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家的味道总是最好吃的,也是最温馨的。
记得端午节时节,家中必会吃粽子,百吃不腻的各种口味。这些功劳都要归功于外婆!看着外婆转,拿,转……一系列娴熟动作之后,一个小头笠似的粽子便立在了桌上。
“外婆,外婆,我也要包粽子!“
“好……”外婆一边笑着应声,一边递给我两张浸过水绿闪闪的粽叶。
第一次包粽子的我接过叶子一脸茫然看着外婆,外婆一边说一边迅速地完成了第一步,给粽叶扭出一个上大下小的漏斗造型,但是我却笨手笨脚地怎么转都不对。
折腾了好半天,在外婆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总算是我给扭出来了一个奇形怪状的小漏斗。接着,我开始装米了。看着外婆熟练的将米倒入漏斗底部,然后夹了一块肉铺在中间,再继续装米粒直到铺满,期间滴米未漏,这不就是小菜一碟嘛!我照着外婆的步骤,左手握好漏斗,右手拿起勺子舀起一勺米喂给漏斗,只听“哗啦啦”米粒们一窝蜂地往下掉,一部分掉进了漏斗里,一部分也掉到了漏斗外,看来这也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看好嘞!米都掉出来了,不着急地你慢慢地倒”,外婆笑着说,我好尴尬地赶忙停下来,捡起洒了一地的米,抖了抖漏斗,清了清粘在手上的米粒,我挑了一块最大的肉放进漏斗里,外婆放下自己手里的粽子,过来帮我扶着手,跟我一起接着装米直至盛满。看着外婆满鬓的白发,我由衷感慨地说:“外婆,谢谢你哦!”
总算,到了最后一步:系绳子,这对我这种跟绳子有仇的人而言简直是难上加难。
我将多出来的粽叶按照外婆的方法,折过来盖住漏斗的顶部,然后握紧,右手拿着绳子先在漏斗的中间部位绕几圈,打一个结,固定好后再从底部到顶部,绕圈,这会绳子根本就不听我的使唤,东倒西歪的绕来绕去,就是不按照我的路线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把绳子绕完了,在顶部打了一个死结后我的粽子算是包完了。看看我的,再看看外婆的,我的粽子简直是“丑“到惨不忍睹,外婆看着我撅着的小嘴,会意地说:“好看难看都不重要的,只要煮出来不会散架,它就是好粽子!”
盼啊等啊,粽子们终于能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首先找出我的那个小“丑“棕,用筷子翻来覆去的检查了一遍,“外婆,外婆,它没被煮破,它是个好粽子呢。外婆,有你,真好!”,我开心的大叫着。那天的晚饭当然就是吃粽子了,一家人围坐着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整个饭桌上飘着无以伦比的粽叶香,其乐融融!
那天的粽子特别特别好吃,也让我每每想起那味道就直流口水,这就是家的味道,这味道比任何地方的菜肴都好吃百倍。
下一篇: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如果有人问我,家的味道是什么?那我一定会告诉他:家的味道,可能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也可能是妈妈的一句问候,一句简简单单的安慰;又或许是家门前那条陪你一起走过童年时光的清澈见底的小溪。尽管这些是那么的...
曾几何时,大年三十的晚上,门廊里的灯笼再未被点亮;破败小屋中的点点灯光逐渐洗漱;屋中那一个佝偻的老人渐行渐远。“家”的概念随着小屋的破败变得渺远,一切温暖热闹的景象历历在目,却再也不可触及。还记得生命...
在去年夏季,我随学校合唱团去往欧洲参加国际交流比赛。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异国他乡,我十分想家。想念家人,想念朋友、更想念家的味道。“同学们,今天晚上咱们吃中国菜!”老师边说边把我们带进来了一家中国餐厅。...
我就爱吃鱼,特别喜欢吃带鱼,因为带鱼的刺少,肉质比较细腻,口感也超好,为啥口感好呢?因为我家有“独特秘方”红烧而成的拔丝糖醋带鱼,只要餐桌上有这道菜,那酸甜香浓的滋味定会令人胃口大开,忍不住想多添一碗...
今天,爸爸炒了一盘豆腐。起初,爸爸把豆腐切成一块块的,再把香油倒入锅中,只听见“啪啪”的响声,油花跳起了舞。然后,再把豆腐放入锅中。不久,香喷喷的豆腐就出锅了。爸爸把豆腐端到桌子上,叫我尝一尝。我拿着...
家的味道是什么?也许是桌上香喷喷的年夜饭。家的味道是什么?也许是冬天刚到家时的一碗热汤。家的味道是什么?对于我来说,那就是一个个滑溜喷香的肉丸子。一笼肉丸子端上了桌,热腾腾、香喷喷的气息一个劲儿往鼻子...
每个人都需要家,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家是身心的居所,能抚慰我们不安的心灵。但家也像一个“五味瓶”,饱含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家的味道是苦的。大多数的家不可能一直和和睦睦,家庭成员之间闹别扭也是...
我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从小,我就是吃妈妈亲手做的菜长大的。她在我心目中就是五星大厨,没有她不会做的菜。“五星大厨”的招牌菜有很多:酸菜黑鱼、麻辣水煮鱼、小鸡炖蘑菇、爆炒香鸭、油闷大虾、可乐鸡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