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爸爸的山村在地图上灰尘大的点儿也没有,年年月月,在阳光和月亮下,在春花与冬雪里……该亮灯的时候亮灯,该炊烟袅袅的时候炊烟袅袅,让远在高楼林立、车流滚滚的城市里生活、工作的刘山水和他爸妈念念不忘……
又是暑假。刘山水和同学们以前一般是上培训班,做习题,看电视……单单调调就过完了。今年,他们像孙悟空一样,来了个“七十二变”,有的去旅游,有的练习家务劳动,有的搞社会调查,还有的参加夏令营……而刘山水和他爸妈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个暑假,回老家山村,过段不同一般的日子。
其实,这个念头在刘山水心头很久很久了,因为爸爸对他说的山村太可爱了。只是过去自己太小,爸妈不放心他独个回去。加上过年过节,以及农闲时候,爸都接爷爷奶奶来城里团聚,山水也就没去老家。现在,十岁了,长大了哦,应该独个闯闯了。
鸟,一阵阵叫,拉刘山水起床。长声的,短声的,清脆的,急促的……不知多少种鸟,伸出好多好多声音的手。刘山水醒了,醒得明明白白。但不是洒水车的音乐声唤醒的,也不是隆隆奔驰的车流声闹醒的。
昨天,刘山水坐上了火车。爷爷在小镇上接到他时,欢喜得白胡子都颤了。黄昏,漫天霞光,一张好大好大的笑脸!
爸爸的山村在青山怀抱,一律木屋黑瓦,沿一条青石板路,牧放的牛羊一样,有好几十户人家。他们靠种田、喂猪、养牛过日子。屋前屋后,栽着桔树、桃李等果木。有条小河,淌着豆绿色的流水。山村很安静,除狗叫、牛叫、鸡叫、娃娃叫……
刘山水站在爷爷木屋前的空坪上,早晨的凉风掀起他衣的下摆。他耸着鼻子,使劲地吸着飘满青草味,还有稻花香的空气。吸着吸着,他干脆张开嘴巴,大口大口,一呼一吸。已扯一背篮猪草回家来了的梅梅,正弯腰走过,她看见刘山水这副怪样,问:“嗳,在干什么?”“在吃空气呢,太好吃了。”梅梅忍不住笑出声,走进隔壁屋去了。
没一顿饭工夫,三爷爷家回来了个“爱吃空气”的孙子的消息传遍山村。立即,如小松鼠探头探脑一般,三爷爷堂屋门口伸进几个脑袋儿,好奇地瞅着坐在桌边长凳上吃早饭的刘山水。“哦,哦,快进来。”三爷爷笑着招呼。梅梅带头,六六、三三、草草走进堂屋。三爷爷对刘山水说:“这是你叔叔,叫六六。她叫梅梅,要喊姐。这两个是弟弟。”“哈哈,比我还矮,也要喊叔叔?”刘山水大惑不解。六六脸红红,羞得头都低了。“和你爸爸是一辈的,要叫叔叔。”三爷爷边解释边拿出山水带回的糖,给他们一人抓一把。几个人剥了糖纸,直往嘴里塞。梅梅嚼着嚼着,说:“糖比空气好吃多了。”大伙笑着,乐呵呵回家了。
山村孩子里,从此多了一个人。
山水的爷爷八十多岁了,和以往一样,天刚亮太阳还没出山,他就起床了。他那把锄头上,时常沾着新鲜的泥土。爷爷屋后山坎下,种着一线南瓜。长长的藤,蛇一样满坡爬。金黄黄的花,似喇叭,从早吹到晚,又从黑吹到天亮,吹出一个个大南瓜……屋子右边,爷爷种了冬瓜,还有龙丝瓜。藤叶下,躺着的冬瓜比睡觉的娃娃还大,龙丝瓜挂得数不清。过路人见了,没一个不夸山水爷爷的。南瓜藤喜欢四处爬,眼看它们朝右边冬瓜、丝瓜家来了。爷爷揪着草,往山坎上爬去。
太阳升很高了。山水奶奶在屋门前的禾坪上撒食喂鸡,“咯咯咯咯”叫唤着。散在屋周围的大鸡小鸡,急急跑来,拥在山水奶奶脚下,连连地,猛啄猛吃。偶尔,大公鸡威武地一挤,挡着它吃食的母鸡,毫无怨言,退到一边……山水痴痴看着,说:“原来鸡是这么吃东西的呀。”奶奶乐了,告诉他头上有鸡冠的是公鸡,没有的是母鸡。母鸡下蛋,公鸡不下……
“公鸡为什么不下蛋呢?”山水问奶奶。
“你回去问你爸爸嘛。”奶奶笑着说。
一路声音,朝这边响过来。是早上的梅梅他们又来了。只见三三滚着铁环,六六骑着高脚马。草草手拿陀螺,跟在梅梅后面。刚近屋边,梅梅大声说:“山水,我们陪你玩来了。”
一下子,禾坪上热闹起来。
草草一张乌黑的脸,洗得干干净净了。他用扎在竹枝上的皮带带,卷起削得尖尖的陀螺,平展展的土坪上,飞快旋起一团影子。他时不时抽一鞭,陀螺旋得更快、更急了。这时,他从袋里拿出一个茶杯大的陀螺,作表演似的,将一大一小抽得旋个不停。它们有时靠得近,有时离得远。草草给这个陀螺抽一鞭,又给那个抽一鞭,“啪啪”声,响得十分清脆。刘山水眼睛看花了。后来,草草抽得陀螺跳高、跳远,还碰架、赛跑,这一大堆花样,让梅梅他们都目瞪口呆。六六一直踩在高脚马上,骑在一边,来回走动着看。跳绳的梅梅跳了九九八十一下,还毫无倦意,变出不少法子,连接着跳……一路滚铁环来的三三,年纪最小。他用粗铁丝做的撑架,推得简简单单箍锅盖的铁圈圈围着禾坪跑,喊快便快,说慢就慢,得心应手。
刘山水觉得新奇,心都沸腾了。他这想试试,那也想学学……
“哗啦哗啦”突然,屋后山坎上滚下什么来。山水愣愣神,大惊,说:“不好,爷爷在后面。”大伙撒开脚,猛跑过去。爷爷在坎上好好的,几个老南瓜躺在山坎下的地上。虚惊一场。
“爷爷,快下来!”山水惊魂未定。
“还要一阵,南瓜藤不听话。跑到冬瓜、丝瓜这边来了。”
“三爷爷,我们来干,您下来歇歇吧。”梅梅说。
没等三爷爷表态,梅梅、六六、三三、草草小猴子一样,已爬上去了。
爷爷只好小心地揪着草,踩着坎一步一步下来了。他拍拍手,嘱咐小猴们:“慢点扯,轻点拖,别弄断了南瓜藤。”
“好的。”
“不会呢。”
“放心吧。”声音雨点一样落下来,润得爷爷的心舒坦极了。他白胡子翘翘的,笑了。
“爷爷,为什么要这样牵来扯去,怎不让它们随地长呢?”山水问。
爷爷抚着他的脑袋儿说:“人各有各的脾气,物各有各的习性。‘南瓜、丝瓜,两个冤家;冬瓜、丝瓜,两个亲家。’不拉开,行么?”
山水听懂了。但仍觉得奇怪,因它们不是人呀,便又摇了摇头。
游戏似的,梅梅他们不多久就干完了。三下两下,一溜,从山坎上全下来了。
“好了,好了,快洗手。我们煮南瓜当晌午饭吃。”爷爷吩咐。
六六抢先一步,抱起南瓜要送进灶屋。哪移得动!梅梅他们团拢去,人人伸手,蚂蚁搬食一样,才抬了去。然后,他们涌出来走到流水边,一个个“咕咚咕咚”大喝。
刘山水有点急,这样乱喝生水,不生病才怪呢。
“没事,我们这的人,都是这样喝水长大的。”梅梅告诉他。
刘山水没了理由,看着他们喝水、洗手、洗脸,并好奇地瞧着这莫名其妙的流水,只见半边半边的竹子,一段接一段,连成一长路,水听话地不断流来,“哗啦啦”落在一只木桶里,桶里满了的水顺着沟流到田里去了……
山水也洗了洗手,好清好凉。“喝口试试,没事的呢。”六六鼓励山水。他在流水上接一口,小心含在嘴里,冰箱冰过一样,一股凉意渗到心底。
他慢慢吞下去,细细地感觉,还有一点点说不出的味,似乎是甜。咂吧咂吧嘴儿,他又喝一口,接着连连喝了好几口。
“好喝!好喝!比矿泉水还好喝!”
梅梅他们听着,开心极了。
“嗳,这自来水好怪哦。水表、水笼头都没安,那爷爷一个月要出多少水费呀?”六六、三三、草草互相瞧一眼,还没听懂山水说的话。梅梅小学毕业要读初中了,比他们到底多读了两年书,她知道了山水的意思,就说:“这水是从山上泉眼里接来的,不要钱……”
“泉眼?远不远,去看看,好么?”
“好的,我们都陪你去。”
“晌午了,等会就有南瓜吃。吃了再去。”爷爷打断他们的话。
奶奶在灶屋听着,说:“快熟了。不吃点东西,上山饿得走不动了,看你们怎么办?” 奶奶很快煮好了南瓜,一人凉了一大碗。
山水规规矩矩坐在桌边,小口小口地吃。梅梅他们坐在门坎上及小板凳上,大口大口吃。山水才吃一半,他们的碗底早朝了天。
煮熟的南瓜鲜气直冒,又粉又甜。
“奶奶,糖放多了,太甜了。”山水吃着吃着说起来。
“哟,是吗?”奶奶疼爱地端详着长得秀秀气气,闪着大眼睛的孙孙,乐了,“这可不是奶奶放的糖,是天生成的。”
“天生成的?”山水疑惑了。他吧唧着嘴儿,学着梅梅他们的样,大口大口吃完了。
三三、草草的嘴闲不住了,争着对山水说:
“红薯也好吃呢,甜津津的。”
“萝卜又长又大,还松爽爽,甜脆脆。我们当果子吃呢。”
山水直问“真的吗,真的吗”?觉得都很奇怪。
他们一齐向山上出发了。梅梅在前面带路。
村子里静静的,很少看到年轻人,他们到城里挣钱去了,在家的多是老人和小孩。木屋,高高矮矮,屋顶上的瓦片盖得密密麻麻,真和六六让他猜的谜语一样:远看黑淋淋,近看像鱼鳞。家家屋边,都和山水爷爷屋边一样,瓜藤缠来绕去,果树上挂着沉甸甸的果子。特别,都用一段连一段的半边竹子,接来了“哗哗”的水。山水已知道,这叫竹笕,是山里人发明的“自来水”。
几个老婆婆,坐在路边亭子里歇凉。有个婆婆带着小娃娃,还小声唱着催眠的歌:
摇呀摇,
摇大崽仔担柴烧,
担一条,架根桥,
担一担,烧茶饭,
……
他们见到这四五个孩子一路走来,都眨巴着眼望着。梅梅带头喊黄奶奶、大奶奶、二奶奶,然后,便把山水推到她们面前,说:“这是三爷爷城里的那个孙子,叫刘山水。”山水脸红了,问过奶奶们好后,就不知说什么了。
老婆婆们惊喜得很,瞧着山水,纷纷说:“像,真像,硬就是剥得松娃仔那张皮。”
“松娃仔的崽都这么大了,难怪我们老了。”
“说得是,松娃仔小时候在我怀里吃奶,还就像昨天的事。”
山水知道了,松娃仔是他爸爸过去的小名。
他们告别老婆婆,仍不快不慢走着。太阳温凉温凉照在身上。一山一山的翠竹,一山一山的树林,在高高的蓝天上,海浪似的起伏远去……
“好鲜好鲜的空气,像进了大氧吧呢。”山水独个张开嘴巴,又长长的一呼一吸,直让梅梅他们掩嘴发笑。
猛地,一条狗连叫带扑,从一座破旧的矮屋蹿出来,狂吠声,放炮一般,四处回响。山水吓一跳,紧紧靠着六六。
“回来!叫什么叫?”一个年纪和他们不相上下的人跟出来,见到大伙,忙问去哪儿。
狗立即温驯了,像犯了错似的躲到那人身后。可山水还不敢从六六身上分开,那人朝着胖胖的大狗又踢又推,说:“进屋去,进屋去。”
狗在门口回一下头,不见了。
六六这才说去看泉,邀他一起去玩。
他搔搔脑袋,说:“山下商店里订制了一些竹筷子、竹刷把,还没做完,你们去玩吧。”停一下,又补充说:“下山时来玩,我煮嫩苞谷等你们来吃。”
于是,大伙走完了大路走小路。一路为了等山水,都走得慢慢的。山水在城里走惯了平平的水泥道,一下子来到山村,还不适应走高低不平的羊肠道。但他一句怨言也没有,随大伙一个劲儿走,爬坡便爬坡,转弯就转弯……
正当山水说脚走疼了时,过一道山梁,他就看见了山泉。他一下子愣了,目不转睛瞧着,好一阵,醒悟过来,大叫道:“哇,好美!好舒服啊!”
三面大山之中,一片粗枝干、大身躯的古树林,厚厚的如绿云遮盖着沟谷。走近,只见好几株古树的树蔸下,吐出一股股翻涌着浪花的泉水,习习凉风,绵绵不断,直朝山水他们身上扑。圆圆的大竹子,接在一处泉眼上。这是引水下山,再在一个池里分进家家户户的竹笕……
走到泉边,山水和大伙一样,跪下去,趴着就“咕咚、咕咚”一阵猛喝,那个畅快劲呀!爽!
他坐在树根上,靠着古树,听着汩汩的泉涌声,美美地想:“等回城时,一定要带两瓶水,一瓶给爸爸,一瓶给妈妈,让他们尝尝老家的宝水。”山水眨眨眼,又自言自语:“对,还多带一瓶,把它送到有关部门鉴定鉴定,说不准可开发成一种新品牌的水,打入市场呢……”他为这个大胆的想法,高兴得跳起来。他忍不住了,连忙对梅梅他们说了起来……
大伙都兴奋了。
“才回到爸爸的山村一两天,就见到这么多有趣的事,要再多过些日子,带的那个日记本,肯定会记不下。”山水抑制不住,高兴得直说。他扭动着脖子,骨碌着眼睛,不停地看天、看山、看树、看水……
下一篇:渔夫和金鱼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