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七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今年的七月,连续的高温一天天地刷新着高温记录。高挂在天空的太阳像被孙悟空打翻了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烤得空气都滚烫滚烫的。这样炎热的天气,热得让人连一点食欲都没有,都已经过了中午了,我一点想吃中饭的欲望都没有。妈妈已经问了我三遍了,我都说:“太热了,不想吃!”于是今天中午就没有烧饭。
由于爸爸下午要出去干活,妈妈给爸爸下了一碗馄饨,爸爸吃好就出去了。到了下午一点多,我开始觉得有些饿了,妈妈说:“那给你也下一碗馄饨吧。”馄饨煮好了,这时奶奶从楼上走下来。我问奶奶有没有吃过中饭,奶奶说还没。妈妈准备给奶奶也下一碗馄饨,可是打开冰箱一看,“哎呀,馄饨没有了!就只剩下这一碗馄饨了。”在妈妈眼神的示意下,我端起那碗馄饨给奶奶先吃。奶奶知道我也没吃中饭,就说:“小孩子饿不得,囡囡先吃。”我违心地说:“天气太热了,没有食欲,我不想吃。”奶奶坚持要把馄饨让给我吃,馄饨在我和奶奶之间推来推去,妈妈说:“你们再让来让去,馄饨都快糊掉了。”“妈妈你也没吃中饭吧?”我问着妈妈,同时脑子里灵光一闪,对妈妈和奶奶说,“要不我们三个人分着吃吧,反正已经快两点了,每人吃几个垫一下饥,等一下我们可以早一点做晚饭吃。”妈妈和奶奶都说好。
于是我们祖孙三代围坐在一起,高兴地分享着这碗馄饨。看着奶奶和妈妈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心里突然流过一阵清凉,空气中的燥热渐渐消散。这和谐的氛围让我想起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从小就聪明好学,懂得礼节。孔融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盘梨,父亲让他们七兄弟自己挑,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他的父亲问他为什么,孔融巧言妙答:“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梨;弟弟比我小,应该让着他。”孔融这一“让”,“让”出了家庭的和谐,兄弟的和睦,“让”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互相谦让着分吃馄饨当然不是因孔融让梨的故事,也没去想这个故事才这样做,只是觉得本应该这样,眼前的情景让我感觉有些一脉相承的东西存在,它很重要。
爸爸曾经跟我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功利化了,金钱正不断地侵蚀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很多传统的东西正被人们淡化、遗忘,甚至丢弃。虽然我不太明白爸爸这话的意思,但却让我明白到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正是这些美德影响着一代代人,给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民族的团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碗馄饨说明不了什么,也没有让我们仨填饱肚子,但它让我更理解了爸爸说的话,让我更明白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对家庭的重要性。谦让在家庭成员之间传递,只会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由“孔融让梨”一脉相承而来的“让”字诠释了中华民族谦恭礼让的美德精髓,是每一代中国人都不能丢弃的传承。
下一篇:星光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身向外跑去。⑵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到肚子饿了。可是,她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⑶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
亲情,一个永恒的话题。——题记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时,而跟妈妈吵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她走啊走,看到前面有一个面摊,香喷喷的气息浸入她的鼻子,热腾腾的混沌映入...
常熟市谢桥中心小学五(3)班 陶颖秋这一天,回家作业比较多,我到了8点左右才做完。此时,我晚饭还没吃,肚子便闹起了“空城计”。但眼看着家人都睡觉了,只好自己找东西吃。当我掀开锅盖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
天空染上了夕阳的色泽,稻田里的蝉鸣渐渐荡的无声了。空气里,涌着寂静。面前这座石屋里曾住着一位老人,平和慈祥却充满力量,她是我的奶奶。奶奶住在乡下,石屋里没什么物件。除去一张长炕,就是一口大锅——一口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