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小学初中高中字数体裁话题
话题:
全部 生活 社会 体育 科技 历史 艺术 地域 文化 人物 自然
共找到33

关于古迹的作文

古迹作文专题

词语解释:

gǔ jì

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名胜~。

名胜古迹——栈桥

四年级|记叙文|600字

青岛新世纪学校四年级六班

李宜蓉

落日的余辉洒遍海面,寂寞的栈桥的倒影,在海上缠绵。

——题记

美丽的栈桥位于市南区海滨,青岛湾的北侧,它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市内的中山路,连成一条直线,从海边伸向海里,素有“长虹远引”的美誉。

鸟瞰栈桥

让我们追溯一下栈桥的历史吧!栈桥光绪十八年,是青岛最早的码头。后来栈桥失去了作为港口的使用价值,几经改建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这碧海银波之上。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时常有层层巨浪澎湃涌来,拍打着堤坝,击起层层浪花,蔚为壮观。堤内是一座具有民族风格的两层八角亭,名为“回澜阁”。倘若进入阁内,你会发现可以沿螺旋楼梯等到楼上,四周全是宽敞明亮的小窗户,放眼望去,真是另一番怡人风景。不过,现在它已是一个小型的展览馆,经常举办一些美术、摄影和其它艺术展览。桥的西侧有许多华灯,一到晚上便灯火通明,游人如织。远处还有高楼林立,美不胜收,好一幅醉人的画面!桥北沿岸是“栈桥公园”,园子里夏季百花争艳,冬季青松挺拔。另外,还有很多供游人小憩,观赏海天景色的石椅。桥身全长400多米,宽大约8米。许多游人经常穿梭于此,欣赏海上美景,还有人乘坐旅游船身临其境这美丽的大海。

美丽壮观的栈桥

栈桥最吸引人的是要数秋天涨潮了,这时西部岸堤景色尤为迷人,巨浪滔天,数十米高的浪花响彻云霄,令人叹为观止。退潮后,海水后退一百米,礁岸沙滩上赶海挖哈喇的游人络绎不绝。风平浪静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海鸥在海面上飞来飞去,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漫步栈桥之上,青岛湾的醉人风景可尽收眼底。青岛栈桥欢迎你!

指导教师:乔永奎

寻古城古迹 看新城新貌

五年级|写景|900字

  今晨,我早早醒来,拉开窗帘一看,太阳公公已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好像知道今天我们要去县城参观似的,所以特意来为我送行。我背上包,哼着小曲急匆匆来到学校。远远看见同学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喜悦和激动之情全都写在了脸上。

  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上了大巴车,向老城方向开去。窗外低矮古朴的建筑、粗壮挺拔的梧桐树都在细诉着这座老城的历史。到了中大街后下车,排好队走进狭小的巷子,最狭窄处,两个人并肩走都嫌挤。大约十分钟后,我们到了第一个目的地——画川初中,也就是原来的宝应实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足有十几米高的排楼,上面题着字:鹏搏九万,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名称是古代科举考试前三名的称号,有点鲤鱼跃龙门的意思。走进校园,首先去鱼池,虽不大,做工却很精致,传说是孔子养鱼的地方。接着又到了古色古香的大成殿,现在是画川初中藏书的地方。门前两棵高大的树木把我深深吸引,它们是被称为孔子的“两支笔”的古银杏,瞧!它又粗又高,有三个孩子合抱粗,虽历经百年,却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离开学校,我们来到了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这是一座很古老的小四合院。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去。正房中间是书塾,跟“三味书屋”有点相似。两旁边是周恩来和他母亲的寝室,西厢是厨房。走到中间展厅,那里立有周恩来的少年塑像,塑像下刻有周恩来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展厅墙上还介绍了周恩来的婶母,生母,乳母、先生的教育方法。周恩来从小就立下了远大志向,并发奋读书,实现了诺言。参观后我们感到受益匪浅,由衷敬佩。

  随后,我们参观了陈列着众多古文物的博物馆,最令我叹为观止的就是那长达488厘米的象牙,足以说明我们宝应的历史悠长。

  离开古城,我们去游览新城。沿途我们感受着到处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气息,更感受着新城春潮涌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宽敞气派、气势恢宏的宝应大道,两旁绿树成荫,到处鸟语花香,真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一幢幢现代化标准厂房、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无不展示着这座新城的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今天的寻古城古迹,看新城新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激发了我热爱家乡的情感,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我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长大把家乡建设地更加美好!

 

    江苏扬州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五年级:杨思源

苏州古迹之感

高二|叙事|800字

  前些日子,无意中看到了一幅唐伯虎《一笑》的画,我的眼睛猛然碰到了画中的虎丘塔,一种一见如故的感受袭上心头。对照着相片中的“斜塔”仔细端详,我又回到了水乡小城。

  人人都知道,意大利有个比萨斜塔赫赫有名,中国也有一座斜塔名曰虎丘斜塔。有古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苏州人也说:到苏州来,若不看看虎丘塔,不亲临虎丘山,那就等于没有到过苏州。斜塔何以如此重要呢?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历史远远超过了比萨斜塔。它就如同一本无字的书,忠实地记录着苏州的历史,江南的历史,映射着中国的过去。苏州人愿意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它身上,这样它就当之无愧地成为苏州城的象征。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实,诗人本无意,读者却有心。自这一首《枫桥夜泊》之后,“寒山寺”之名便被默默地铭记于人们心中。听同学说,很多人以为:苏州城外有座山叫寒山,寒山上有座古寺就叫寒山寺了。寺里的钟声非常宏亮,传到江中客船上诗人的耳中……殊不知,这么多人竟然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苏州城外没有寒山,寒山寺当然不是寒山上的寺。

  另外,苏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园林。苏州园林总共有一百多处。每个园林都集中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美,它的神采就是古老苏州城的神采。它的每一处景物都精巧到了极点。平静、自然、别致、和谐。慨叹能工巧匠的智慧,一切都安排地井井有条。本来毫无特色的一小块土地,经过他们的细心设计,竟变成了人间奇景:

  如人所愿,又出乎意料,宛如置身于真正的自然。没有刻意的华丽的装饰,只有古朴的雅致的美,仿佛江南的小家碧玉。

  话说苏州园林,不得不说说拙政园,走进拙政园的大门,再焦躁的心也会归于平静的。在这里,远景与近景遥相呼应,园内景色与园外景色和谐统一。让人“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现代人真有福气,这些原先的“私家财产”却成了现在人们共同享受的珍宝,我们不如说“美景面前,人人平等”。

  当我还沉浸在苏州的悠久历史中,使我了解到了这样一个苏州平静、古朴、雅致,一个具有江南特色的古城,在勤劳的苏州人民的努力下,它又富有时代气息。它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也常常在睡梦中见到它。

 

家乡的名胜古迹——秀山

六年级|议论文|700字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秀山脚下,秀山,林木扶疏,幽深静温,春日杂花生树,夏日树影幢幢,秋日红叶潇潇,冬日枝干奇掘;它是国家4A级风景区,也是我们通海人的骄傲。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块去游览这个美丽的景区——秀山吧!

当春姑娘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秀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来欢迎她,看,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满山遍野,到处开满了山茶花,杜鹃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如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黄的赛金,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引来了蜜蜂嘤嘤嗡嗡。她们都跟着春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松鼠们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为他们伴舞,小鸟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为他们演唱,好一首“森林交响曲”。

山道两旁,小草碧绿碧绿的,郁郁葱葱,在微风的吹拂下,扭动着柔软的身子,向我们展示它那优美的舞姿;小草们簇拥在一起,就像一张柔软的床,躺在上面,舒服极了;身旁,有蛐蛐的叫声伴随着我们,四周,盛开着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的花,那花香淡淡的、带点儿甜味,沁入心扉,我们完全沉醉在这美妙的境界里了。

我们拾级而上,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新村的格子门,哇!真漂亮,映入眼帘的是两条巨龙,这两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都张着血盆大口,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威武的形象;池子里的小鱼,披着金色的衣裳,穿梭在水中,欢乐地相互追逐着、嘻戏着;还有“五龙捧圣”,“八仙庆寿”,'十八罗汉"等三十多个景点。

在密林深处,一座座宫殿、庙宇、楼阁时隐时现,走近一看,原来还有许多匾联和石碑,难怪秀山有“匾山联海”的美誉;登上最高的涌金寺,挺拔粗壮的元柏、枝茂叶翠的宋杉,比比皆是。你要抬起头来,仰面向天,才能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扶着寺前的栏杆,极目远眺,那镶在天际的、波光粼粼的杞麓湖和车水马龙、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通海城尽收眼底。真是海、城、山连成一体,美不胜收。

时间过得真快,眼间,余晖洒满了大地,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下山,回眸秀山心中无限感慨,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造出这等美景供人们欣赏,真是太神奇了。

六年级:陈汉蒙娜

家乡的古迹

六年级|状物|550字

  我家乡的古迹有很多:三星堆博物馆、白马关、玉皇观......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德阳孔庙。

  孔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成的。一走进孔庙,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古老的墙。这座墙叫“万仞宫墙”,它建于清咸丰初年,长30米,宽1.4米,高11.64米。万仞宫墙上雕刻着一些龙,远远望去看不见什么东西,走进乍一看才发现,可见雕刻十分精密,两条巨龙威风凛凛的矗立在黄色的琉璃瓦顶之上。“万仞宫墙”这个名字的来历源于孔子的弟子子贡语:“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再往左边一看,没错,眼前这几座威风凛凛的大门就是“棂星门”。棂星门建于1851年,长20.8米,宽1.9米,高9.9米。大门周围还衬托着几座小门,颇像将军身旁站着几个士兵。棂星门上高高竖立着八根柱子,被称为“八柱五间五楼冲天柱式石牌坊”。棂星门上到处都有浮雕,柱子上的浮雕是龙。其它部分上的浮雕则有凤、鱼、花卉、走禽等图案。它们各形各异,栩栩如生!

  孔庙孔庙,肯定是跟孔子有关的庙宇。穿过一段长长的石板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东配殿。一进东配殿,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金光闪闪的“仁”字。走近一看,“仁”字周围有两个圆柱,圆柱上都刻着《论语》选段: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旁边还有着关于“孝”、“忠”、“义”、“信”的牌匾。这正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所在,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孝”、“忠”、“义”、“信”。

  不知不觉,已经参观完了孔庙。但孔子的教育思想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六年级:黄茜莼

古迹雅韵

初二|诗歌|50字

莲都淳朴孑遗悠,风雨沧桑古韵稠。
寺阁烟熏林暖翠,龙泉剑啸水清幽。
摩崖字隽瓯江阔,文塔山清帝文遒。
历代文贤留有卷,岩头柳巷月千秋。

古迹

六年级|状物|500字

  兵马俑、长城、故宫都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但它们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什么作用呢?而长城只是春秋时期七国为保护自己的国家而已,其它的只是虚无缥缈的回忆和幻想。而在一个幼儿园的角落里,面积不大并不起眼的古钟,却多次救人于水火!

  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物,一共有四个石柱,是八边形的,一个石柱刻着:大清道光三十年七月初七日敬立。石梁上还刻着:万古千秋,四个大字。它的占地面积约有2平方米。亭顶有个太极图,旁边还有栩栩如生的荷花,下面便是像倒挂的郁金香的古钟了。古钟共有八个瓣,每瓣都刻着一个大字,连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希望大家生活好,对自己却没有任何要求,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钟是铜做的,约有6厘米厚,一敲起来声音很大、很响而且很清脆,敲起来方圆十几里都听得见,就因为这个曾经救过人们很多次,比如:

  一次,“砰,砰……”的响声把所有正要熟睡的人们都吵醒了,听到这个声音人们就知道起火了,大家急忙穿好衣服,慌慌张张的向有烟的地方奔去。人们纷纷救火,有的急忙挑水灭火,有的拨打119……经过努力下,火终于灭了。但人们并没有忘记是古钟帮助了他家,如果没有古钟,或许他们的家早已和其他的灰尘飘远随风而去……

  曾经有人要出高价购买这个古钟,但村民坚决反对,并把古钟保护起来,因为在人们心中古钟是无价的,这个古钟在人们心中难道不比兵马俑、长城、故宫更有价值吗?

  红旗小学六年级:王佳璐

 

咏怀古迹

高三|诗歌|50字

登临阿郦望山都,行走几多苦泪除。
曾有奢靡皆幻灭,辉煌历史亦威枯。
天知威败为何故?只为英雄渭道湖。
秦岭称龙生境中,泗亭隆准立新途。

家乡名胜古迹之——云龙桥

六年级|记叙文|900字

家乡名胜古迹之----云龙桥

西子大春 云龙桥又称南桥,以前称南桥古渡,是玉林市的八景之一"南桥古渡鲤鱼游",现在的玉林市民都爱称其为老南桥,以区别不远处的新南桥.云龙桥是玉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玉林城区大南路南端,南北横跨南流江,为古代郁林至钦,廉,雷,琼等州官道.明清两代,此处的"南渚舟屯"和"龙桥古渡"两景分别被列入古"玉林八景".云龙桥是古代在南流江上以青石建筑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石拱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云龙桥历史悠久,始建于元朝,从木桥到石桥演化.据了解,我们现在见到的云龙桥是清嘉庆二十四年年)建成,一桥飞架南北,横跨秀丽的南流江之上.全桥共有三个桥拱,桥的全长38.7米,宽6.5米,拱跨均为10.6米,三个半圆形的桥洞均匀地排在南流江水面上,像三头大象伸长鼻子在江中吸水.现在新修建的江心岛上还保存有碑墙,尚存碑刻5块,载有该桥的建置情况.让人们从中了解古桥当年的辉煌与沉甸甸的历史文化. 云龙桥全部用巨大的青石做为材料砌成,但所用的灰浆却很少很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云龙桥坚固,历经数百年的风雨而仍然屹立在南流江之上呢原来古代的建设者利用了拱桥的原理,石块垒石块,石块的重量越大压力越大,桥身就更牢固.经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桥墩的逆水面都砌成船头形状,洪水来临时,船头形状的桥墩就像一把犁头一样把水向两边分开,减少洪水巨大的冲击力对桥身的破坏.桥的下面水中有大量的木桩,可别小看这些松木做的木桩,它们泡在水里千百年也不会腐烂,很好地保护着桥的根基,他们可是保护云龙桥的无名英雄呀.桥面的青石被独轮车辗得留下深深的痕迹,足见当年云龙桥曾经是车水马龙的.据说这里曾经是官道,从北海经南流江运上来的食盐,海货,布匹和许多的生活用品都是到了码头后,由云龙桥经过,最后发往玉林桂东南一带.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云龙桥已经不是交通要道了,但她作为古代人民的智慧劳动结晶,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她.据了解,云龙桥原列为南流江玉林南城区河道整治二期工作主要拆除并改建的内容之一,消息传开后,市文化局,市博物馆等单位和广大市民呼吁,不要拆除和改建云龙桥.政府也非常重视,最后决定对原防洪堤建设方案作一些修改,保留了云龙桥,在该桥南面新开挖一条分洪新河,这样形成了一个江心岛,与云龙桥一道成为了新玉林的一个美丽的风景名胜旅游点,老云龙桥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寻古城古迹,看新城新貌

五年级|叙事|800字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参加“寻古城古迹,看新城新貌”课外实践活动,一大早,我们便从学校出发了。`  车子在中大街街头停下,下车后,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进入这条大街。虽说是“大街”,其实它只能容纳三个人并排行走,即便如此,依旧不失它的魅力,脚下踩着一道青石板小路,两旁是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木质楼房。  穿过中大街,来到实验小学旧址。一座高大的牌楼矗立在我们面前,这个牌楼由四根又粗又大的木柱支撑,形成了三个大门,最高的门上题“状元”,左右两边的门略矮,分别题“榜眼”、“探花”。牌楼最上方题“鹏博九万”四个苍劲的大字,似乎正在述说这所学校的伟大历史。进入校园,我们先绕鱼池一周,波光粼粼的鱼池配上春天的桃红柳绿,显得十分雅致,真是一个静谧的好地方。向左拐,我们来到大成殿,它那古朴的气质深深的吸引了我,屋檐微翘,四柱鼎立,听杨老师说,这里曾是她办公的场所,如今已经改造成了一个图书馆。在我们身后是两棵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树,它们枝干粗壮,苍劲有力,叶片青翠,搭配得多么神奇美妙呀!  穿过中大街来到南大街,进入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古朴的石头砌成的屋子里曾经住着一位中国历史上的革命伟人。这里厨房、卧室一应俱全,墙上挂着周恩来爷爷小时候作的画、写的字,这样的学习环境令人十分向往。  一路小跑,我们来到了老县政府,这里有一个小林子,风景十分优美,是个办公的好去处。在这儿稍作休息,我们准备去博物馆参观一番。  坐车来到博物馆,大家兴奋的不得了,笑着,跳着走了进去。博物馆分三个展厅,中央的一个展厅摆放着中国“第一象牙”,这支象牙足有四米多长,又大又粗,白中泛黄,前尖后粗,真得就像是自然界的一件“艺术珍品”。左边的展厅陈列着许多历代名家的字画,风格不一、色彩鲜明。右边的展厅里摆放着一件件青铜器,形态各异、个性鲜明,体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最后我们来到今天参观的最后一站-----宝应大道。这儿的道路十分宽阔,路边各种花儿争相怒放,一派春天的美景。  宝应,正在飞速地变化着,但历史的痕迹却从未褪色,就让这些巨变、美景、风俗定格在我的镜头中吧。

    江苏扬州宝应县实验小学五年级:范嘉徐118114

亳州名胜古迹

初一|说明文|900字

  傅庄遗址

  位于谯城区花戏楼办事处傅庄涡河岸边。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出土有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尤其是人体葬式为他处罕见。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凤岭遗址

  位于谯城区城父镇漳河岸边。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出土有玉器、石器、蚌器、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有传说故事。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钓鱼台遗址

  位于亳州市谯城区东南钓鱼台村。遗址坐落在涡河北岸边,高出周围约2。5米,钓鱼台面积2500平方米,为古代聚落遗址。

  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对钓鱼台遗址进行小面积试掘。通过试掘和采集,获得有石斧、石刀、石锛、骨针、陶鬲、陶防轮等文物。钓鱼台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陶鬲中贮存的碳化小麦,是极其珍贵的,被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命名为“中国古小麦”。钓鱼台遗址属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汤王墓

  又称“汤陵”。殷商古墓葬。在亳州汤陵公园,成汤为商君主,文治武功,颇受后人敬仰。墓为一个隆起大土堆,相传为成汤衣冠冢。墓前有“商成汤陵碑”。碑文系清书法家梁文山所书。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氏宗族墓群

  位于亳州魏武大道两侧。主要包括董园汉墓群、曹四孤堆、刘园孤堆、薛家孤堆、观音山孤堆、张园汉墓、马园汉墓、袁牌坊汉墓群、元宝坑汉墓群等。占地约10平方公里,甚为庞大。

  亳州城南有曹腾、曹褒、曹嵩、曹灿、曹胤等人的墓群。近年考古发掘证实,亳州城南除有《水经注》记载的曹腾等人墓以外,还有曹鼎、曹鸾、曹勋、曹水、曹宪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墓。可见曹氏家族,自曹腾发迹后,形成一个庞大的官僚群,其宗族墓地广大。

  曹氏宗祖墓群的形制基本相同,规模都很大,为砖石结构的多室墓,一般均具有前室、中室、后室以及数量不等的耳室或偏室组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结构的曹腾墓和砖结构的曹嵩墓。

  墓门多为石结构,饰有画像刻石,墓室墙壁、券顶绘有彩色壁画。出土有玉刚卯、玉猪、银缕玉衣、玉枕、象牙石等珍贵文物。墓中出土的800多块带文字墓砖,最引人注目。有隶、篆、草、真、行等书体。文字内容记有曹氏宗族成员或地方官吏姓名,也有一些反映人们对当时社会不满的词句,对研究我国古代书体演变和对外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风华中学7年级(12)班 闫俊志

 

游金华名胜古迹——双龙洞

四年级|写景|650字

  提到金华,人们往往会想起金华双龙洞。今天刚好学校组织春游,我就带大家游览一番吧!

  今天我们随着导游姐姐上了大客车去金华双龙洞,客车沿着公路盘曲而上,公路边的湖水清澈见底,据说毛主席也来过呢!山上开满了映山红,看起来特别精神,开了不到一会就到了。

  我们跟着导游姐姐先去了桃源洞,桃源洞的景色可美了!里面有“天狗望月”、“狼爱上羊”,有一处我记得十分清楚,那有一头牛,讲解员告诉我们:“摸屁股钱包鼓鼓”!于是,大家纷纷摸着牛的屁股。

  接着我们又去了金华观,有许多人在那里烧香拜佛,祈求佛祖的保佑。然后我们又去了下一个景点——双龙洞。来到双龙洞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洞口很高很宽,大的能容200多人,在洞口最显眼的当然是两个龙头,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这两条龙还有一个传说:这两条龙是王母娘娘派去看守一个湖的,(叫什么名字我不记得了)。有一次,人间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两条龙就用湖里的水去救了人们。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后,王母娘娘非常生气,于是就用法术把这两条龙变成了石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条龙,就把这里命名为——双龙洞。知道了这些,我们再往里走,在里面我们要坐船过孔隙到内洞。孔隙只能容得下两只船,我们六个人躺在一只船上,船慢慢的开了,在孔隙里我感觉上方的石头朝我挤压过来,我躺在船上一动也不敢动,船开了几十米就到了内洞,在内洞里有许多石钟乳和石笋,还有老寿星、乌龟、蝙蝠、、、最有趣就是龙王请客,龙王很大方,那有“金华火腿”金华佛手”、“北京烤鸭”、“南京板鸭”真让我们大饱眼福啊!

  最后我们去了冰壶洞,刚进洞就听见流水“哗哗哗”的声音,我沿着水声走去,啊!映入眼帘的是瀑布,这时我想起了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双龙洞的景色真美啊!有机会希望你能去细细游赏。

 

    四年级:曹璐瑶

古迹

六年级|状物|550字

  兵马俑、长城、故宫都是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但它们又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什么作用呢?而长城只是春秋时期七国为保护自己的国家而已,其它的只是虚无缥缈的回忆和幻想。而在一个幼儿园的角落里,面积不大并不起眼的古钟,却多次救人于水火!

  这是一个古老的建筑物,一共有四个石柱,是八边形的,一个石柱刻着:大清道光三十年七月初七日敬立。石梁上还刻着:万古千秋,四个大字。它的占地面积约有2平方米。亭顶有个太极图,旁边还有栩栩如生的荷花,下面便是像倒挂的郁金香的古钟了。古钟共有八个瓣,每瓣都刻着一个大字,连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希望大家生活好,对自己却没有任何要求,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钟是铜做的,约有6厘米厚,一敲起来声音很大、很响而且很清脆,敲起来方圆十几里都听得见,就因为这个曾经救过人们很多次,比如:

  一次,“砰,砰……”的响声把所有正要熟睡的人们都吵醒了,听到这个声音人们就知道起火了,大家急忙穿好衣服,慌慌张张的向有烟的地方奔去。人们纷纷救火,有的急忙挑水灭火,有的拨打119……经过努力下,火终于灭了。但人们并没有忘记是古钟帮助了他家,如果没有古钟,或许他们的家早已和其他的灰尘飘远随风而去……

  曾经有人要出高价购买这个古钟,但村民坚决反对,并把古钟保护起来,因为在人们心中古钟是无价的,这个古钟在人们心中难道不比兵马俑、长城、故宫更有价值吗?

  红旗小学六年级:王佳璐

 

保护历史古迹

初二|散文|350字

我曾经参观过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以及台湾凤仪书院、龙山寺、安平古堡、东便门、双慈亭、打狗领事馆、台南孔庙。
位在凤山区的双慈亭让我印象深刻,双慈亭的旁边是一间邮局,附近还有各式各样的店家和让人闻香下马的小吃摊。双慈亭的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飞檐上的神像和吉祥动物刻得十分精致,栩栩如生。一走进双慈亭,就能看见墙壁上刻画着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龙飞凤舞,令人着迷。
相传,双慈亭是在清朝时期建立的。最初供奉的神明是观音菩萨,后来才加盖前殿,祭拜妈祖。为了感念观音菩萨和妈祖以慈悲渡化众生,因此将原本的名字「天后宫」,改名为「双慈亭」。现在的双慈亭已是一间香火鼎盛的古老庙宇,也成为县级古迹。
我们要爱护古蹟,古迹是先人留下的印记,是千金不换的无价之宝。如果没有古迹,我们如何知道古老的传说,和先人伟大的古迹哪?如果没有古迹,我们又怎么了解古代的文化、习俗呢?爱护古迹,才能使历史代代流传。

名胜古迹

六年级|记叙文|800字

一条黄河,打造了许多绝景,香炉寺便是其一。

佳县的城区建在一个三面峭壁的大石头上,只有西边一条细细的脖颈与黄土高原相连,在过去,这是一夫当关、万军莫行的险要地势。据说有一年打仗,敌军攻城三个月没有得手,只好自己退去。

这座石头城的东北与山峰延伸到黄河故道,突然像斧劈一样垂直断了。峰外3米处,耸立着一尊四周如削的巨石。石高20余米,周长15米,石顶平坦,盖着红色的小庙,远望上去,俨然如蜡烛或者香炉,便得名香炉寺。有一块3米长的横木作桥,将寺与山峰连接。许多人不敢过这断桥,因为要悬身空际,如在云中。但过桥后进入孤亭中俯瞰黄河,则别有一番感受。放眼望去,只见滚滚的波涛从远处的两山之间奔腾而来,于脚下翻卷而过,冲向弯曲迷茫的下游峡谷。那种大气磅礴和冲击力,让人心潮澎湃,难以忘怀。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山峰上的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边有山门、石碑坊等。“香炉晚照”是佳县的八景之一,因为每当夕阳西下,太阳的余辉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当地人呼之为“小蓬莱”,誉为仙境。

此地每年都有画家来写生,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更是屡见不鲜。并且他们的作品还常常获大奖,黄河真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其实,要拍出香炉寺的雄姿,最好的时机是早晨日出之际。那时,明丽而柔和的朝阳从河对岸山西境内的东山上冉冉升起,万顷金辉照亮了远方层叠起伏的黄土山峦,又用点彩之笔勾勒出香炉寺的侧影。山为背景,孤寺突起,水像镜面一样映出断桥,实为奇观。

拍摄香炉寺要选好角度,才能反映出那山、水、寺、桥的和谐构图。这个最佳位置在城边一户人家的后院场上,因为好摄者接踵而至,住户颇有怨言,就筑起一面墙挡住来路,墙上还栽着玻璃碴。可是仍然无济于事,常常早上他们还在睡梦中,就有人跳过院墙来架起相机,无论如何阻止不住。所以有人建议说:干脆把墙拆了,搞一个收费的摄影亭,备好桌凳和茶水瓜子,经济效益多好。

可是,当地人没有这样做。他们不靠黄河美景赚钱。他们只想求得一份安静。但香炉寺太吸引人了。踏访者的脚步就这样叩击着石头城。

中国名胜古迹——长城

六年级|记叙文|550字

长城被称为世界一大奇迹。长城是古代中国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八达岭,位于北京延庆,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居庸关的前哨,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

传说: “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可是吃不饱,劳动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到城隍庙为死的民工注销户口,城隍爷说这些人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俩人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做调查,确是死人太多。为了拯救民工,玉皇大帝派老君爷和药王爷下凡造了十口金锅,煮上饭多少人也吃不完。又造了十把金镢,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就出来了。药王爷在八达岭内外种下了许多草药,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不久,万里长城就修好了。玉皇大帝断城隍有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在八达岭这一带修了城隍庙、玉皇庙、老君庙、药王庙,唯独没修阎王庙。

咏怀古迹

高三|诗歌|50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名胜古迹——法门寺

初三|日记|800字

  说起明胜古迹,我们家乡的法门寺可名扬四海,乃至世界。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据说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周魏以前原名也叫“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子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也是王朝所拥戴而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法门寺是唐朝初期筑成的,它原来是一个很小的寺庙,寺庙中间有一座塔叫法门塔,法门寺的起名是以它而来,1986年,国家文化部和地方文物管理局,发现塔有些倾斜,决定对它挖掘而重筑。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工人们在挖基地的时候,发现地底下有一座很大的地宫,挖掘出了很多唐代以前的文物,像释迦牟尼,舍利子等文化遗产,也由这一刻相继建成大雄宝殿、玉佛殿、禅堂、祖堂、斋堂、寮房、佛学院等仿唐建筑。它们可是世界佛教最高的财誉,还有舍利地宫打开期间共发现有4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舍利,在当时的社会还是无法创造出来的,还有像那玲珑塔,它也是世界仅有的,在这一刻起震动了全世界,特别是佛教国家特信仰,国家开始对地宫重新加固和装修,现在建起的法门寺,人们都很赞美、都很骄傲,都会竖起大拇指,法门寺这是中国的骄傲,由着一刻起小小的镇沸腾起来,它也成为了世界旅游之地,每天日接待游客,达到好几万人,大道两头分别是可容十万人的朝圣广场与山门广场。随着旅游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国家又对法门寺不断投入资金,开始对法门寺的面积增大,特别是刚建成的四面佛和法门广场,特别吸引游客,国家为了安全期间,对文物施行在深基坑施工阶段,加大巡查力度,在基坑旁专门有人24小时在哪巡查,当雨季来临时之前做好一切对基坑有条理性排水,对基坑的四周用防护栏围绕着,也施行了文物升降作用,白天游客参观,将文物升起来,晚上,并将它降下去,这就是对文物施行安全主要作用。如果,你走进寺院,那里的香火会越来越红,寺里的僧人听说都是佛教大学毕业的,他们都会热情款待,我们生为中国人都会有一股自豪感,为我们的圣地永远昂然与东方,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记住我们都是祖国的民族后代,是炎黄子孙。朋友们,快来吧!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法门寺

 

    初三:席瑞

参观《庞贝古迹》

六年级|记叙文|500字

前几天,老师组织同学一起去浙江西湖美术馆,参观庞贝古迹。

刚进入场馆就有一阵远古的气息迎面扑来:眼前站着3个公元一世纪的雕像,人们口中不停的响起“庞贝古迹”的声音。从简介上看到:原来庞贝是个非常古老的城市,但它被突然爆发的火山维苏威火山,一日吞噬了。200多年来,文物学家,考古学家一直对庞贝古城不断的进行考古工作。

同学们每人租了一个讲解器出发了,我们进了“第一展厅”我沿着边走看见许多红宝石戒指和绿宝石戒指,金项链,蛇形手镯,耳环,还有许许多多的雕像。在观看中我看到了许多关于常青树叶的东西,我问爸爸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那是代表永久常青的意思。”看着这些常青叶那么精细,一块块薄金板制作的常青叶用小环连接。

“看那,看那,这么多钱”只听不远有个小孩在拥挤的人群中已经看不清楚了,但有很大的艺术价值。这些珍贵文物反映了古罗马帝国社会生活和艺术。

“第一展厅”观看完了我与同伴一起去“第二展厅”。“第二展厅”有几副画,介绍火山爆发前后的事,我在展示柜里看见有一对蛇形手镯连接处是蛇口,棒体用仿蛇皮V状纹。

我们向前走看见有一部讲火山爆发的电影,看着石头跌落砸在房屋,人们头上,真是惨不忍睹。

很快我们观看完了所有展厅,大家一起在门口拍了照,我们要回家了,带着深深的留念又回头看了一眼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名胜古迹

初一|记叙文|300字

远远的便看见,长城犹如一条长龙,盘卧在山陵上。

爬上长城,看着人群来来往往,我心中便产生一种好奇心,从高出往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于是我便随着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见了许多外国友人,想必他们也是久闻长城的大名,想来看看长城是怎样的壮观,宏伟.过了一会,我看见一个小房子似的堡垒,原来那就是烽火台,敌人来时,用来点狼烟的,这不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抬头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蓝,再看看长城,仿佛还有很远很远,一直延伸到云端.由于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仅仅爬到了835米处.哎!真是令人遗憾啊!不过看着下面的人群,我当然十分自豪.

望着人群,我想,这便是长城的吸引力.如果长城没有宏伟的气势,怎么会吸引那么多的游客

我又随着人群涌了下去

此时我真的感受到了长城的宏伟壮观!

相关介绍:

关于古迹的作文共33篇,其中包含名胜古迹——栈桥(600字),寻古城古迹 看新城新貌(900字),苏州古迹之感(800字)等以古迹为话题的作文,还提供大量描写古迹的作文参考.

热门推荐:
古琴 古人 古诗 古镇 古筝 骨气 骨折 固执 故事 关怀 关键 关系 关心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