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易先生在“品三国”中把曹操品出了一个“可爱的奸雄”的结论,观点上固然新颖、大胆,很容易引人视听,但逻辑、情理上却实在说不过去。纵观《品三国》一书,在情感上易先生对曹操的投入是很大的,因而在行文中或多或少地加入了个人的主观主义情感因素,也可以理解成这样:为了使自己喜爱的曹操更加令人喜爱,无形中把曹操主观情感化了。其实我倒觉得不如把“可爱的曹操”说成“可爱的易先生”,因为他为了曹操的可爱而强说可爱的观点着实让人觉得“可爱”。
??只所以反对这个观点,倒不是鸡蛋里硬挑骨头,而是读书中一念之间闪现出来的一丝火花。
??我在“易中天的谬误(二)”中曾对“奸雄”一词作了解释,即奸雄指的是“用狡诈手段谋取大权的野心家”,这个词在感****彩上是褒是贬不言自明,所以用“可爱的”一词来修饰“奸雄”二字本身就违反逻辑和常理,如果可以这样用词的话,我岂不可以随便就说出“可爱的强盗”、“可爱的杀人犯”、“可爱的卖国贼”……了。如果是这样,我的脑袋恐怕早被打爆了,即便不爆,也早已被骂人的话语淹死了。回过头来说,现代汉语语法规则是很奇妙的学问,因而其中就语感色彩来说,有“贬义褒用”、“褒义贬用”之说,有人也许会说,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易先生还是对的,但你仔细想一想,是“可爱的”贬用了呢?还是“奸雄”褒用了呢?恐怕都不是。
??另外,还得从曹操本人性格上说,他这个人虽然有聪明、坦率的一面,但其本性中固有的奸诈、狡猾、心胸狭窄的因子仍是其主要特点,回想他一生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除了欺瞒、狡诈、凶恶、狠毒外,还有什么“可爱”在他身上显现出来了呢?杀弥衡、杨修、崔琰,逼死y ù(打不出这个字),一辈子干的就是滥杀无辜的恶事,如果你连这个都觉得不能说明问题的话,你再看看他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大屠徐州之事,你还能说他“可爱”吗?而其他诸如“挟天子以令诸侯”、“晋魏王加九锡”,极尽篡权之能事,难道这也是“可爱”吗?
??在易先生看来,曹操本人一生中固然有上述恶行,但实际上也是做了几件令人佩服的事,比如“临终遗言”,与曹操生前所做所为确实是迥然不同的,但仅凭生活中几件“欺人”的所谓“善行”、“善举”,就把曹操说成是可爱的,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毕竟在曹操身上,污点是多于优点的,“凶残”是多于“可爱”的。
下一篇:虚爱
??易先生在《品三国·鬼使神差》一集中罗列了大量有关看似曹操胸襟广大的材料,并进行了自己主观上的深入分析,最终得出了曹操是一个具有“非凡的气度”的人的结论。同时也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这种“气度”,“使...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一决雌雄》中详细的介绍了袁绍、曹操的官渡之战,并且仔细的分析了袁绍最终失败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当时寄寓在袁绍身边的刘备在战争的关键时刻离开袁绍的原因,即“刘备预感到袁绍要失败...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经过精心的文字推演和人物性格分析,推出了曹操只所以成为乱世奸雄,是“逼出来的”结论,然稍加推敲便不难发现,这一论断纯属错误。??易先生认为,《三中演义》中曹操闻许邵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