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家宝的作文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小时候常听妈妈唱这样一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歌词其实更多是赞美珍惜一寸布、一张纸、一枚螺丝钉的节俭精神。今天看到一则材料: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打工仔竟然成为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仔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勤奋”、“节俭”乃是他获胜的法宝,于是我对“勤”“俭”有了新的领悟。
成功的人往往是俭朴的,因为他们懂得创业的艰辛。约翰尼?鲁卡斯是一位净资产数百万美元的富翁,一次电视主持人问他:“您购买一套衣服最多花过多少钱?”谁都没有猜出——399美元,包括给自己、妻子和三个儿子。这还是为了他结婚25年婚宴才这样“奢侈”的。比萨饼大王托马斯发财后,不租用豪华办公室,一直在他那厨房后面的小屋里办公,理由是“没必要”。怪不得那个青年凭着饭桌上的俭朴,凭着“饭后带走吃剩下的两个包子”就能与外商签下几百万的合同。那富有的外商正是被中国青年的节俭美德所吸引啊!
俭朴重要,勤奋与之相比,可能更重要。如果说成功的人往往是俭朴的,那么我更肯定地说:“成功的人一定是勤奋的。”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正如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才能和成功也不会从天而降。“不下十年死功夫,焉能办成一事情?”谭嗣同的这句话已被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所验证。无论是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发明炸药的诺贝尔,还是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哪一个不是刻苦勤奋之人?所以我们的信条是:伟大的成绩与不懈的努力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本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单有母不能生子。成功之父为谁?勤奋是成功之父。”愿我们一同牢记!
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
一个父亲临终前将一幅写有“勤俭”二字的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按这两个字去做。哪知兄弟俩闹分家,竟将匾一锯两半,各分一字。一个“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碗”,一个“只俭不勤,坐吃山空饿死人”。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想在学习、工作、事业上取得成功,勤奋和节俭,一个都不能少。让我们以那句已经成为箴言的老话来共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解析:要想在一篇短文中同时议论到勤奋和节俭,往往容易顾此失彼。这位同学较好地处理了二者的关系,将两个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先以一首老歌引出话题,赋予“勤俭”以“勤奋、节俭”的新的内涵。接着谈成功之人尚俭朴,更离不开勤奋。递进的层次表明了作者议论的侧重点。最后以一个故事作结,显得很新颖。这篇文章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议论比较仓促,不够深入。如果在举例之后进一步深入分析,文章会更有说服力。
小时候常听妈妈唱这样一首歌:“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歌词其实更多是赞美珍惜一寸布、一张纸、一枚螺丝钉的节俭精神。今天看到一则材料: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打工仔竟然成为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仔细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勤奋”、“节俭”乃是他获胜的法宝,于是我对“勤”“俭”有了新的领悟。
成功的人往往是俭朴的,因为他们懂得创业的艰辛。约翰尼?鲁卡斯是一位净资产数百万美元的富翁,一次电视主持人问他:“您购买一套衣服最多花过多少钱?”谁都没有猜出——399美元,包括给自己、妻子和三个儿子。这还是为了他结婚25年婚宴才这样“奢侈”的。比萨饼大王托马斯发财后,不租用豪华办公室,一直在他那厨房后面的小屋里办公,理由是“没必要”。怪不得那个青年凭着饭桌上的俭朴,凭着“饭后带走吃剩下的两个包子”就能与外商签下几百万的合同。那富有的外商正是被中国青年的节俭美德所吸引啊!
俭朴重要,勤奋与之相比,可能更重要。如果说成功的人往往是俭朴的,那么我更肯定地说:“成功的人一定是勤奋的。”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正如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样,才能和成功也不会从天而降。“不下十年死功夫,焉能办成一事情?”谭嗣同的这句话已被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所验证。无论是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发明炸药的诺贝尔,还是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哪一个不是刻苦勤奋之人?所以我们的信条是:伟大的成绩与不懈的努力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本来失败是成功之母,单有母不能生子。成功之父为谁?勤奋是成功之父。”愿我们一同牢记!
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
一个父亲临终前将一幅写有“勤俭”二字的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按这两个字去做。哪知兄弟俩闹分家,竟将匾一锯两半,各分一字。一个“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碗”,一个“只俭不勤,坐吃山空饿死人”。古老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想在学习、工作、事业上取得成功,勤奋和节俭,一个都不能少。让我们以那句已经成为箴言的老话来共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在我们家,奶奶算是最老的人。今年,爸爸不放心奶奶一个人住,就让奶奶搬到我们家来住了。爸爸口口声声说,奶奶有个传家宝。
来到我们家,奶奶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抠门”。夏天,天气还不算热的时候,我直叫热,喝凉开水,吃冰棒,也无济于事。我准备开空调,奶奶却说:“就我们两个人,开空调多浪费呀!”说着给我的来一把扇子,真令我哭笑不得。吃饭时,我把最不爱吃的葱、姜都挑出来,奶奶又说:“这么好的东西扔掉了多可惜呀,快吃了。”我吃得都快要吐了,恶心死了暗地里我给奶奶取了个外号“抠门大师”。
第二天,学校要捐款,捐给那些受灾的孩子们。走在放学的路上,我还在想白天老师要捐款的事,怎么办呢奶奶一定不会给我钱的,爸爸、妈妈又不在家,可是不捐又完不成作业。回到家里,我先试探一下奶奶,看奶奶会不会答应,当我说出要捐款的事时,奶奶立刻就答应了,还说:“那些孩子多可怜哪,你比起他们真是幸福。”说罢。拿给我五十元,我很吃惊地接过了钱,心想:“原来奶奶平时省吃俭用,为的就是帮助别人,我明白了爸爸所说的“传家宝”。
现在,你知道我家的“传家宝”是什么了吧,那就是俭朴、勤劳、乐于助人!虽然奶奶已经搬回去住了,但是她的勤俭、朴素却永远铭记在我心。
一个民族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繁荣昌盛;一个家庭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和邻居和睦相处;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祖国接班人。
妈妈从小就教育我:诚信是一种美德,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但只有诚信的良好品德不能失去。妈妈的一席话就像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个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欺骗他人。
记得读四年级时,有一次语文考试。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时,我一看,发现自己只考了87.5。我再仔细一看,发现大多是错在填空题上,我想:一定是因为上课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当老师说要让父母签名时,我的心里突然出现两个小精灵,它们正在喋喋不休地争吵着要不要拿回家给妈妈看。一个说:“不能拿回家,如果妈妈要是知道我这么差的分数,肯定会把我大骂一顿的;另一个却说:“必须带回家,否则明天老师检查签名时该怎么办?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在我的脑袋瓜里不停地蹦来蹦去。我突然想到《汽车维修店》的故事,故事里面的店主因为诚信而获得一位常客。
下午,我看妈妈心情一般,就什么也不说。尽管现在妈妈没有问我试卷的事,但是,我的心里仍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吃晚饭时,我吃得特别快,想早点儿离开餐桌,生怕妈妈突然问我试卷的事。尽管我希望妈妈不要提试卷的事,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问我““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我说:“不怎么好。我……我只考了80几分。随后,妈妈说她要看试卷,我只好把试卷拿出来。 我一边把试卷给妈妈,一边嘴里说:你愿意拿回家给妈妈看,说明你很诚实,是个好孩子,妈妈当然不会骂你了。”
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我懂得了做人要有诚信,传统的中华美德要弘扬起来,良好的家风习惯要传承下去!
“哎呀!谁动了我的匾?”爷爷的声音突然如闷雷响起,惊动了全家。
只见爷爷那个老花镜下面的那双眼睛瞪得溜溜圆,那双粗糙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扶正那块挂在我家店面墙上的紫檀色牌匾,只见他又轻轻地抚摸着那几个金色大字:“信得过商家”。
原来,不知道是谁弄歪了爷爷的那块宝贝牌匾,怪不得他一脸怒气。“我以为丢了金子呢,一惊一乍的。”奶奶嗔怪着。“这可是咱镇店之宝,比金子还贵呢!”爷爷老脸一黑,胡子差点翘起来,这时在一旁的爸爸赶紧出来帮腔“祖传宝贝,比钻石还贵呢!”。
就一块有三四十年历史的旧牌匾,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可是爷爷把这块牌子当作“镇店之宝”。嘻!爷爷就是这样一个倔老头,我暗暗笑他的迂。
提起这块牌匾,还真的有点来历哟。爷爷曾经可是远近有名的加工金银师傅,镂空和贴金技术更是他老人家的独门绝活,靠着祖传的好手艺,十里八村的都找他加工金银首饰,有父母要给女儿备嫁妆的金戒指耳环、手镯链子,有年轻小伙子特别送给爱人的求婚信物,还有爱美的女士小姐们的首饰……爷爷加工出的金银首饰玲珑精致,样式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诚信是金”是爷爷一直秉持的做工经商之道。客户要是把金银材料放在其他坎店里去加工,隔夜来取回成品,大多数人都会不放心,毕竟金银首饰是贵重东西。而来爷爷店里的客户,要是今天做不完的留着明天来拿也没事,因为大家都信的过他。
爷爷一生教过很多徒弟,在他给学徒传授技艺之前,爷爷都要求每位徒弟亲手制作一块“诚信是金”的牌匾,并将牌匾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告诉自己加工或者做生意一定要诚信,不要昧着良心赚钱。
一茬又一茬的徒弟学成了,他们自己单干,由最初的小小的手工作坊到有数控机床的工厂,家乡如今建成了金银珠宝首饰一条街,四面八方的客人云集,生意红红火火。虽然很多商店都有了自己的品牌,但这块牌匾依然会被挂在最显眼处。后来,爷爷被他们推举为商会副会长,爸爸说那些诚信店家的“信得过”的匾,还是爷爷在颁发呢!
仰头着挂在头顶上的方匾,这块厚实的紫檀木,我仿佛闻到那悠久而又淡淡的芳香,“诚信是金”,四个贴金大字在我眼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回我终于体会到它的分量,它比金子还重,比钻石还贵,让爷爷的这块传家宝,永远在挂在我们心中,代代相传!
六年级:死亡金属
陶行知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节省,他小时候都是妈妈帮他剃的头。开始,妈妈剃头剃得很疼,所以小陶行知一听到要剃头就东躲西藏。有一次,他悄悄溜进理发店,看见剃头师傅在给小孩子剃头,剃得可好了,一个也没有哭。于是,他就要求妈妈带他去剃头师傅那里学剃头。妈妈说:“那要收学费的。咱们家穷,处处要省着要钱。”一向懂事的小
行知为了给家里省钱,就顺从地让妈妈剃头了。
对,那把剃头刀就是陶家的传家宝,这把剃头刀体现着陶家勤俭节约的美德。
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像陶家那么节俭。现在生活富裕了,条件也好了,许多人就把节约扔到了脑后。但我在生活中很节俭,没用的东西我从不买,洗脚水用来冲马桶,淘米水就浇浇花……有一次,天气晴朗。妈妈看是个洗晒的好天气,就去洗衣服了。我看到了,就过去帮忙。妈妈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洗完后正想把最后一遍水放入下水道,我急忙拦住,说:“这些水存起来还可以拖地呢。”“真是我的好孩子啊。”妈妈开心地夸我。
是啊,我们应该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一个像陶行知爷爷一样的人。
传家宝的故事
陈李扬
从前,有一个张铁匠,手艺很好,一家人靠他的手艺日子过得很不错。可惜的是张铁匠的儿子18岁了,因他母亲娇生惯养,养成了游手好闲恶习,什么本领也没有。
张铁匠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心想,等我们老了后,他靠什么谋生?靠什么养家糊口?张铁匠决定调教一下儿子,就想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说:“孩子,你爷爷传给我一个百宝箱,你如果能在十天之内赚一块钱交给我,我就把这个它传给你。”儿子一听,心想:十天赚一块钱,那不是太容易的事吗?儿子就爽快地答应了。
十天才赚一元易如反掌,所以儿子并不急于去赚钱,又把心思放在吃喝玩乐上。玩到第四天,才想起父亲要他赚钱的事,就对妈妈说,我今天来去打工赚钱。因为他什么本领都没有,又怕苦怕累,结果这天什么事也没有找到做。第二天,他仍然去找工做,结果和前一天一样。他有点着急了。
第六天了,儿子又要出门去找工做,***妈偷偷塞给他一块钱,说:“孩子,到了晚边你把这一块钱交给你爸,就别去找事做了。”儿子接过钱就溜到外边玩去了,到了晚边回来,把一块钱交给父亲,张铁匠接过钱说,这钱不是你赚的,说完就把钱扔到火炉里烧了。儿子看了一眼什么也没有说,转身出去了。
第七天,儿子又要出门,***妈又塞给他一块钱,说:“孩子,到了晚边你把这一块钱交给你爸。”儿子接过钱就又溜到外边玩去了。到了晚边回来,儿子把一块钱交给铁父亲,铁匠接过钱,又扔到火炉里烧了。
张铁匠的妻子已意识到了拿钱给儿子是错的,第八天,儿子又要出门,妈妈对他说:“孩子,你还是自己去打工赚钱吧。”儿子点点头。
儿子后来到一个建筑工地搬砖,一块钱一天,扣除伙食费,一天还可得三毛钱。搬砖是个累活,三天累下来,几乎让他脱了一层皮,人晒黑了,也累瘦了。三天干下来得了九毛钱,还差一毛钱,老板看他做事不偷懒,就奖励了他一毛钱,这样他得了一块钱。他高兴得不得了,赶紧拿着一块钱去给他的老爸。铁匠接过钱,就又要往火炉里扔,他赶紧抱住铁匠的大腿,说:“爸爸,不能扔啊,那是我三天的汗水钱啊!”张铁匠扶起儿子说:“现在你知道珍惜钱了,因为这钱是你辛勤劳动所得。”
这时,铁匠把传家宝交给儿子,儿子打开后,哪里有什么金银珠宝,只不过是一箱子的打铁工具。铁匠说:“孩子,你只要把老爸这门手艺掌握了,还怕过不上幸福生活吗?”
我听了这个故事后明白了,热爱劳动,学会本领,那是人的幸福之本啊。
(点评:这是小作者用记叙文的写法,采写的一篇较成功的故事,说明了热爱劳动,学会本领的道理,故事带有积极向上的意义。)
作者:陈李扬
地址:福建省建宁实验小学五年级(2)班
指导老师:宁江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