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读《病床上的作家》有感
今天,我读了《病床上的作家》一文,虽然这只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可我捧在手里读了很长时间,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高士其,文章主要写1928年,23岁时高士其23岁时染上了病毒,病情恶化,他全身瘫痪,连饮食也十分困难,可他顽强地活着,几十年来,高士其爷爷为我们这代人写了一百多万字的著作。他写作时,只是口述,别人帮他来记录。可是,高士其爷爷疾病后口齿不清,别人很难听懂,一段话,他就要反复说好几次,半天下来,他已满头大汗,可他仍然顽强地坚持写作。1988年,高士其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读完了这些,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时,我很爱看高士其爷爷的作品,只知道高士其爷爷写作水平高,但是,我却没有想到,高士其爷爷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写出好文章的,真是令我感动啊!
高士其爷爷之所以这样顽强地活下去,写作,他不是为了贪图个人名利,因为他已是著名微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了,他已经很有钱了,没必要去那样拼命了。如果说高士其爷爷是一块不朽的木材,那我们,就是他心中的森林。他活着,为了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花儿,他为了给后代人留下珍贵遗产,他勉强着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活的。正象《有的人》这篇文章,“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着。”而今天,他却永远离我们而去了。
看看高士其爷爷,再瞅瞅我自己,我真是无地自容,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小丑,从外表丑到了内心。
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下一篇:说舍得
今天,我读了《病床上的作家》一文,我反复读了几次,就是百读不厌,虽然这只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可我捧在手里读了很长时间,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高士其爷爷,文章主要写1928年,2...
在愉快的寒假中,总是有作业的“亲切”的访问。也就是在这样的作业当中,我阅读了《病床上的作家》这篇短文,了解到高士其爷爷的事迹。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高士其爷爷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过美国留学,攻读细菌学。...
《病床上的作家》主要写了高士其爷爷得了脑炎病毒,频临死亡,他却顽强地生活下去,开始写作。体现了高士其爷爷顽强生活,不断地为社会作贡献的高尚品格。想起近代史上的作家,有不少在病床上工作的。如巴金爷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