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以前,我认为,长大只不过是体检表上身高和体重那一栏的数字变大,或是开一个生日派对,吃一块生日蛋糕罢了。直到有一天,我才发觉我真的“长大”了。
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深蓝色的天空犹如一块巨大的幕布,上面挂着一轮弯弯的明月和几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家里安静极了,就连那调皮的“捣蛋鬼”弟弟,此刻也只是在安静地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突然,门开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回来了,她面色苍白,显得有些疲惫。她向我们笑了笑,在我们面前坐下来,神情有些严肃,说:“今天我去医院检查了,”她又指了指自己的胸部下方,“这里长了一块肿瘤。”什么?肿瘤?我似乎听到了一个霹雳。一时间,我的心忐忑不安,我怕母亲会得些什么严重的病,我怕她在我十几岁时便这样离开我……我不敢去想,害怕那些可怕的事情降临在我的身上。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也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我每天加倍努力地学习,下课也不再与同学嘻笑打闹,而是安安静静地读书,或是写作业。回到家后,我又和弟弟两人一起将杂乱无章的家里收拾干净,再帮弟弟辅导下功课,在那段时间里,我变得忧郁了许多,不像小孩子那般顽皮了。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告诉我,她动了一个手术,体内的肿瘤已经摘除了,并且是良性肿瘤,身体已经无恙了。她虽温柔地望着我,眼中却充满了疲惫,好像比以前苍老了许多。而我心中的那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那一刻,我长大了。我已不是襁褓中的小婴儿了,也不是父母臂弯下无知懵懂的小孩了。我们只有懂得在考验中磨练自己,才会长大。
下一篇:那一刻我长大了
六年级那会儿,我坐了一次地铁。当我下地铁的那一刻,我感受到:我长大了。那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很害怕。因为我平常坐地铁都是10分钟的路程,一个小时的,我从没尝试过。当我走进车厢时,手脚开始冰凉,不知怎么,看似普通的车厢在我眼里变得恐怖之极。玩手机的大人,走来走去的管理员,在我看来,一切都像鬼魂一样在我身边游走。我赶紧走到一个角落里蹲着,眼睛时时刻刻的盯着墙上的路程牌,生怕坐过站。过了几个站,车厢里上来了一位我认为很可疑的男子。我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反正,我觉得他每时每刻都在看着我。我开始觉得那个角落不安全,便走到了车厢门边,这样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第一时间就能跑了。可悲的是,原本已经冰凉的手碰上冰凉的扶手杆,变得没有知觉了。我试着用余光悄悄地瞟那名男子。他没有玩手机,只是靠着扶手杆,看着车厢门,更像,是在看我的背包。“也许是他的手机没电了呢!万一他真的在看我怎么办?好吧,心理作用,心理作用!”我一遍一遍地安慰自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但是不管用,我的脑子里开始浮现各种各样儿童被拐卖的新闻。我奋力不去想那种事,但是不管用。越来越多的新闻开始充斥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刻,我感觉我的脑子要炸了,崩溃了。接着,我慢慢地调整呼吸,闭上眼睛,让所有杂念都离去。然后,我到站了。出了地铁,我的手脚开始恢复知觉。走进商场,似乎什么东西都变得和蔼可亲。店面口招待客人的服务员,陈列在柜台上的布娃娃,在我眼里都是那么的亲切,那么温暖。当手脚不再冰冷,内心不再慌张的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克服了我内心的恐惧,克服了以前不敢克服的困难,我长大了!...
小学六年级,是六年小学生活中最为繁忙的一年,当时的我们既要忙着应付沉重的作业,又要接受升入初中的压力。这时候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各科的分数了。我当然也不例外,成天为考试而担心着。记得六年级第二学期的那次语文考试。考之前,老师强调了无数次这场考试有多重要,所以我们都非常紧张。考试安排在第一、二节课,预备铃一响,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返回教室,开始了这场惊心动魄的考试。刚开始时题目还比较简单,一道题、两道题、三道题……正当我在庆幸考试题目很简单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我仔细地又看了一遍,这道题我在书上见过,可实在想不起答案,一下子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遇到不会的题目,就先空着,把能拿的分数给拿到,把会做的题目先做了。”语文老师平日里最不起眼的一句话,此时却变得十分有道理,我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完成后面的题目。很快,后面的题目完成了,我只好继续去解决这个难缠的“程咬金”。我极力地在所有的记忆中寻找那个重要的答案,甚至已经想到了那个答案在课本的第几页,可我就是想不出它的“名字”。忽然,我的目光扫到了桌肚里的语文书。“对哦,我为什么不打开书抄呢?老师不在,我又坐在最后一排,没人会注意到我。”当我的手慢慢伸向课本时,语文老师的声音再次从我的脑中响起:“比分数更重要的是人的诚信。”我一下子愣住了,脑中在拼命衡量“分数”和“诚信”的价值。最终,交卷的时间到了,我迟迟没有翻开课本。也许在许多人眼中我最后的选择是个错误,但是我不后悔,因为那是我仔细考虑后的结果,也是千万诚信的人所选择的答案。试卷发下来时,我那道题果然错了,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得到了用千万分数都换不来的东西——诚信。那一刻,我长大了。...
父母总说,我们会在某一刻突然感悟到一些东西,然后我们就会成长。我一直懵懵懂懂,终于,在六年级的六一联欢会上我体会到了那一刻所带来的震撼。我是一个性格内向且不敢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与人交谈总会让我感到恐惧。一天午饭时,母亲突然说她给我报了一个诗朗诵的节目,要在六一联欢会上表演。我不以为然,只当她在开玩笑,继续吃我的饭。哪知母亲把这事当真了,从那天起,每天做完作业后,她都会监督我熟读小诗,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语音、语调、甚至肢体语言。我很是反感,但拗不过母亲,最后总算勉强达到了她的要求。转眼六一儿童节就到了。我的节目排到一个不前不后的位置——第七个。我坐在舞台旁候场。唱歌、跳舞、钢琴弹奏,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跟他们一比,我的朗诵逊色多了。我不禁紧张起来,一会站起来走走,一会又把水杯的水一饮而尽。焦虑中,听到了主持人报幕:“第七个节目——诗朗诵,表演者六二班蒋欣怡。”我慢慢地走上舞台,脚像踩在一团棉花上,心砰砰砰地跳着,踉跄了一下差点摔跤!我面红耳赤地站在台上,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目光不知放哪儿才好。我心里发慌,手心冒汗,张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喉头发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概过了半分钟,但我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这时突然看到隔壁班一个女生站了起来,提醒大家安静,之后,观众都定定地看着我。在她眼里我看到了鼓励和支持,好像在说:“别紧张,别怕,你一定可以的!”猛然间心头一热,我回过神来,浑身充满了力量,张开嘴,朗诵起了那首被我读了无数遍,早已烂熟于心的小诗。不知过了多久,台下那雷鸣般的掌声提醒我已经成功完成了表演。这件事后,我的性格开始变得乐观、自信起来,每每遇到我令我紧张不安的事情时,我总会想起那抹热烈的目光。是它,指引我走出困围,勇往直前!成长的过程纵然伴随痛苦,但得到深刻的感悟,挣脱禁锢思维的牢笼,人就会改变,就会成长。这真是应了父母说的那句话啊!...
我们每天都在妈妈的呵护下长大,亲切地叫你起床、每天必有的几句问候、天天给你做好吃的饭……但往往我们却忽略了妈妈的爱。但经历那件事后,那一刻,我长大了。终于体会到妈妈的辛劳。那是六个月前的一个早上。我心血来潮想亲自做一顿早饭——小米汤。刚刚学会,我做饭时还有些慌张。首先,在锅里倒入适量的水,然后把淘好的小米倒进去,煮15分钟后,把一碗没有面疙瘩的面糊倒入锅中,再熬至2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啦。我在心里想着这些步骤,笨手笨脚,忙前忙后的做着。妈妈好像对我不放心,就站在一旁看着。当我正在搅面糊时,妈妈突然大叫起来:“呀!我忘了这是小米,准备喂给鸽子的!”我听到妈妈这一番话,也跟着大惊慌起来,责怪道:“妈妈,你怎么不早说啊!我这汤都快要做好了!”妈妈惭愧地说:“都怪我这记性!要不你别管了,我倒了再重新熬一锅吧。”我有些遗憾,白忙了半天!可是,突然从脑子里冒出来的一个想法,让我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我想:妈妈每天这么辛苦地给我做饭,如果不合我口味,还要重新做。我刚刚那个处境,不就好比妈妈做完饭不合我口味了吗?而且,我连一次饭都没做完,又怎么比得上妈妈给我做的这11年饭呢?因此,那一刻,我长大了。...
如果人生是一辆行驶的巴士,那么成长就是转过弯道驶向康庄大道;如果人生是连绵的山脉,那么成长就是走出谷底迈向山峰;如果人生是一条路,那么成长就是摔倒后重新爬起,继续前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越来越多,我的日程排得满满的:一早赶到学校,学了一天的功课,晚上回家还要做作业、复习和预习功课,一度我认为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而妈妈回家后拿着手机或者电脑,感觉却很轻松,做大人简直好极了!有一次,我问妈妈:“我每天晚上都干这么多活,你却在那里看手机、电脑,妈妈你多幸福呀!”“读书才是最幸福的,现在的我多思念可以读书生涯。”妈妈回答,“要不趁着寒假,你来我单位呆两天吧,体验一下工作的‘幸福’?”我爽快的答应了,心中暗想:“我倒要看看妈妈到底忙些什么?”那天,我待在妈妈单位整整一天,看到了妈妈一天的工作:早上,她去开会——给她的同事们做培训和辅导,答疑解惑,一早上都在会议室里;中午休息时间,办公室里一片黑暗,大部分人都睡觉了,可办公室里却有一道刺眼的亮光,那是妈妈的电脑屏幕,上面堆放着好多个待处理的文件,有好多我看不懂的词语,妈妈的眼睛一直盯着电脑,认真的处理着每个文件。偶尔看到妈妈动动脖子,扭扭肩膀,然后又继续工作了;到了下午,她继续处理事情,汇报工作,回答同事提出的问题,除了上厕所,基本没离开过凳子……看到这样的一天,我不禁有点惊讶,但还是赌气,觉得妈妈至少晚上回家就可以休息了,比我幸福很多倍。果不其然,晚上,妈妈又拿起了手机,我把头伸过去,刚想说点什么,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到了:妈妈还在做她的工作,互联网时代的移动办公。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愧疚,我知道了妈妈的不容易,我诚恳地向妈妈道歉,为我的失言道歉。妈妈没接受了道歉并且鼓励我:“乐乐,今天又长大了。”成长是学着为他人着想,是学着承认错误,是学着感恩,是学着回报……那一刻,我又长大了!...
随着一声巨响,门被我重重地甩上了。我如同那抽干了空气的气球,迅速瘫软了下去,再无力站起,最后的一缕阳光,慢慢消失,我正着那一双空洞的眼睛,耳边传来闹钟的滴答声,有什么东西从眼角溢出,我竟是哭了吗?算了,这种情况我都已经习惯了。我不是商鞅,没有那一三寸不烂之舌,更无舌战群儒的勇气与能力,我把自己关在了,卧室里可锁上卧室门的同时我心里的门也落上了一把大锁。叮铃铃,闹钟响了,我抬起那肿起的眼皮,缺被窗外的阳光刺到了。我小心翼翼的打开卧室门,确认无人后得到镜子前站定镜子中倒映出一个面容憔悴的女孩儿,那一刻,我很庆幸这是周末不会被同学看到。走进厨房,锅里有煎好的鸡蛋和白米粥,那一下刺痛了我的双眼,泪水又不争气的滚落砸在地板上,我将锅盖盖了回去,不过咕咕直叫的肚子穿衣洗脸走出家门。我踢着路上的石子,心中却波涛汹涌,他为什么要给我留饭,这是在关心我吗?切。他关心的只是我的成绩吧,反正我在他眼里只是一个赚分机器罢了。就这样晃着,晃着竟也到了中午饭点。肚子里也传出咕咕的叫声,我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我曾待过的幼儿园。门前已被等待着接孩子的父母堵死了,好像一滴水也无法进入。幼儿园门开了,家长们鱼贯而入,在那一刻,我只能看到家长们的眼底,有着欣喜,担忧,急迫。似乎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很久之后我才明白那是爱。)。一个孩子直奔自己的父母而来。哎哟,那孩子摔倒了。他的父母好似超人般飞快地将它抱起,并轻声细语地安抚他。“喳喳”。在这如此嘈杂的环境下这声鸟鸣,却直直闯进了我耳中。我顺着声音望去,发现了那藏在紫藤花中的鸟窝,两只嘴角嫩黄的小鸟,静伸长了脖子望向天空中显示而归的大鸟。大鸟盘旋而落将食物尽数喂给了窝中小鸟。小鸟吃饱了而大鸟也“笑”了。看到这一切,我心中的一根弦,似乎啪的一声断了,回忆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我的妈妈之前也对我也是如此,可从何时变了呢,好像是我的错,我同她吵架,赌气不听他的话,无论什么事我都处处与他针锋相对,是我将我们越推越远,是我在我们之间亲手挖了一道沟,现在想想他也并不是只看重我的成绩,虽说也会批评我,但之后还会帮我分析题目规,整错题呀。我拍拍身上沾的泥土快步走回家,我要同妈妈说我会努力,管好自己的脾气。不乱发火,去尽力听您的话。阳光将我的影子拉长。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生活,是多么五彩,就像一张丰富的儿童画,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东西都已渐行渐远,但在我记忆最为深处有着一件难以忘却的事。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国庆假期,我回了趟老家楚雄。一天早上六点钟,妈妈把我从被窝里拎了起来,并对我说:“今天我们要回大茶树村办事情,明日回来”。我本能地问了一句:“我去吗?”“不去。”我心中一阵狂喜,“但是,你要把豆豆照看好。”“没问题!”我对老妈行了个军礼,老妈点点头,便出去了。 豆豆是我老弟,两岁半。他醒来后便来到我的卧室,一个“后空翻”跌上我的床,说:“姐姐,起床了,我饿了。”于是我便穿着睡衣从床上下来,给他做早餐……当了一天的“妈妈”后,我发现带小孩不是件易事,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娃娃,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你要时刻跟着他,不然就会出事。做饭时要把他背起来,不是我夸张,我家豆豆太重了!还上厕所、流口水……那天,我在家里当了回主,懂得了妈妈的艰辛,那一刻,我长大了。...
一天,放学回到家,我没像往常一样闻到阵阵香味。到了屋里我看到家里很乱,要知道妈妈平时很爱干净的。阳台上的那一盆杜鹃花不再争奇斗艳,而是低下了头,那可是妈妈最爱的一盆花啊,妈妈每天都对它精心照料。今天是怎么啦?我疑惑不解地走进妈妈的房间,看见妈妈一脸的憔悴,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我急忙问:“妈妈,您没事吧?”妈妈有气无力地回答:“我没事,你赶快写作业去,我马上就去给你做饭。”我嘴上说答应,但心里知道妈妈一定生病了,我只好走出去写作业。写完作业,看见妈妈还是面无血色地躺在那里,于是,我下定决心来照顾妈妈。平时在我生病时,妈妈都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把房子收拾干净,书本放得整整齐齐,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地板也被我拖得闪闪发光,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一小时过去了,我累得满头大汗。我走到厨房,做了一碗面端到妈妈面前。我又喂妈妈吃了面,妈妈欣慰地看着我说:“儿子,你长大了!”我听了,顿时感觉特别自豪与幸福,我看着那阳台上又傲然挺立的花儿,心情愉悦无比。是啊,在那一刻,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