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坐在生活的前排,行走在人生的前列。
——题记
上课铃响,催促着同学们回到座位。大家坐定,掏出课本,盯着一条条学习内容:说明文诗歌鉴赏、几何不等式、化学方程式、中共十九大……学习生活日复一日,枯燥乏味;老师用心良苦,变着法子传授;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炎炎夏日也温润如春;同学们并无恶意的互相取乐,似乎为呆板的学习增添色彩;中考倒计时的标牌冰冷冷的挂在教室最显眼处,沉寂在书上的万年死灰的知识像精灵一般舞动着,填满我的青春。
我一头扎进书山题海,看着这些并不喜欢的文字,脑海中飞速旋转,努力让自己了然于心。
听着老师抽丝剥茧般地详细分析,教室的同学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我不甘心居于人后,我努力挤进班级前列,我潜心贯注,兀兀穷年,只为一个理想的分数,一个理想的排名。
有时候常常反思自己如此的意义,向往着那些放浪形骸的学生,可以在篮球场上自由驰骋,可以在电脑游戏中沉迷自我,可以轧轧马路看看电影。我自学习之始,就按部就班地识记、演算、刷题,在学习中似乎失去了自我。
一抬眼,路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亮了,我坐在教室窗边,眼睛不觉瞟到窗外。不远处是校外的马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无不昭示着一天工作学习的结束,而我们——初三学子还在挤出时间奋战,为中考再拼尽最后一份力。
路灯掩映下,行人停住了匆忙的脚步,驻足在黑白斑马线前,同时感受到眼前疾驰而过的私家车带起一阵阵热风。红绿灯下,引导员苦口婆心地劝导着那些争分夺秒的“迷途者”,一站就是一整天。引导员虽然平凡,他们的工作也极其普通,但是却始终如一、一丝不苟、认真执行。
我看得出神,也深受感动。连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都能保持自己激进的工作态度,我们有什么理由松懈呢?又有什么理由怀疑自己的行为?
我的心神重新回到书上,心态似乎好了许多。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我见识了知识的丰富;在一句一读的诵读中,我领略到语言的深情;在一演一算中,我感受到数理的缜密。我突然明白:当自己的内心坐在生活的前排,态度自然就积极向上。
生活推着我们共进,希望助推着我们一路向前。坐在生活的前排,选择了激进的人生。
下一篇:父亲的模样
万教授的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比如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
生活如同千帆竞发的大海,激流勇进,不进则退。生活的起点,往往钟情于那些凡事都有积极态度的人,人的一生是漫长而曲折的,有暗礁,有险滩。生活需要我们赋有智慧与激情,充满力量地战斗。生活的号角,在一片激浪翻...
有一位猛士,女神赐予了他一把宝剑。虽然有了天赐的宝剑,但他并不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那是把短剑。拥有长剑的人在一米开外就能将敌人封喉,拥有短剑的他必须上前一步才能攻击到对方。当猛士踏上战场后,奇迹却发生...
倾尽自己所能,坐在生活的前排。人各有志,给自己的定位有多高,心中便有一份动力驱使自己为之努力。《后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同样,前排的位置毕竟是有限的,不会人人都坐在“前排”,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