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初冬的一个早晨,我开门看去,嗬,今天的雾真大!外面白茫茫的。大雾淹没了城市,淹没了街道,淹没了晨练的人们,连我家对面的那排柳树也只能模糊地隐现它的轮廓。
吃过早饭。我出去散步。小路边的狗尾草上沾满了毛茸茸的霜雾,雪白雪白的,活像一条条白狗尾巴。平时人们不在意的、细微得无法看见的蛛网八卦阵,由于沾上了霜雾,看去沉甸甸的。走在岷江桥上,只见河面上的雾气还在一团团的像炊烟似的升腾。
一走到公路,雾气越加浓重了。柳树叶上的水珠在滴滴嗒嗒地往下落,有时滴进脖子里,凉飓飓的,不禁打个寒战。路面上光亮亮,湿漉漉的。平日疾驶而过的汽车,今天只能不住地响着喇叭,睁着失神的大眼,喘着粗气,像甲虫一样慢慢爬行。往日闪电似的一掠而过的自行车再也无法快行,骑车人有时不得不下车推行。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太多的雾蒙蔽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我们就像生活在一片雾区之中,身边充斥着“迷”,担心着周围的环境。
这些也许到了社会工作中时,我们会更有体会的。
雾,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不仅给人以一种迷离的感受,而且它在文学创作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份子。
雾,总是与“迷”联系在一起。想想自己身处一片浓雾之中,周围什么也看不见,充斥着一种迷的要素。谁也不知道雾中前方会是什么,等待着的只有迷。
推理小说中也总是喜欢拿雾说事。一个复杂的案件,迷雾重重,只有一步步地推理,才能拨开迷雾,看到案件的本质。似乎一样东西只要和雾结合在一起,就会显得神秘、迷离。
雾,这片上帝编制出来的迷幻之布,带给了人们多少的遐想。也许,“迷”会永远离不开雾,而我们也会学会透过现实看本质。雾,是奇幻的载体,这片由滴水组成的帷幕,会上演一场又一场的“迷”之舞。
瞧,拨开了那片雾,你看到了多少不曾看到的“迷”?
下一篇:穿越
咦,窗外怎么白花花的?我定睛一看,原来是雾!“春雾风,夏雾雨,秋雾阴,冬雾雪。”一句谚语跃入脑海。“冬雾雪!哈哈!要下雪了!”我高声喊道。“啊?真的?!”顿时,大家都被我嚷得兴奋起来,纷纷跑出门外,消...
早上起来,我推开门一看,白茫茫的,远处的山,近处的树,都看不清了,我说:“好大的雾啊!”我一边走,一边观察雾,我发现雾很湿润,落在我身上,马上就变成了很小很小的小水珠,不一会儿,我的身上就变的潮湿了。...
早晨一出门,我就与那洁白的雾撞了个满怀。我好象还没从睡意中清醒,以为自己在梦游,漂浮在云端。我只顾埋头走路,冷不丁一抬头,咦?这是在哪里?我怎么了?淡蓝的天空中,像是被彩笔轻轻涂了些白,又象云端那些调...
秋深了,晨雾大了。看什么东西都是朦朦胧胧的。远处的东西几乎看不见了。早晨起来,玻璃窗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水气,像一层轻纱似地遮住了窗户,用手轻轻地擦一下,凉凉的。因为是深秋所以天亮晚。路边的灯还亮着,路...
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一看旁边的小闹钟才六点;每天早晨,我都把它定在六点十五分起床。我回答妈妈:“小闹钟的铃声还没响呢!”妈妈对我说:“你看窗外就知道了。早点起床,上学的路上要慢慢走。”我朝窗外望去...
它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绕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它又如同一位披着轻纱的少女,穿梭在宁静的树林,冷清的街道,萦绕在睡意朦胧的小镇,它便是雾,清晨是它的乐园,它在人们没察觉的情况下尽情嬉戏。...
早晨,我去上学时,大地灰蒙蒙的,啊,起雾了。浓重的大雾弥漫在天地之间,什么东西都看不清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一辆摩托车,从远处飞快的开来,一眨眼,就立刻消失在大雾中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这云...
我走出家门,外面白茫茫的一片,眼前什么也看不清楚,行人走得很慢,车辆开得也很慢。过了一会,雾渐渐变淡,身边的景物也隐约可见。人们加快了脚步,车子也开得快了起来。前方那是什么?像两只眼睛瞪着,哦!原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