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正午,我骑着马到郊外去玩,翻越了几座山,我来到了一户人家的小院子里。
我用缰绳把马拴在树边,走进院子里。这户人家的房子是一间矮小的茅屋,四面环山,门前有一条小溪围绕他们的院子。溪边有许多青草,嫩嫩的,绿绿的。有一位老汉在喂小鸡,他见到我之后,放下了手中的活,叫我坐在门前,然后摘了遗传枇杷,又进了茅屋拿了两个小杯子和一罐“女儿红”,放在我面前。斟好酒后,他对我说:“年轻人啊,看你这身打扮,就是去打仗的。辛苦了。”说完,他向我敬了一杯。
“是啊!”我感叹道,“这段时间要去抗金,所以像这里那么安静的地方是很少见的。”
“我家的祖先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外面的事,我们一律不知。”
“不知道总比知道好,现在外面世道那么乱,在这里,是幸福不过的啦!”我说。
老汉又喝了一杯酒,然后大喊:“老伴儿啊,你过来一起喝吧!”老汉有点醉了。
这时,一位年老的妇女走进了我的视线,她刚刚采完菜回来。
她坐了下来,老汉对她说:“老伴儿,今天吃什么呀?”
“噢,今天吃野菜和豆子。”老妇人的声音有点沙哑。
“嗯,我们要节俭点儿啦。”老汉点了点头说。
“明天大儿和二儿去溪边捉鱼,捉到的话,我们明天就吃鱼。”
“好吧,我和这位年轻人聊聊,你去做菜吧!”
他们说的话是吴音,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我来江南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能听得懂。
跟老汉聊了一会儿,老汉对着正在编织鸡笼的儿子说:“二儿子呀,你大哥和三弟呢?”
“大哥在东边锄豆,三弟呢,正在溪头玩,要不要叫他们回来呢?”二儿子在向老汉征求意见。
“不用了。”老汉回答道,“锄豆要紧,三弟就由他去玩吧,留点枇杷给他们就行了。”
我向东边看去,由于没有什么障碍物挡着,所以我能清楚地看到大儿子正在锄豆的情景。向溪头望去,发现三儿子躺在地上,剥着莲子来吃呢!这是多么和谐的景象啊!
傍晚,太阳落山了。西边的朝霞红得似火,十分美丽。临走时,我对老汉说:“你们家真温馨啊,我就以清平乐的曲子唱一首歌给你们听。”说完,我满有自信地唱了起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好诗!”老汉说,“这时我家刚才的情景,但是无赖是什么意思呢?”
“无赖?”我回答道,“就是天真、可爱的意思。”
说完,老汉全家人都笑了。
骑马回家时,我心里想到:“现在是战乱时期,农村竟然有那么宁静、幸福的场面。我永远铭记这一天,也希望这样的情景能永留世间……”
下一篇:司马炎访廖化
去年夏天,在乡下住了半月余,那真可谓一段神仙般的日子。在乡下,鸡鸣而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是顺应自然,全然不用你自己去做什么安排,此时你方才信得,人与自然确能达到完全的和谐,不知这可算得是对天...
又是二月的春天,去私塾上学的孩子们放学放得很早,正蹦蹦跳跳地走在回家地路上。经过一片草地,“哇,草儿都长绿长高了呢!”,一个男孩欢快地说,“咱快回家拿风筝到这儿来放吧!”,小伙伴们立刻飞快地向家跑去。...
原文: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起了,早春带来了春的气息,捎来了春的柔情。可能是休息了三个季节的原故,春姑娘充满了活力,她的足迹遍布着每...
秋风浮丘岗,青树徐清香。良雀啄粱害,勤农续羹汤。牧牛残丰叶,顽童卧垂秧。磐石盘溪涧,涧绕鸣新章。...
二月,是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月份。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动植物也被和煦的春风给唤醒了过来重新显示了那动人的活力。绿草探出了头,好奇地望着周围的变化,它的出现为大地带来了一片生机;燕子从北方飞回来,带领着...
有一个村庄,绿树环抱,一条小溪从村边流过,小溪两边有许多青青的小草,生机盎然,溪中荷叶拥挤,荷花盛开,偶尔你还会看到些姗姗来迟的荷花,刚吐出嫩黄的花蕊,引来几只蜻蜓在上面嬉戏!如果你仔细看,还可以看到...
二月里的天,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河堤边的柳枝像小姑娘的辫子一样垂了下来,亲吻着清澈(chè)的小河,像是在和小鱼儿轻声呢喃(ní nán):“久违(wéi)了,我的朋友!”春风吹拂(fú)大地,小草们...
“啾——啾——”黄莺掠过高空,鸣叫着,散播着春的讯息。那漫地的草儿,碧绿一片。它们挺直了腰板,随风轻摇、舞动;还有那漫山的野花,揉着惺忪的双眼,从梦中,醒来。它们在明媚的春光中,散发着,特有的芳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