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每次回乡,总会经过那条盘山小路。这路,十几年不变。
路是上世纪末流行的路;泥沙路,时代日新月异。这种路在大城市早已绝迹,但却由于地势险峻,别说泊油路,就连换成水泥路,也可能是数年后的事了。因此每次走过这路时,车便颠的和最老式的拖拉机差不多。你换啥车都无济于事。
这段路每次要走十多分钟,但对于不同时期的我来说,我的感受是不同的。“境由心生”嘛,不同时“心”不同,“意境”也就不同了。
最小时,不知几岁,反正那时父亲抱我十分轻松,一只手就能把我提起来,那时我们没有车,便搭了辆便车。用母亲的话说,一开进小路就像过山车一样,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一下子四胎腾空,年幼的我不像表妹,一点儿都不晕车,还高兴的“哇哇”大叫,可怜了小表妹,脸上不是汗和泪就是哇出的饭。
小时的我没啥意境,“好玩”呗!那时觉得路很短。“飞”几下就到乡下老家了。
八岁时,我的一位太婆病种。山里基本无信号,智能手机“报了废”,没办法,父亲只能自己开车送医院。
时近黄昏,父亲的车飞速的飞驰着,和死神做时间赛跑,我满头大汗,一边照顾着呻吟的太婆,一边让父亲快点,小时候认为很短的路,一下子变得似乎永远到不了头,只见树叶繁密,遮住了阳光,路上十分阴暗,父亲左突右抢,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在这似乎永恒的左右拐中,时间在流逝,终于拐完了弯,车终于行驶在了大道上。我长呼一口气。
两年前,老家突发泥石流。山洪爆发,山上不时落下石块,路一边突扎入泥石流中,接着断了。另一边落满了石块。
灾后回乡上触目惊心的。不是因为路被冲塌了一半,而是路实在太窄了。
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感觉。
下一篇:我与阅读的故事
一个人心境好坏与否,和他的心态有直接的关联,欲望决定着需求,需求决定着贪心,贪心决定着心境,心境来自于心态,心境影响着人际环境,环境跟心境本没有直接的的关系,在于不同的人是用常态的或非常态的心去扑捉去...
陆九渊曾说:“心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心之所向,境之所在。每个人面对着同一个世界,却会得到不同的感悟。每当我们静立窗前,展现在人们心中的却是纷繁各异的景象,此便是境由心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
也许不是每一个生命都“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也许不是每一个生命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但也许,生命可以是“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的恣意与淡泊。不必在意走过的路是否有花香沁人...
“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罗曼罗兰《境由心生》纵观古往今来的无数英雄人物,不论是爱好阳春白雪的豪门宦官,亦或是喜欢下里巴人的底层贫民,不论是书香门第的高...
智慧是一种心镜,境由心生。心基吸智,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心若有慧,则宛若长空旭日终至至灵之境。民国课本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花。我想,在茫茫绿原上看花的...
布朗先生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另一个人也正好来订房间。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这是一间双人房,”服务员说,“如果你们愿意,就同住这间房吧。”一开始,两人都不愿意,但...
眼睛看不见了,心却更明亮了.耳朵听不见了,心却更明察了.我们常常怜悯瞎子和聋子,却不知道自己才是有聋又哑.太多的嗓音和色彩包围着我们,五音令人聋,五色令人盲,以至于我们日益迟钝,看不见心灵后面的花园,...
黎明前的那段时间最黑暗。树丛中,两个人正漫无目的地走着。一个,是高唱“不在红尘中,尘缘看得见”的隐士,另一个,是走过一路坦途,从未遇到荆棘猛兽的商业精英。隐士对待生活总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姿态,自认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