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在祖国的东南沿海,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美丽的厦门鼓浪屿。
游览鼓浪屿是我向往已久的愿望。今年暑假,爸爸、妈妈终于带我来到了厦门。刚到,我们来不及住下,就迫不及待地直奔海滨码头观赏大海。啊!鼓浪屿那秀丽的景色美极了。碧绿的海水将厦门和鼓浪屿分成两部分。隔海望去,坐落在大海中的鼓浪屿犹如一座海上公园,山青水秀,独领风骚。竖立在那波涛汹涌的海边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巨型石雕像引人注目。海面上,游船画舫,轮渡汽艇,穿梭往来,一片繁忙。我们乘上轮渡,随着汽笛长鸣,不一会儿就登上了鼓浪屿。这里一派南国风光,那椰树宛如太阳伞一般,而北方花盆里才见得到的天冬草在这里随处可见。还有那娇艳无比的杜鹃花,高雅华贵的茶花,竞相开放的美人蕉,以及各种叫不上名的草木花卉,把鼓浪屿装扮得那样美丽、那样迷人。走在岛上的小路上,看不到任何车辆,听不见都市的喧闹,我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置身于花的世界、绿的海洋之中。岛上的建筑别具一格,那一座座凝聚着东西方文化、风格各异的小别墅,点缀在鲜花绿树丛中,使鼓浪屿更加诱人。
我们来到了皓月园,在一座巨型铜像前停住,这座铜塑画面记载了郑成功率领大军,挥师南下,渡海收复台湾的壮观场面。据说这座铜像耗费青铜数十吨,是中国之最。我们边走边游览,耳边不时传来悦耳动听的钢琴声,听爸爸说,鼓浪屿是全国闻名的“琴岛”,在这个仅仅两万多人的小岛上,就有二百多架钢琴,这里培养了闻名全国全世界的钢琴家。踏着岛上的石砌台阶,我们登上了鼓浪屿的最高点——日光岩。站在日光岩上,放眼望去,经济特区厦门的景物尽收眼底。改革开放使和台湾一水相邻的厦门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道道又宽又直的马路犹如一条条银白色的绸带伸向远方,还有那星罗棋布的文化城、商业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在特区的各个角落安营扎寨。特区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建设着这块宝地,创造着美好的明天。
走下日光岩,我们漫步来到海边。那一望无垠的大海,仿佛水天相接的地方才是尽头。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飘动,海鸥贴近水面自由飞翔,海风阵阵袭来,给人带来丝丝凉意,海浪冲向海滩,欢快地拍打着礁石,在沙滩上留下了一道道银色的浪花。许许多多前来旅游的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玩耍着,嬉戏着,到处是一片欢声笑语。我也被这气氛陶醉了,来不及考虑我的泳技,抱着救生圈就一头扎进大海中。我沉浸在这大海的拥抱中,尽情地笑啊!跳啊!感到无比的欢乐,无比的自豪……啊!大海,我爱你,更爱这美丽的鼓浪屿,我恨不得插上翅膀,飞上蓝天,在你的上空自由自在地翱翔,在你的抚育下茁壮成长。
【简评】
本文描写了美丽可爱的海岛——鼓浪屿,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将自己置身于景物之中,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安排内容。例如:远看鼓浪屿“犹如一座海上公园……”登上鼓浪屿“一派南国风光”。作者还注意了抓重点景物的描写,如“皓月园、日光岩、大海边”,这样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统观全文,作者喜爱鼓浪屿的感情表达得很充分,开头写自己“向往已久”,最后写到了海边“来不及……,一头扎进……”,这样就把一个内陆孩子来到海边,看到美丽的海岛风光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下一篇:百变小樱人物介绍
一放暑假,爸爸妈妈就带我来到了风景优美的鼓浪屿。它的原名叫“圆沙洲”,明朝时改称“鼓浪屿”。这是因为岛的西南方有一块礁石,每当涨潮时,浪击礁石,声音像是在打鼓,被人们称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暑期,正是去厦门的好时候,去厦门当然要去鼓浪屿。鼓浪屿是一个岛屿,临近厦门,乘上摆渡船只需短短两分钟就能到达。我们下了船,跟着导游一路走。哇!岛上有几百幢别墅和居民楼,都是有海外华侨修建的。这里的建筑...
今天,爸爸带全家人来到了鼓浪屿,由于我们不熟悉鼓浪屿,所以爸爸就请了个导游。导游给我们总体介绍了鼓浪屿。鼓浪屿的面积是1.87平方公里,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
国庆假期,妈妈说带我到厦门鼓浪屿去玩,我十分高兴。到了厦门,我们就到码头乘船到鼓浪屿。坐船时,我趴在窗口看海景。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礁石。礁石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一头大象在伸着鼻子,有的像一条鱼···...
今天,我随爸爸妈妈来到厦门。第一站,就是那远近闻名的鼓浪屿。我们来到轮渡码头,渡过大海,来到鼓浪屿。鼓浪屿面积1.77平方公里,素有“海上花园”的美称。鼓浪屿古名圆洲仔,因西南海滨礁穴受浪冲击,声如擂...
一走进鼓浪屿岛,就觉岛上奇石叠磊,洞壑天成,树木葱茏,繁花似锦。没走一里路,我就被它那别具风格的建筑所吸引。小岛上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红白搭配的欧式建筑,还有高雅而神秘的美...
放假,妈妈就带我直奔“鹭城”厦门。洁净的街道,宽敞的马路,挺拔的椰子树,还有许多叫不出名来的树、花,把厦门装点得格外妖娆多姿。但厦门最吸引我的还是鼓浪屿的沙滩。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金黄的沙滩,欢乐...
当地人说:“未上日光岩不算到厦门”,所以我们首先到了有92.68米高的日光岩。它俗称“晃岩”,相传1641年郑成功来到这里时看到这里的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就将它命名为“日光岩”。只要到了它的山顶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