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夜晚的校园似乎总是喧嚣的。月明星寥,清照大地。细碎的微风轻柔拂过,带来了些许香樟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夹杂着每到这个点食堂夜宵特有的、让大多数人垂涎三尺的香味,以及教室里、楼道间、操场上学生们打闹嬉笑的声音。如此温暖,让人驻足。
这样的干净而凉爽的天气让我分外想念那个夜晚。
我与你坐在旅馆的梨树下聊天。你笑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半玩笑半认真地说:“人生数十载不过弹指一挥间,我们赤手空拳地来到这个世上又赤手空拳地离去。有人活得轰轰烈烈,有人活得碌碌无为,成功的人很多,失败的人不计其数,可是到最后,又有多少人敢说这一生,抑或是这半生,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过的。我们或多或少地都被人强迫。”
“这个世界如此喧嚣,我们手中所余下的初衷早已不多了。‘满船清梦压星河’,心中有梦,并为之努力,自然人生不会留下遗憾。”
彼时的月光一泻千里,青石板小路上折射出我们俩的影子,清茶浅斟,远处的波涛声极浅极浅,却清晰可闻。这样的阒静无声的好时光,晃似梦中。
你似在思索着什么。沉默半晌,又问道:“那你会为了这梦想不顾一切地前进吗?即使前方再多荆棘、再多泥泞,你会吗?”
我沉默。
你会吗?我反问自己。即使这路上没有鲜花、欢笑与掌声,甚至有讥笑、谩骂与责备;即使这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多灾多难、布满荆棘,你会继续前进吗?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你会吗?
我正思索着,倏然间余光瞥见一旁落了满地的梨花。脑海中顿时一片清明。
这梨花,不,这世间万物,不正是这问题最好的诠释吗?它们被迫移栽、被迫剥夺了与自然共处的机会,却依旧不顾一切地向上生长,生长。它们看似柔弱,实际上韧性十足。它们尽自己所能吸收阳光、雨露、养分,尽自己所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长出最丰硕的果实。它们之中,都有圆满的结局吗?不,不是的。事实上大部分的它们都被人们所践踏、所诟病,没有很多人欣赏它们,发现它们的独到之处。可它们依旧“孤芳自赏”,依旧“我行我素”,依旧不顾一切地行走在路上。
想到这里,我抬起头,对上你的目光,坚定而执着:“我会。”
是的,我会。我会竭尽所能去实现我的梦想。即使未来多风雨、多苦难,又何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了我心中的那片海,那片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未知之物的浩瀚大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九年级八班曲政挫折可以一次次击倒我,却击不倒我对心中那片海的渴望。——题记梦想,是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口中常谈的话题。每人对它的想法都是不同的,但无论怎样,梦想的那片海都承载着我们对...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一句话。在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追求梦想,即使在途中遇到坎坷与磨难,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心中的那片海。记得...
从小到大,古今中外,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有大有小,有苦有乐,但是为了梦想的终点——-心中那片蔚蓝的大海。每个人都会全力以赴,哪怕前面是艰难险阻,哪怕历经千辛万苦,为了心中那片海,也永不放...
海,无边无际的海,看似平静,波澜不惊,其实暗流涌动;我的心,看似狭小,其实也藏着一个蔚蓝的世界。——题记起初,那只是一片湖物理,可能是大多数中学生最痛恨的科目,有的甚至谈“理”色变,记得刚升初二的我对...
那一片海,那一个梦想……六年级时,班里开始流行小说,有古典,有现代,包括网络小说,无论哪一种,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遐想。久而久之,有的同学开始自己改编、创造故事,也正是在那时,“当个小说家”这个...
曾有一个小孩常伏在窗口凝望,山的那一边是什么呢?妈妈告诉他:山的那一边,是海!于是,有一天,小孩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登上了那座山顶,然而,山的那一边,还是山!他回家后向妈妈哭诉,妈妈坚定地告诉他:孩子,...
1911年,中国积弱到一种不可收拾的地步:军阀混战,朝廷仍苟延残喘,同盟会与国民党还是难以合作。中华民国,不过虚名。说来说去,最关键的,还是这一点——缺钱。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发觉这个我所生活的国家不公...
我生长在一片荒山坡上,我出生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环合的群山、周围的同伴以及山坡下的那条铁轨。——我是一株树。我好奇地观看这一切,“山那边是什么呢?”我不禁发问。“也许,是临海一片山。”在我身旁的同伴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