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现在与过去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而拉大。为描述这个距离,我把现在与公元1900年前分为两个时代。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距地球最近亦有36万千米之遥的、皎皎动人的明月,历来为古人所抒——李白此言“攀月”之词,不过狂发之语,恐怕便是想象奇丽的他也未想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在月球成功着陆,阿姆斯特朗在千年距离之外、36万千米之外的月表留下了永不褪色的第一个脚印。
这是地月之距,也许太遥远,那么看:左宗棠从湖南到京城赶考,道光十七年十二月初出发,道光十八年二月到京城——1487公里,三个月——再看现在,你乘轿车去,大约17个小时;乘高铁去,4个小时;乘飞机去,2个小时——这样的对比,似乎足矣说明时代的距离:2000多小时。
但看官若细心些便能发现:这只是科技的进步而已——思想呢?社会公德呢?实话说,不一定。
孔子在教化时发表了对于所谓“大道之行”的过去的大同社会的评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它先秦名哲亦有相似的论调;甚至欧洲也有从古以来分为“黄金”“白银”诸如此类时代的说法——总结来看,不外乎说以前之好,现在之不如。当然从此虽不至于导出“时移而人心愈远,遂相狭隙”的消极说法,但也能看出社会风气未曾如何变好;但众所周知,孔子鼓吹的尧舜时代与他所处的时代从科技、生活方面可远有不如。所以科技进步不能代表“人”的进步。
同理,如今的人类相比那时:飞船登月,飞机上天,网络连接……与其亦不可并论,人与人的直观距离在地球缩小到了极接近0的地步。而思想与道德呢?据说:中国每年人口失踪800万以上;2015年各级法院共审刑事案件102。3万件,判处罪犯118。4万人;相林起来南京大屠杀罹难者的30万实在不值一提!这样的中国在世界范围甚至称得上安定。这样的社会,你能说人性进步吗?这且不得:青少年与父母,邻里亲戚,同窗好友的关系如今为热议——人的距离在减小,心的距离在拉大!
如此,我们大可以将进代的进步归结为两种距离的减短:时间与空间,自己与他人。而时代退步的标志亦是如此;手与锄头,人与监狱。愿诸位看官共记:让人性(心灵)的距离能与时代的进步匹配(而非退步)!
下一篇: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张小娴他,似乎离我很遥远,不可接近,但又是那么的可亲可敬,他的心离我们很近。我一直都很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距离是什么?路程的长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我不清楚——或许都是吧。从一处到另一处,是路程的长短;两人分隔于异地,是人与人的之间的距离。那么,心的距离呢?又是什么造成的,是分离?...
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生来死去都孤独而行,但美好的是,我们天生都具有一种能力,一种寻找相似的灵魂并且尝试缩短一切距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距离,都会化作这两个灵魂中...
“女儿,要不明天一起去逛街吧。”我一愣,早上才跟妈妈闹了矛盾,现在竟然主动问我要不要逛街,这是在不像她平时的作风,但我还是答:“好……好啊。”第二天我们如约搭着地铁,去目的地。那天是周日,人不是特别多...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
世界上最好的文章每个人的观念不同,欣赏角度不同,根本不可能评出什么是最好。或者说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论最好的,要看你的喜好了。我个人比较喜欢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
她是天上的绛珠草,为还泪而落入凡尘,她是朦胧的,空幻的,是最远的距离。初入贾府,便不知其颜色,不知其装饰、脂粉,恍若影子。她独往京城,父母皆亡;她天资聪颖,自恃才高,故而孤傲。她不比宝姐姐“会做人”,...
从我这,到你那,多少距离?泰戈尔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人生漫漫,匆匆路过,能遇到几个可以有着最远距离的人,好像站在他的面前,只是霎时心跳多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