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包包子的作文
今天,奶奶要蒸包子。爸爸来帮忙擀皮,奶奶包馅。我想:擀面皮和包馅有什么难的?包包子一定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我自告奋勇告诉奶奶,让我包包子。
面和馅准备好了,我拿了个擀面杖和爸爸学擀皮,只见爸爸把切好的面团按了按,拿起一个面团,一手滚动着擀面杖,一手旋着面团,不一会儿,一张圆圆的面皮擀成了。我看了,也跟着做,可是手里的擀面杖就是不听使唤,不是左手慢就是右手不过圈来,擀出来的面皮向世界地图,不方不圆,还一边厚一边薄。爸爸说:“万事开头难,多试几次就好了”。我听了抖擞精神继续擀皮,在爸爸的耐心指导性,我又试了几次,终于成功了,手快了,擀出来的皮也圆了,奶奶一个劲的夸我擀的好。
学会了擀皮,就该学包馅了。奶奶先左手托着面皮,右手用勺子把馅放进去,然后两只手托住面皮,两个大拇指把馅轻轻的按在里面,然后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一边捏包子边,一边慢慢的旋,一个小包子就做成了。我按照奶奶教的顺序小心的做,生怕哪一处做不好,最终,在我的努力下,第一个包子做好了,但是,怎么看都不像个包子,头上的撮高出一大截,像一个翘着小辫子,把爸爸和奶奶笑得不行,奶奶把上面的“辫子”掐了下来,这下总算是像个包子了。
晚上,妈妈拿起我做的包子尝了一口,“嗯,挺好吃,不错!”。我听了心里那个甜啊,哈哈,看来我包的包子还不错嘛!劳动不仅有艰辛,更有乐趣。
小朋友们父们吃过包子吗?你们会包包子吗?你们喜欢吃包子吗?今天下午我回家,爷爷说我们晚上吃包子。
写完作业后,爷爷说我要去包包子,我说爷爷我也要包包子。于是,我和爷爷一起包包子,爷爷告诉我,昨天晚上他把白面和好,今天面发了,可以包包子了。爷爷先把面拿出来,搓成条,揪成断,我和爷爷擀面,我们把面擀成圆形,妈妈殷馅包在面里一捏,一个包子就包成了。
我今天包包子很快乐!
黑龙江省勃利县逸夫小学一年级:杨佳睿
美味可口的包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大家都吃过。可是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吗?下面我就说一说我第一次包包子的经历。
寒假的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包子,咱俩中午包包子吧!”妈妈点点头说:“行,我现在就去和面。”“我想和你一起包包子。”我说。妈妈又点点头说:“也行,省得你看电视累眼睛。”妈妈先把干面粉和成一个大面团,然后切肉馅,又切了一些蔬菜和葱,放到肉馅里,最后放入各种调料,把肉馅搅拌均匀就行了。接着妈妈把面团揉成一个蛇形长条,再用刀切成一个个小剂子。看着妈妈忙这忙那,我早就跃跃欲试了。妈妈看出我的心情,笑着说:“我教你擀皮子吧。”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小剂子就想擀。妈妈拦住我说:“别着急!你先给小剂子沾点干面粉,再用左手拿着右手擀。”妈妈一边说着一边把着手教我。“我会了!我会了!不用你教我了。”说完,我就拿起一个小剂子擀了起来,可是擀出来的面皮是三角形的。我不服气地说:“我再擀一个,一定能是圆形的。”结果擀出来一个长方形的面皮。我沮丧地看着妈妈说:“我怎么擀不出圆形的面皮呀!”妈妈说:“因为你是第一次擀皮,还没掌握技巧,多试几次就会了。”妈妈把着我的手又擀了几个包子皮,然后说:“你再试一试,”我点点头,小心地擀了一个包子皮,给妈妈看。妈妈说:“还行,就用这个皮,我教你包包子吧。”妈妈让我把面皮放在左手心里,然后把肉馅放到面皮中间,再把面皮边缘一个褶一个褶地捏到一起。这样包子就包好了。接着,我又包了几个,有的像个面团,有的褶捏的不够均匀,都没有妈妈包的好看。妈妈说:“没关系,不管什么样子,蒸出来都一样好吃,”妈妈把包好的包子放到蒸锅里蒸熟。虽然包子的样子很丑,但是吃着自己亲手包的包子还是格外的香。
第一次是希望的种子,第一次是成长的累积,第一次是迈向成功的铺路石。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经历无数个第一次,而每个第一次都是让人难忘的。
今天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正在和面,并闻到一股我最喜欢的茴香菜的味道。我赶忙扔下书包,钻进厨房,高兴地问妈妈:“今咱们吃包子吧!”妈妈笑着点点头。“那我也包。”我赶紧把手洗干净凑到妈妈跟前说。“行,那你就试试吧。”妈妈说。我学着妈妈的样,迫不及待地拿起在面皮,学着妈妈的样子,舀了一勺肉馅,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都会包饺子了,这个肯定也不难。我用左手的大拇指压住馅,其他手指托住面皮,右手捏住面皮的边缘,一下下地捏褶。捏着捏着,忽然感觉左手心粘糊糊的,我一看“哎呀”不得了了,馅都冒出来了。我忙用手把馅推进去,好不容易才包好。可是包子的样子有些怪异,怎么看都不如妈妈包得好看。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我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又看了看妈妈包的包子,不免有些灰心,这时妈妈在一旁鼓励我说:“第一次包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再试试,一定能包好。”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拿起一个皮,这一次,我先认真地看妈妈怎么包,只见她把皮放在左手心里,放好馅,用右手在面皮的边上捏出一个褶,接着沿着面皮边的边抻面皮边转边捏褶,眼看着面皮的一圈子出现十几处小褶,最后一拧,一个像菊花一样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完成。我照着样子小心翼翼地包起来,一边捏褶,一边转,等到剩一点皮时,把所有的褶捏在一起,我的第二个包子总算完成了。我又连续包了几个,妈妈夸奖我说:“有进步,一个包的比一个好。”看着自己包的包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又学会了新本领。
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四年级:商乃月 指导教师:王思雅
包包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人吃到美味可口的包子,还可以增强动手能力。但是,包包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胡乱一包就包成的,它不但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四年级的时候,我还不会包包子。那是个星期天的晚上,妈妈宣布我们全家的主食是包子,她微笑着对我说:“博宇,你现在长大了,也学学包包子吧”。我正求之不得呢,赶忙点了点头,爽快地答应了。明亮的灯光下,我们全家开始忙活了。妈妈先上厨房,拿出了肉、韭菜、炒好的鸡蛋和葱、姜等,切成了碎碎的菜丁,又把各种菜和调料搅拌在一起,调成了韭菜肉和韭菜鸡蛋两种馅。之后,又把一盆面揉成了软软的面团,把需要包包子的东西搬到桌子上来,就要开始包了。
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使劲看着妈妈是怎么包的。只见妈妈先擀出一个茶杯口一样大的面皮,把面皮放在左手的手心里,再用筷子夹了一些馅放在面皮上面,然后用右手捏合面皮的边沿,一边捏着一边转着圈,眼看着面皮的一圈出现了十几个小朵,接着一拧,一个像菊花一样的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完成了。看完了妈妈的包法之后,我照着样子,先把皮擀好,再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包着包着,突然,一个角上的馅挣破了面皮露出了头来,我马上用一小块面包上,可是没想到另一边的馅也挣脱了逃出来,还沾了我一手,当时我一着急真的不想干了。
看到我有些灰心,妈妈鼓励我说:“第一次没包好没关系,搞清楚了失败的原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看看妈妈包好的包子,又看看自己手里的包子,暗暗地想:“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经过调查,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我刚才擀的皮太薄了。于是,我又重新擀了一个厚厚的面皮开始包,但没想到的是我包成的看起来像一个“面球”。我有些不好意思,妈妈继续鼓励我:“好!这一次进步不小,还要再细心一些,注意看我叠花边的手法,下次肯定成功!”我查出来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放的馅太少,二是叠花边的手法不对。我没有灰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细心地一步一步地跟着妈妈做,终于包出了一个和妈妈的一样好看的包子,我高兴地跳起来,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通过学包包子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耐心的学、细心的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今天是3月8日,星期六,也是妈妈和全国劳动妇女的节日――“三八”妇女节。
上午,妈妈仍像往常一样送我到少年宫去学习。学习回来,妈妈问我:“李斌,你想不想吃包子?”我说:“想!”妈妈说:“你先赶快写两张大字,妈妈先做准备工作,一会儿咱们一块包包子。”我高兴的说:“好啊!”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昨天下午放学时,汪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3月8日这天,每个同学都要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写好后让妈妈读读,并让妈妈写上自己的感受。”哇!原来妈妈是在帮助我完成作业哩!
我赶快写完两张大字,妈妈把包包子的面和馅也准备好了。我就和妈妈一起包包子。这时,只见妈妈在案板上撒上一些面粉,把软软的包子面放在上面,揉了几下,一团包子面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圆球。妈妈把它切成两半,一半放回面盆,一半放在案板上。妈妈用手不停的来回搓动,案板上的面团很快就变成了一条又软又长的面棒。妈妈把这条面棒又切成十多个差不多大小的小面团,再把每个小面团压扁。只见妈妈一手捏着小面团,一手拿着擀面杖,擀面杖和面团在妈妈的手里不停的动,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圆圆的包子皮。在妈妈的指导下,我一边帮着妈妈压面团,一边学着妈妈的样子擀包子皮。
擀好了包子皮,我们就开始包包子。只见妈妈把一张包子皮放在手心里,挖两勺包子馅放在包子皮上,又是两只手不停的动,一个圆圆的包子就包好了。我在一旁认真地看着,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不知为什么,这包子皮和包子馅,一到了我的手里就是不听话,包子馅好像不愿意被包起来,愣是急着往外冲,弄得我手上、脸上、衣服上都是包子馅,我包的包子也成了一个菜馍馍。这时,妈妈告诉我:“刚开始包,你把包子馅少放一点;两只手要注意配合,一边动,一边慢慢封口。”按照妈妈教的办法,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一个包子包了起来。但和妈妈包的包子一比,我包的不但小,而且样子也很不好看。妈妈鼓励我:“不要灰心,再来一个!”就这样,在妈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包了一个又一个。慢慢的,我包的包子也好看多了。
包子蒸熟了。我急忙跑过去一看,我包的包子,个个扁扁的,穿着花衣服,裂着大嘴巴,嘻嘻的朝我笑着。原来我的包子馅放得少,包子就扁了;韭菜馅染在包子皮上,包子就像穿上了花衣服;包子口没有封紧,遇到热蒸气,包子就开口笑了。
我包的包子,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吃起来却很香。这不但是我的劳动成果,也是我在“三八”妇女节这天,奉献给妈妈的“礼物”!
2003年3月8日
每逢这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包包子,我们家也不列外。
一清早大家就把包子馅做好了,有:芝麻糖的,米饭的,菜的和我最喜欢的肉的,我们家是去外面包的,吃完饭,我们把馅子带着去那店里包,去的时候还有好多人,于是我们就自己亲自包,爷爷在不停地擀面,我在不停地按,时不时抓一点面粉洒一洒,爸爸和哥哥在一旁啧啧赞叹,第一笼包的是肉的,我看着奶奶把包子馅放在包子上用手一圈一圈的包,我也就想尝试一下,可怎么捏也捏不出来,最后只能包成一个饺子,“面没有啦!”我大声喊道,那位老师傅过来把那块再大缸里的布掀开,我一看,原来是面团,老师傅用刀一划一块像大肥肉一样的面就出来了,用手点一点肥嘟嘟的,可舒服了,用熟练的手法将面拽成一个一个小的面,我将他们一个一个按成饼,给爷爷擀。很快,肉馅的就出笼了,特烫,但还是不能冷漠了我的嘴我拿了一个烫死了,一嘴咬下去,汁特别多想汤包一样我特别爱吃,我拿了几个给那些辛苦了一天的叔叔阿姨吃,他们也说好吃,我非常开心,包子全蒸好了,已是四点半了,我们把包子拾拾收进袋子里,付钱准备走了。
回到家里我打开袋子一闻香喷喷的大包子在引诱着我让我吃一个,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拿了一个肉包子大口大口的吃,真香!
六年级:你是傻b
寒假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写作业,忽然闻到一股香味,香味是从厨房传来的。我赶忙跑进厨房去看个究竟。
雾气笼罩着整个厨房飘呀飘,使我不得不摸着走。原来是妈妈在蒸包子呢!我突然来了兴趣,对妈妈说: “妈妈,我也来包一个包子吧!”?妈妈说:“好啊!我来教你吧!”?妈妈告诉我先擀皮:左手使劲,右手转圈,而且得擀的大大的。我拿起一块面就擀起来了,开始老是擀不圆,好像擀面杖不听我的指挥一样,面团不是粘在案板上就是粘在擀面杖上真是急人,等擀出来一看,怎么是长方形的呢?妈妈说是我用劲太大了,于是我拿起第二块面团轻轻的擀起来,擀一下转一下,这一次就好多了,虽然不像妈妈擀得那么圆,但比第一次的进步多了,至少是圆的,妈妈说这就是熟能生巧。
接下来就是包馅了,首先左手手指弯曲拖住皮,再往里面放一点馅。第一次妈妈让我把馅放的少一点,害怕挤出来了。然后用右手捏一点边顺着边一点一点的捏起大约一厘米的褶,一边捏一边转,等剩下一点皮的时候把所有的褶捏到一起,把口封严就好了。虽然我做的包子扁扁的,褶也没有太明显,我很失望。妈妈也鼓励我说:“挺好的,你第一次包已经包包的很好了。”我只做了两个,因为馅不够了。妈妈又用剩下的面做了几个花卷,就开始蒸包子了。20分钟后我的第一个包子出笼了,“原来还挺好看的!”妈妈说,“不错!”我兴奋的说:“真的呢!”我又说:“让我来尝一下吧!”于是我拿起海棠受的包子咬了一口,哇!太好吃了!
我吃到我自己包的包子心里兴极了,为我终于学会包包子了,妈妈也替我高兴呢!我终于感觉到了劳动的乐趣。
嵊州市剡山小学三(3)班 潘婧津
星期五我放学特别早,妈妈就教我包包子,我高兴极了,因为我早就想尝试一下了。
妈妈拿出和好的面,开始揉面,揉好的面胖乎乎的,看上去真像一块雪白的橡皮泥,摸上去软软的,感觉特别舒服。
妈妈擀好包子皮,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左手托着皮,右手拿勺往皮里盛满馅儿后使劲捏。哎呦,真糟糕,由于我用力过猛,包子被我捏得露馅儿了。妈妈一面安慰我别急,一面帮我想补救措施……到别处割一小块包子皮贴在露馅儿处。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的第一件“作品”终于完成了。可它排在妈妈包的包子中间格外显眼,像个挺着肚子的将军,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等到包子快包完时,我包的包子越来越好了,妈妈连声夸我进步大。
没过多久,蒸在蒸笼里的包子就飘出了一阵阵的香味,我馋得直流口水。包子终于出蒸笼了,呀,真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一连吃了六个呢!
指导老师:章华琴
傍晚放学后,妈妈就催着我写作业,我看到妈妈和奶奶在包包子,我就说:“妈妈,我今晚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日记,不如我先学着包包子吧,包完以后我再写。”妈妈同意了。
我先用洗手液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起来,可是我包的总不如妈妈包的好看,我很着急,妈妈说以后慢慢的就会包的好看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好多,我感觉我们包好的包子就像翩翩起舞的孔雀,又像要展翅飞翔的小鸟,真是可爱极了。妈妈将包好的包子放到锅里做熟以后,我开始品尝,真好吃啊!特别是吃着自己亲手包的包子,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今天,妈妈对我们说:‘’下午来吃包子吧!‘’我们齐声说好。接着妈妈就把馅拿了出来,我和妈妈一起去买了包子皮,回到家后我们就开始包起了又香又好吃的包子。 开始了我想包包子有什么难的,不过就是把馅包在皮里面而已,太简单了,这难不倒我。呵呵 !我笑了起来。 我一开始把馅包在皮里面再把皮的几个角包起来,包好后竟成了‘’四不像‘’,爸爸笑得前仰后翻,我禁不住低下了头,妈妈对我说:包包子不是随便怎样就可以包成的,要认真一点。我点了点头,说:知道了。我又拿了一块包子皮开始包,这次我包的非常认真,包好后,妈妈对我包的包子直称赞,我心里美滋滋的。包好所有的包子后,妈妈把包子拿去煮,等煮好后,就可以吃到自己亲手做的包子了,真开心啊!过了十几分钟后,妈妈就把包子端出来了,包子真好吃,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包子。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我终于学会了包包子。包包子真好玩。
记得刚放暑假不久,妈妈说包包子吃,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我最喜欢吃包子了。
上午8点钟,妈妈用一个盆装了一些面粉,用“老面”和水把面揉好,说只等下午面发好了就包包子。
到了下午,妈妈端出面盆。我一看,这面比原来的涨了好多。妈妈说:“这是‘发酵’。”妈妈开始包子了。我说:“妈妈,我也来包!”妈妈说:“好,学吧!”我去洗了洗手,学着妈妈的样,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面团,把面团搓得圆圆的,然后放在桌子上用力一压,就往起一拿,可只拿上来一半,还有一半粘在桌上了。这是怎么回事?我迷惑不解地望着妈妈。妈妈见我这幅傻样儿,笑得直不起腰来。她说:“傻孩子,桌上要撒些面粉垫底。”说完,帮我弄掉在桌上的面团。我并没有泄气,重新搓圆一个面团,在桌上撒些面粉,将它压扁,然后夹了些馅,放进面皮里。我用左手的大拇指压住馅,其它手指托住面皮,右手捏住面皮的边缘,一下一下的捏花。捏着捏着,忽然感觉左手心粘乎乎的,我一看“哎呀!”不得了了,馅都冒出来了。我急了,慌手忙脚的“抢救”这个即将诞生的“小生命”。我拿起一块小面团,捏成薄薄的面皮贴在破处,这才放下心来。我看妈妈包的包子,又看看自己的杰作,不免有些泄气。妈妈看出我的心思,微笑着说:“不要泄气,凡事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
听了妈妈的话,我鼓起勇气,开始包第二个,觉得这个包得不错。在妈妈的表扬中,我越包越快,一个比一个包得好,都赶上妈妈的水平了。
嘿,想不到这包包子也不那么简单。
记得在我四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莲塘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在那儿,我学会了包包子。
在食堂里,老师先给我们示范如何包包子。只见老师把面皮平方在手心上,舀了一勺肉馅,把肉馅放进面皮以后,就将面皮合上。看着老师那熟练的动作,我们羡慕不已。老师示范完以后,便让我们自己做了。我拿起面皮,学着老师的样子舀了一勺肉馅,把肉馅放到面皮上。再把面皮往中间合,可发现不管从哪一个方向捏都会挤出一些馅。于是我左边捏一下皮,右边捏一下皮。好不容易才把包子包住了,但是一放到盘子上,皮又裂开了。那裂开的嘴口子好像在嘲笑我不会包,我看了也觉得不好看。包了几个外表怪异的包子以后,老师来走看我们包子包得怎么样了。老师看见了我包的那几个包,笑了笑“小朋友,是这样的”老师边教我怎样做包子,边鼓励我边说“先把皮放好在手心,然后按一定的皮的大小来舀肉馅,再把皮合上。你做的很棒哟,继续加油吧!”老师走到另一边去了,她教我的时候我好像听见有人在偷笑。向四周一看,有好几个人对我指指点点,还不时笑一下。我心想:这回再不包不好,面子可保不全喽!于是我开始认真地做起来了,我这回包得还不错,自我评分:90分!
到了中午,我们又来到了食堂。见食堂的阿姨把我们做的的包子都蒸熟了放在了桌上。有的包得像饺子,有的包得像汤圆,还有的包得有模有样……
虽然没有吃上自己做的包子,但我觉得这次包包子很好玩。
记得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妈妈包的包子,我瞧着妈妈那双灵巧的手,在包子皮上捏捏捏,便做出了一个精致的包子,我羡慕极了,一直很想学,但由于我内向的个性,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今天中午,妈妈不知道该给我们做什么好,于是给我们包包子吃。我正在尽兴的玩着电脑,突然妈妈叫我过来帮帮她,我满口答应。走到妈妈身旁,见她双手不停地移动,不一会儿便做好了一个饺子。我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目光,妈妈发现了,神秘兮兮地问我:“想不想学啊?”我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想!”妈妈先教我放多少肉馅,然后告诉我包子皮怎么黏上,怎么包起来,大概过了几分钟的样子,我就已经五分掌握了……
这时,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饺子皮,按照妈妈的方法,包了起来,可是不知为什么,我放了太多的肉馅,难道我那么爱吃肉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使劲的包起来,可是没到一分钟,一大滩肉露了出来,额,无语……就这样慢慢的包,渐渐地,我有了不少感觉,渐渐地,我包的饺子到了标准模样。忽然,妈妈说“停”,我正在享受着包包子的乐趣,突然间停下来,还有些依依不舍呢!
妈妈拿着一大筐包子去蒸,不到一会儿,包子好了。妈妈端着一筐包子上桌,我立马夹一个品尝起来,发现是自己包的,却异常好吃,爸爸妈妈也吃了个我做的包子,都赞不绝口,哈哈,难道我包的包子当真这么好吃吗?
今天能够和妈妈一起动手包包子,真的感觉是件很幸福的事儿。
五年级:王芝莘
今天我学会了包包子,以前我是不会包包子的,可是现在就不一样了,下面我就让你看看我是如何学会包包子的。
我是向我奶奶学的包包子的。奶奶说首先要把面粉掺水和匀,然后揉搓直至像发酵的长面包。把包子馅事先切好放一边,等我把像长面包的面粉切一节一节的,然后把一节搓好的面粉放在手里用擀面杖推平,在吧馅放进去,然后再把面皮四圈包严就好了。
这就是我学会包包子的经验
今天,我和爷爷包包子。爷爷先把面揉出来然后放上发酵粉,再放在大盆里盖上“被子”。可从早上到中午,面一点都没长,又从中午到下午,面团终于变大了,却长了个“稀巴烂”——到哪里都粘,碰到什么粘什么,弄得我们手上、桌上、盆里全是面。爷爷把手上搓上干面,再把盆里的烂面块块一点一点扒拉下来,又在面里加了许多干面才把面团揉起来。爷爷把面团分成两份,分成一半,一人一半来揉。
我们把面搓成长条,再剁成小块,又一个一个轻轻地压成小饼。这时,爷爷把事先和好的馅儿端了出来,我们就开始包了。我先把馅儿放进面皮里,两手一窝,再捏住四边,顺时针转着一揪一揪地。因为害怕包子馅儿漏出来,所以只放了一点点馅儿,结果包子包得很好看,但是却很小。爷爷嫌我包得馅儿少,又把这些包子压扁了重包,这可是史上第一个皮里有馅儿的包子哦!
我们就这样忙活着,从下午一直忙到傍晚,包子终于快包完了,我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奶奶赶紧在锅里放上水,把包子放进笼屉蒸。大约15分钟,热腾腾的包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冲过去,抓起一个包子就往嘴里塞。咦?咋没吃到馅儿呢?再咬一口,还是没有吃到馅儿!原来这就是我包的厚皮包子呀!
重庆九龙坡区陈家坪小学五年级:杨辰烯
在我的脑海里,记着许许多多的事,有高兴的、难过的、开心的、奇怪的、成功的……这些事像海滩上五彩缤纷的贝壳一样。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件成功的事。
春节就要到了,奶奶开始忙碌起春节的主食----包子。和好面、配好肉馅后,一个个漂亮、饱满的包子从奶奶手中旋扭着脱颖而出。奶奶让我也学着包包子,我想:在包饺子这方面我一向是所向披靡、无师自通,包包子怎么会难倒我呢?
我拿起一块面皮,舀上满满一勺肉馅,学着奶奶用打旋的方式“密封”包子。但是由于肉馅放得太多,旋儿没打好,肉馅全漏出来了。我不甘心,又重新包第二个包子。吸取上次的教训,我只放了一点肉馅。好像是老天存心和我过不去,因为肉馅放的太少,旋儿根本捏不起来。我的信心受到了强大的打击,怎么饺子这么容易包,而包子却这么难呢?
我有重新拿起一块面皮,学着奶奶那样舀一勺肉馅。一步一步打旋。没想到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旋儿打着打着不是歪了,就是对不上边。奶奶一遍一遍为我示范。在一遍又一遍的观察下我终于看明白了:用食指和大拇指驱动包子慢慢旋转,中指和无拇指扭出一个个旋迹。抓住了诀窍,我的技术步步高升,包的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出色。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做,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也要用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六年级:蒋玉娟
人生有许多第一次,今天我尝试着包包子的经历算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第一次,它会在我记忆的大门上留下一道鲜明的痕迹。
今天的晚饭是包子,看到妈妈忙碌的背影,我非常想为妈妈分担一点什么,于是,便走进厨房,决定帮妈妈包包子。
妈妈已经把馅儿剁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切面团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先把面团搓成长长的圆柱体,再切成一块块短圆柱体。这个步骤很简单,用刀隔几厘米切一下,不一会儿,面就切好了,原来包包子这么简单呀!我有些沾沾自喜了。
没想到,随之而来的擀面皮工序可不是什么容易事了。妈妈说,面皮儿要擀得又圆又薄,面皮儿的中间要厚,边缘要薄,包出的包子才外形美观,味道可口。起初,无论我怎么小心,擀出的皮儿都是参差不齐,就像一块块破抹布,不是边缘碎了,就是中间有洞,最气人的是怎么看也不像是圆形。妈妈耐心地多次给我示范,直到我领悟擀面皮的要领。后来,我按照妈妈的指点,左手拿面团,让面皮逆时针动,右手拿擀面杖,均匀地来回滚动擀皮,最终擀出的面皮才又圆又薄又匀。
然后,我把馅儿放到面皮上,用手小心地将面皮边缘合拢聚集,捏成一张张胖嘟嘟的小嘴巴形状,就这样,一个个圆滚滚尖尖嘴的小笼包子出世了。看到它们笑眯眯的样子,感觉自己就像是著名的雕塑大师,一下完成了很多作品,颇有成就感。
包子蒸熟了,今天的包子格外好吃,我一口气吃了八个,那是因为包子里面多了一样佐料——我的汗水。
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晴
傍晚放学后,妈妈就催着我写作业,我看到妈妈和奶奶在包包子,我就说:“妈妈,我今晚的作业就是写一篇日记,不如我先学着包包子吧,包完以后我再写。”妈妈同意了。
我先用洗手液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就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包起来,可是我包的总不如妈妈包的好看,我很着急,妈妈说以后慢慢的就会包的好看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好多,我感觉我们包好的包子就像翩翩起舞的孔雀,又像要展翅飞翔的小鸟,真是可爱极了。妈妈将包好的包子放到锅里做熟以后,我开始品尝,真好吃啊!特别是吃着自己亲手包的包子,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包包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人吃到美味可口的包子,还可以增强动手能力。但是,包包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胡乱一包就包成的,它不但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四年级的时候,我还不会包包子。那是个星期天的晚上,妈妈宣布我们全家的主食是包子,她微笑着对我说:“岚儿,你现在长大了,也学学包包子吧”。我正求之不得呢,赶忙点了点头,爽快地答应了。明亮的灯光下,我们全家开始忙活了。妈妈先上厨房,拿出了肉、韭菜、炒好的鸡蛋和葱、姜等,切成了碎碎的菜丁,又把各种菜和调料搅拌在一起,调成了韭菜肉和韭菜鸡蛋两种馅。之后,又把一盆面揉成了软软的面团,把需要包包子的东西搬到桌子上来,就要开始包了。
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使劲看着妈妈是怎么包的。只见妈妈先擀出一个茶杯口一样大的面皮,把面皮放在左手的手心里,再用筷子夹了一些馅放在面皮上面,然后用右手捏合面皮的边沿,一边捏着一边转着圈,眼看着面皮的一圈出现了十几个小朵,接着一拧,一个像菊花一样的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完成了。看完了妈妈的包法之后,我照着样子,先把皮擀好,再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包着包着,突然,一个角上的馅挣破了面皮露出了头来,我马上用一小块面包上,可是没想到另一边的馅也挣脱了逃出来,还沾了我一手,当时我一着急真的不想干了。
看到我有些灰心,妈妈鼓励我说:“第一次没包好没关系,搞清楚了失败的原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看看妈妈包好的包子,又看看自己手里的包子,暗暗地想:“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经过调查,找出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我刚才擀的皮太薄了。于是,我又重新擀了一个厚厚的面皮开始包,但没想到的是我包成的看起来像一个“面球”。我有些不好意思,妈妈继续鼓励我:“好!这一次进步不小,还要再细心一些,注意看我叠花边的手法,下次肯定成功!”我查出来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放的馅太少,二是叠花边的手法不对。我没有灰心,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急躁,细心地一步一步地跟着妈妈做,终于包出了一个和妈妈的一样好看的包子,我高兴地跳起来,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通过学包包子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耐心的学、细心的做,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作者:开封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五·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