附近回旋向北流去,真是秀丽级了!
呀!横空耸立的两座青山高耸入云,互相对峙,让我不能不为这两座高耸入云的山陶醉!
嗯!一条孤零零的小船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贪婪的欣赏这初晓的日光,多么幸福啊!
这样的山河和特殊的美景互相映衬,怎能不让诗人夸一夸这美丽的风景!
诗,是一束阳光,让我感到温暖;诗,像傍晚的凉风,让我感到清爽惬意;诗,更像一位良师益友,给了我很多教益。在诗海中漫游,我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那便是人类的智慧,我伸手捕捉,拾取诗中的谆谆细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岁时,慈祥的外婆时常握住我的小手吟诵这首着名的《静夜思》。一边读看,一边告诉我:“孩子,古诗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宝物,你一定要记住它所告诉你的道理!听见没有?”我点点头,从那以后,我不知为什么迷恋上了古诗文。
上了小学,我识字了,便开始背诵起了古诗文。从“鹅鹅鹅,曲项像天歌”一直背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背诵到“峨眉山月半轮秋”。所以不到四年级,我就可以背一百多首古诗啦!
因为会背古诗,我时常参加朗诵比赛。而且还得过许多奖呢!记得八岁时,电视台举办的一个才艺节目,专门是为八、九岁儿童开设的,我毫不犹豫地叫上妈妈陪我去报上了名。
才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做了N个深呼吸,以此来安慰自己:加油!王佳乐!你一定能成功!古诗可是你最拿手的!此刻看到主持人姐姐面带笑容地说“下面有请王佳乐小朋友为大家背诵一首《钱塘湖春行》!大家欢迎!”顿时掌声响彻了整个大厅,我自信地走上台,先简单地做了一下自我介绍,便熟练地开始背诵:“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我努力绽放着自己最美的笑容,并从容地做好每一个动作,表演结束了,我提着裙子,微笑着用稚嫩的童声向观众说:“谢谢大家!”
大赛组委会经过一天的认真筛选,比赛结果终于揭晓了。只听见主持人哥哥宣布:"三等奖为李珊、陈莉莉……二等奖为王孟、李梅尹,一等奖为!”此时只听见主持人哥哥的声音激动地都在颤抖,“为王——佳——乐——小朋友!”我欣喜若狂,兴奋地一蹦三尺高,高兴地扑进妈妈的怀抱,心里暗自庆幸都是自己迷恋上古诗文的结果。
诗,使我倍感亲切;诗,使我心感快乐;诗,让我幸福成长!古诗文,谢谢你一直陪伴我成长!
五年级:王佳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曾是我心血澎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凌云壮志亦使我神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情操也是我感动不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更使我的心为之一颤。
我喜欢古诗文,我总是在古诗文中莫名的感动。我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之思而感动;我为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豁达开朗而感动;为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以黄花瘦”的悲凉凄苦而感动。古诗文美,美在它的真情的流露,它是一种人性美。
我喜欢古诗文,我总在古诗文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我向往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我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我向往李白“山随原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开阔视野;我向往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明媚春兴…….古诗文美,美在它对自然美的流漏,它的美,是一种自然美。
我喜欢古诗文。
我的良师益友——《中华经典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从我认识了《中华经典诵读》后,就像推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让我穿越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之中,尽情地去领略那些文人墨客们带给我的种种意境和美景。并被那丰富的文化底蕴所影响想着。
当我激情高昂地读着《诉衷情》时,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满腔的爱国热情;当我委婉低吟《咏怀诗》时,总被那浓浓的忧郁和悲伤所包围着。而《望月怀远》虽然语言朴素,却让我看到了张九龄那寄托深远的人生慷慨……
你更让我徜徉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每次朗朗诵读时,犹如身临其境般奇妙。看——刚从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篱笆旁走过,又来到了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林中,来感受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美景。既从“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美丽中感觉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也从“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坠床”中看到了当时农村破落的凄凉景象……
我从你那里不但懂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警言,还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真理,更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中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你让我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经典文化的情趣和神韵。你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新工房小学601班:王赟昉
我和古诗文有着不解之缘.
我最早接触到的文章就是古诗文了.记得在我还没上小学的时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就开始教我读古诗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我张口就来.像这样的古诗我那时就能背出几十首了,爸爸妈妈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古诗文,直到上学后我才慢慢有了了解.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诗文的宝库真是太博大精深,星光灿烂了.
我非常喜欢古诗文.我喜欢它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名诗,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读下来;我喜欢它词句精练,通俗易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平常人,只要读一遍就能懂;我喜欢它意境优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开朗,思想为之升华.难怪连外国人都赞叹和欣赏.
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诗好句.在过去的作文中,我曾通过引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雪中的奇丽景色;通过引用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形容人们遇到的困难之大;通过引用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抒发子女对母亲的深情;通过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说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通过引用卖油翁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等等等等.总之,通过引用古诗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 力,从而深化文章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爱古诗文.
从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教我古诗了。
三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吟起这首诗的时候,在我耳边就会响起一阵又一阵亲人雷鸣般的掌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这首《咏柳》便是我们必需要会背的古诗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中年级了,要背的诗也越来越复杂了。像什么:“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些古诗可都包着浓浓的情意啊!
我是越长越大的,古诗也是越长越大了。
高年级了,成为了同校弟弟妹妹的大姐姐了,当然学的古诗要更上一层楼了,要不然,这个大姐姐不是白当了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就是课本上的一首对母亲的关爱之情想报答的诗了。
古诗文,从小到大,你一直伴我成长,你是我的好伙伴啊!
我愿意在古诗文的海洋里成长。
中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家,在历史上,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它并不因为时光的飞逝,社会的进步,世纪的跨越而被人淡忘,相反,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东方土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到今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我和古诗文有着不解之缘。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令我向往;古诗中的山水风光令我赞叹;古诗中的风花雪月令我陶醉;古诗中的离情别绪让我感动。所以与宋词、元曲相比,我更喜欢唐诗。
记得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教我读古诗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我张口就来。此外,像《静夜思》《登鹳雀楼》《赠汪伦》……等这样简短的古诗,我那时就能背出好几十首了,爸爸妈妈也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古诗文,直到上学后我才慢慢有所了解。李白,杜哺,白居易;唐诗,宋词,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国古诗文的宝库真是博大精深,星光灿烂!
我非常喜欢古诗文。我喜欢它和辙押韵,朗朗上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千古名诗,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能一字不差,十分流利地朗诵出来;我喜欢它词句精练,通俗易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平常人,只要读一遍就能懂;我喜欢它意境优美,含有哲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多少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句子又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心旷神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首好的诗歌,能增进人的见识,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艺术修养,思想为之升华。
我十分注意在作文中引用一些好诗好句。在过去的作文中,我曾通过引用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表现出夸张手法的巧妙。通过引用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抒发子女对母亲的深情;通过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深刻说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等等。总之,通过引用古诗文,努力使自己的作文变得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爱古诗文,我爱这颗闪烁着璀璨光芒的明珠。愿这颗名垂千古、源远流长的明珠能够永远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影响下,从小,我就喜爱朗诵古诗文,并常常陶醉于其中,乐而忘返。
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享受着团圆,恍惚之间,我竟走入了东坡先生“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思乡情绪中。
中秋佳节,他独自一人,却无法与亲人相聚。所以,他举杯问青天,明月究竟几时会有?又埋怨月圆时分,他却与亲人离别。我陶醉于其中,与他一起感伤月亮的不公,她“不应有恨”哪!但先生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终究唤醒了我。是啊,何不带着美好的愿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锦瑟,她是谁?商隐前辈,那是你的意中人吗?所以你会“一弦一柱思华年”?是因为太思念她了吧,所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连无情的事物也因你的痴情而变得有情,想必,它们也和我一样,陶醉在你“此情可待”的追忆里了吧!而我更是可惜你的“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清照,这是一位令我敬慕的女诗人。我常陶醉在她“误入藕花深处”的池塘中,与她一起“争渡,争渡”,看着“惊起一滩鸥鹭”,我不自觉的就心情舒畅。有时,想着她“日晚倦梳头”“人比黄花瘦”的憔悴面容,我心生怜惜,不禁也“欲语泪先流”。即使曾经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壮语,如今的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失去了以往相亲相爱的丈夫,怎能承受得住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亲爱的夫君,你该陪在我的身旁,许我一个依靠的肩膀啊!我沉浸在那痛苦中,多想替清照这样呼唤啊!
古诗文里的故事,充满了怎样的魅力?我竟能如此的的陶醉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