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中秋快来了,慢慢变得滚圆的月儿使我回想起去年和外祖父一起度过的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一个团圆的节日,身在异乡的外祖父,虽然有我们的陪伴,却没有消去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眷恋之情。
那个夜晚,中秋静静地走来了,带领着她的孩子--云层中的月影来了,凄凉而又美好的月色下,爷爷的指尖中溜出了一阵阵幽幽的笛声,飘扬到小桥、流水、人家…。这身在“天涯”的衰老侧影,这念家乡的心思是多么令人忧伤啊,一旁的竹叶、花瓣也感动了,落下了一颗颗泪珠。
悠扬的笛声,把我的思绪带到了月宫中,不再如往年一样圆满。外祖父家前的万寿菊绽开了吧,阵阵的清香,杂着明月的思情,花影斜着投到潺潺长的秋水里,流淌到了美丽的老家院前那十里飘香的桂花香中。我似乎已经闻到了阵阵的清香已扑入我的鼻腔,那里的月光又是怎样的呢?
人影朦胧,父母的心也被笛声吸引了,完全忘记了赏月。啊,这声音如此美妙!心,颤动着,一个老者离开故土,来到这里,心中的感情是我们无法体会清楚。我似乎读懂了“落叶归根”这四个字…。
后来,外祖父又被接了回去。
明月几时有?能让我再与外祖父过一个中秋节,能让天下相亲相爱人们不再触碰到离愁?
下一篇:校园生活之王娜娜真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天边最后一缕红霞熄灭后,地球便投入了夜的怀抱。抬头仰望那浩瀚的星海,点点繁星像被揉碎的翠,洒落在黑色大幕上闪烁着迷人的光亮,天空送来一条薄薄的丝带,点点星光穿透薄云的遮挡...
听人们说,今年的月亮要比往年的月亮更大、更圆、更亮。于是在中秋的晚上,我们邀上三俩好友,一行七人驱车来到蠡湖公园。公园里游人如织,原来人们不约而同都来观赏明月了。我们走到供游人休息的桌椅旁,拿出了早已...
当晚,月静风清,一轮皎洁的如玉盘的明月悬挂在夜空。微风吹拂着河岸边的柳条,一根根柳条儿惬意的摇摆着轻柔的身子,像是在感受月光的皎洁,河岸边有一张石圆桌、四个石凳。河里水波荡漾,像是在开月光舞会,荡过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月亮,是美的象征,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更是寄托了人们的祈愿与祝福的美好情怀。小时候的记忆中,月亮是神秘的。每当听到大人们讲起嫦娥奔月的故事,讲...
南山富水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把答案都写在了这个中秋的每一个角落里呢!放眼望去,满天灰色的云,低低地挂在空中,远处的山岚浸没在一片幽暗的云雾中,就像一个疲倦的老人耷拉着眼皮儿,沟壑纵横的脸...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提到中秋节,大家一定会想起苏东坡写的,又被编成歌词的“明月几时有”吧!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有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习俗吧!中秋第一,“吃”——月饼。月饼,...
自古以来,明月就成了外出游子的思乡信物,幽幽明月透出丝丝月光,柔柔地照耀着,向人间散发着迷人而忧伤的银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苍天。中秋赏月,情趣油生。抬头望月,清丽脱俗颜如玉;品尝月饼,幽幽淡香醉满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脑海里,依旧回荡着这首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间外人未还。曾经这里无尽繁华,如今,却萧瑟得只剩枝头残存的落花,皎洁的月照耀着这里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