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是王安石写的关于春节的诗,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这首诗不紧让我想起了过年时的情景:鞭炮、红包、走亲访友。虽说现在要提倡保护环境,但我认为鞭炮还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我、表妹跟着姑父一起去买鞭炮,看!有摔炮、擦炮、费天炮还有旋转炮。我一眼就看中了旋转炮。我回家立马拿出了一个被喝光了的王老吉罐子,拿出了一个旋转炮,又拿出了一个打火机。我把旋转炮塞进王老吉罐子的口子上,但我又怕打火机烫到我的手,所以不敢点。这时爷爷笑着说,嘿嘿,没想到你不敢点呀,我来帮你点吧。我点了点头。爷爷点燃了导火索,突然“嗞”的一声,鞭炮准备爆炸,但是几秒过去了,一点声音也没有,于是我壮着胆子往前走了一步。突然这个时候发出了嗡嗡嗡的几声,鞭炮爆炸了,它飞快地旋转起来,火花冒出,将王老吉罐子烧的黑黑的。我、表妹与弟弟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我的胆子渐渐的大了起来,拿起鞭炮点燃后塞进罐子里,罐子中又发出嗡嗡的声音,之后,鞭炮又跳起了芭蕾舞。罐子再一次被蹂躏了,就像一个驼背的老人。表妹想去摸,但是被我阻止了,我说不可以,很烫,怎么说也有100来度吧,会烫到手的,先要用冷水冷却一会儿。
在春节里,我随着爸妈走亲访友,每到一家我都会礼貌地跟他们问好,他们也会非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准备了一大桌的美味佳肴。“过年好!”这是我新年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亲人们都会给我塞红包以表示祝福。天呐,红包太多了!我的口袋太小啦,快要装不下了,下次我要准备个大口袋哟,嘻嘻!妈妈说要把收到的红包存起来给我买学习用品呢?
我喜欢春节,因为春节大家就可以团聚。它让我感到了亲人与故乡的味道。看着那喜庆的对联,红红的灯笼,顿时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我爱春节!我爱我的故乡!
下一篇:除夕大扫除
时间老爷爷“滴答滴答”走过了春夏秋冬,转眼间,迎来了喜庆而隆重的日子——春节。我想大概好多人的春节都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度过的,而我的春节除了做客吃饭,我还选择了家人一起在大自然美丽的风景中度过。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进化吉山赏梅花了。梅花代表的精神是坚韧不屈,因为梅花是在冬天开放的花朵,那天是正月初六,下午妈妈早早的下班回到家,一进门就跟我说:“儿子赶紧穿好外套,我们和小外公全家一起去进化吉山赏梅花去”。没过多久小外公就到我家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进化吉山。一下车就是一股新鲜空气扑面而来,远远望去梅花就像是一幅画一样,暖暖的粉红色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几分暖意,走进一看,梅花千姿百态美丽极了。有些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就像一个个小雨滴,有些只张开一点点的小花朵,就像是一个个还没成熟的小樱桃,还有些全部张开的花朵,仿佛想把自己的美丽全部展现出来给大家观赏。自古以来梅花是人人称赞的对象,我平常都是宅在家里的,所以基本上没什么机会可以看到如此品种繁多的梅花,这次的进化吉山赏梅之行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品种的梅花,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我妹妹更像是脱了线的风筝到处乱“飞”。这里的风景美极了,到处都是大山,在山顶还有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在最中心还有一片小湖泊美极了。里面的水清澈见底,但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湖边有一小块的油污,再往里走就可以看见许多大树和零零落落的几棵梅花了。梅花周围总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说笑、拍照留念。当百花还没有开放的时候,梅花已经毫不吝啬的盛开了。不经让我想起以前学过的一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每逢过年,街上挂满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里人山人海,买年货的,买礼品的,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砰,砰,砰”的鞭炮声。家门口上挂着春联,我就去问奶奶春联的来历,于是奶奶告诉我:“春联也叫“门对”、“春贴”等,它以简洁,精巧,对称的文字抒发美好的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作“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两个神像——神荼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魔辟邪,以求吉利。桃符逐渐变成对联,后来桃木被红纸代替。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鲜红耀眼的对联,喜庆气氛,自然更浓了。”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鞭炮下楼和妹妹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春晚开始,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吃瓜子,一起看春晚。节目上,中国人穿着红色的礼服,但外国人则穿绿色、金黄色衣服,我问妈妈:“为什么外国人不穿红衣服?”“红色在汉文化中,表示喜庆、幸福、吉祥,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有类似联想的意义,而红色则意味流血,危险和暴力。”妈妈说。春节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个节日,并传承下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又到了我们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春节其实要从年三十开始,大年三十就是说这一天。在外的亲人不管再忙,都会在年前的最后一天赶回家和亲人团圆。我们家也不例外,每到年三十,爸爸总会准备一桌丰盛的佳肴,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团聚。那也是我最喜欢的日子,因为那天不仅有丰富的美食,漂亮的衣服,喜庆的大红包,最令我心动的还是那璀璨的烟花。记忆中的春节里,每年爸爸都会买回一大箱子的烟花爆竹。有“穿天猴”,“震山吼”,“满堂红”,“金箍棒”……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我这个摸摸,那个看看,心里那个激动啊。一到天黑,我就迫不及待的拉着爸爸往楼下跑“放烟花去喽!”那时候的烟花是灿烂的。每家每户都会放一些来庆祝新年的到来。从年夜饭结束开始,一直到新年,到处可以听到爆竹声,到处可以看到满地放完烟花的残叶,还有那满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硫磺的味道。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对保护环境意识的提高,在市政府的提倡下,烟花爆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去年开始,我的春节就失去往年的意义。我渴望那璀璨的烟花,和释放它那瞬间灿烂的美丽。但我知道那是一种奢侈,那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以它刹那的荧光和我们高昂的成本,我们必须放弃。今年的春节和去年一样,年味固然缺失,但我却过得特别开心: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春晚;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去了一趟有意义的旅行,还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冬泳……耳边不再有爆竹声,没有了“呜啊,呜啊”的消防警声,更增添了和谐的节日气氛,和浓浓的亲情。不能燃放烟花固然可惜,但我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一代一定会研制出一种没有污染的烟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随着鹅毛大雪的飘落,转眼间就到了我盼望已久的春节了。腊月廿九,我和爸爸妈妈拖着几大箱子年货会到老家过春节,爷爷奶奶见到我回来了,开心得合不拢嘴,满脸的皱纹,像盛开的花朵,闪着幸福的光芒!除夕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开始忙碌着贴春联,春联上面的字可全是我提前千挑万选写在大红纸上的,上联:梅传春信寒冬去,下联:竹报平安好日来,横批:己亥安康。爷爷夸赞我的字大有长进,我不禁喜上眉梢。爷爷让我帮着爸爸妈妈把“福”字倒贴在门中央,告诉我是“福”到了的意思,讨个吉利!而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奶奶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剪的各种造型的窗花,每种造型的意义都不相同,有喜上眉梢、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年年有余、接福纳祥……起初,我觉得剪纸很简单,不就是拿把剪刀,拿张红纸剪几下嘛。可当我不屑地拿起剪刀照着奶奶的样子剪起来,一个个废品不停地从剪刀下落到地上,我意识到我错了,憋得满脸通红,觉得自己不应该对不了解的事情随便下结论。可是又不能打退堂鼓,多亏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过来手把手的教我,二十分钟过去了,一个惨不忍睹的窗花才诞生出来。奶奶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会剪这种传统窗花的人越来越少了,但传统的中国年,需要传统的文化来渲染,希望你能静下心来好好学剪纸,把老祖宗的好东西,学好,用好。”我听了也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奶奶的剪纸手艺学好学精!贴完窗花,吃过晚饭,奶奶带领全家人一边看春晚,一边开始忙碌着准备剁馅、切菜、擀面皮,准备午夜的饺子宴。而我用电脑连接上了2000公里外的外婆家,通过视频,看到外婆家正在做汤圆馅,准备着象征团团圆圆的团圆饭。奶奶和外婆二位亲家在视频中互贺新年,互祝健康,就聊起了家常,都在感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感激共产党、感激政府,给他们带来的幸福生活!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房间内欢声笑语不断,伴随着电视里喜庆的《欢乐中国年》的音乐,更加幸福美好的一年开始了!...
今天晚上,我出去散步,看到许多点都已经开了,这预示着春节快结束了,今年春节我做了许多事,但要说最有趣的,非“贴对联”莫属……首先需要浆糊,自古以来,用浆糊贴对联就是一箱传统。准备好浆糊之后,我就拿出了妈妈买的对联,我拿起刷子,轻轻往上面刷了几下,边刷还边问奶奶该刷多厚,“再多刷些。”奶奶对我说。我一听这话,便匆匆忙忙地厚刷了几下。“太厚了!”奶奶眯着眼睛,一脸担心的模样。哎呀,完了!看来万事不可莽撞。接下来就要真正“贴”春联了,可是在贴之前,我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对联有两幅:一个是“一干二净除旧习”,一个是“五讲四美树新风”,我无法分辨先后。哎,对了!看看横批:“辞旧迎新”。看来是先旧再新啊,那顺序就是: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紧接着,我又遇上了新麻烦:第一幅到底是贴左还是贴右呢?我仔细想了想,书法作品一般都是从右往左写的,那对联应该也这样贴吧。哦,对了!可以上网查查!查了之后,果然,就是总右往左贴的。终于可以贴了!我把要贴的地方擦了擦,就开始贴了。我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拍到墙上。最后我站起身来一看,发现有点歪了,太可惜了!虽然这个对联贴得有些不尽人意,但我还是很开心。“嘭——嘭~!”绚烂的烟花响了起来,我看着自己亲手贴的对联,笑容不禁勾上最角。春联是红的,大年初一年兽肯定不敢来了!春节有了劳动,真幸福!...
春节到了,年也就到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我们把春联贴在门上,穿上新的衣服,红红火火的迎接春节。那么,春节,自然有很多活动吃团圆饭终于到了春节,我捧着好不容易拿到的iPad,一心一意的玩着游戏。突然,听到爸爸叫我:“张欣奕,来吃饭了!”我连忙跑了出来,哇!一桌子的美食!这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了。有红烧鱼,象征这年年有余;有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这两样势必不可缺的。其他也全是我爱吃的菜:水煮河虾、笋干烧肉、蒜蓉扇贝、盐水鸡,酱鸭,红烧大虾。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讨论在上一年中发生的事情,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放烟花在城市里,已经禁止放烟花了。但是,在乡下,人们在过年时仍然能放烟花。像我这样的小朋友两只手各拿一根烟花,一边小心的挥舞着它,一边唱着祝福新年的歌曲。而家长们总在一边拿着打火机,笑眯眯的看着我们,心里也很是开心。在我们烟花熄灭对的时候,为我们再次点上一支。看春晚晚上8点多,我正躺在床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机,我正在收看央视春晚。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一家都会窝在床上,收看春晚,直到结束。凌晨0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礼炮齐鸣,把天空映的亮堂堂的,就像白天一样,我和爸爸来到楼下放鞭炮,祈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平安。我张开双臂,感受着新年的气息这个年我过的有滋有味,开心无比……这就是我七彩的春节,快乐的春节,幸福的春节,充实的春节!这个年转眼间就快过完了,我真不想让着么幸福的时光这么快流逝,真希望下个新年快点到啊!...
“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我们再次迎来了春节和新的一年。我老家有个规定,就是不管我们在多远的地方,都要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所以今年我们也早早地开车回老家了,上了我老家那座山你就知道什么是“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了。在阳光的照射下,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福字、还有的人家挂上了红灯笼,这整条路就像是特意装扮过的,喜庆极了!到了我们家,发现我们家也贴好了春联、福字、也挂上了红灯笼。这时爷爷奶奶从屋里跑了出来迎接我们,此时此刻不仅气氛喜庆,大家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呢!过春节呀,对小孩子来说最刺激,最好玩的就是放鞭炮了。之所以要放鞭炮,是因为古代有一个传说,说鞭炮可以赶走年兽,但我作为一个女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胆量和爸爸,舅舅一起去放鞭炮,所以我只能站在家里的玻璃窗边静静的看着。最先放的是长炮,长炮最大的特点就是长,爸爸从长炮的源头点了一下火,“噼噼啪啪”的响起来了,院子里云雾弥漫,红色的炮纸在天空漫天飞舞,在这响亮的炮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吃年夜饭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年夜饭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一餐,而且菜中必须有鱼有肉,鱼还必须等到第二天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吃好晚饭之后,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环节,那就是发压岁钱,小孩们都希望自己能拿到比别人多的压岁钱能更加保佑自己平安度过这一年,晚上大家还要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除年夜饭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就是拜年,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我们都要走过大街小巷去拜年。遇到不同的人就要说不同的话:老人要祝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遇上叔叔阿姨要祝他们合家幸福,事业有成;遇上孩子要祝他们学习进步。在过年时我们家还要包饺子,做汤圆,做豆腐或者去看戏等活动来感受年,品年味儿。噍,这就是我的春节,我们家乡的春节。最后,我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在阵阵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在整个春节当中,对我来说是绝对快乐的日子。瞧!就比如除夕之夜。下面,我给大家一一道来。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开开心心的吃团圆饭。大人们在一起有说有笑,小孩都忙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用餐完毕后,就要分岁了,所谓的就是分压岁钱了,而且拿到的压岁钱还要压到你本人睡的枕头下,睡觉时压着,做个美梦,迎来大年初一。接着就要放鞭炮了,大人负责放危险一些的烟花,而小孩就玩小鞭炮,玩得不亦乐乎!正月初一,那清早睡来,家中正放着开门炮,而大街小巷都热闹非凡。在如此隆重的这天,我们小孩都穿上了期盼已久的新衣服,然后给长辈们拜年,还可以拿红包哦!还有那一串串的鞭炮,在左邻右舍的手中点燃,那声音真大呀!四处飞溅,那鞭炮仿佛要把每一个温馨的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热闹非凡。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爷爷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他为我们准备的晚餐了!面对这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到处做客,丰富的饭菜,炫丽的灯光包围着我们,大人们喝酒时的祝福包围着我,无比幸福快乐!就这样,快乐的春节就快过去了,每当细细回想起来,总会不禁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