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春日晴好,天色清明,水光潋滟。这样的时节,从江南走过,在杭州驻足,有一处地方是不可不去的——位于狮峰山的龙井村。
山林掩映间,挑出一角飞檐,几座竹屋,风动檐铃,叮呤作响。有女子迎道,一袭蓝底碎花小褂,同色的头巾,美目顾盼,巧笑晏晏。未闻茶香,先已耳目一新。女子引我入座,纤手斟上一盏上好的明前茶。一注沸水冲下去,随着空气中氤氲的清香,杯中嫩芽徐徐舒展,汤澄碧绿,香郁如兰。我斜靠在竹椅上,双目微闭,慢慢地呷,身心的劳顿渐渐地去了。
午后的阳光有些微醺,坐在竹楼里,手捧清茶细啜慢抿,耳边是茶乡女子的笑语呢喃,为茶客简述龙井的历史。宋人赵忭有诗《重游龙井》云:“珍重老师还意厚,龙泓亭上点龙茶。”说明宋代就已经有了在龙井品茶的风气。而真正意义上的“龙井茶”是在元代出现的。元代诗人虞集游龙井,品尝到用虎跑泉水煎烹的明前新茶,赞不绝口,特作《游龙井》一诗:“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黄金芽”点明了当时的茶已经是散茶,不再以茶团或者茶饼为主,和现代的茶已经相差无二了。到了明代,“龙井品茶”的风气已经非常兴盛,明代的茶书、方志、诗文中频频出现和“龙井茶”有关的内容,近些年刚发现的明代古碑文《龙井茶歌》更是具体描绘了“撮泡法”,直接抓一撮茶叶放入茶壶开水沏泡,即可饮用,这种方法不仅简便,而且保留了茶叶的清香,流传到现在已经被大家广泛采用。
龙井品茶,亦可谓品历史,品文化。最喜的是,此番前去,还难得的见识了斗茶之法。此“斗”非斗蟋蟀你死我活之斗法,贵在品鉴,胜负倒还在其次。斗茶不但比较茶的好坏,还要判断水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在泡法上。但见一人把一块绿色的茶饼用净纸包起来捶碎,一手持铜质的茶碾,以轴转动碾堕,碾堕与碾盘间挤压,碾碎茶饼,而后烹茶。好一幅“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的美景,赏心悦目!另一人从容立于一旁,表演了更精彩的“分茶”技艺,碾茶成末,注之以汤,以箸击拂,盏面上的汤纹霎时幻变出各种图样,似花草鸟兽之状,如山水云雾之景,仿佛一幅幅的水丹青,看得人心旷神怡,忘却身处何方。
一盏佳茗在手,盏中是清淡的绿茶,鼻端萦绕的茶香似有若无,耳中所闻目中所见是龙井的诸般好处,思绪慢慢随着汤中的涟漪向悠远的中华文明荡漾开来,细细地品啊,或许能从一盏茶里渐渐地品出一种牵扯古韵遗梦的情怀来呢。其实那浸泡在盏中浅浅浮起的,不是茶,而是滚滚红尘中偶尔停歇的一颗散淡的心。
下一篇:我,寂寞?
今天,老师叫我们回家品茶并和家长聊聊茶文化。我一放学放下书包就请教妈妈。妈妈告诉我茶分为:绿茶、白茶、花茶、红茶……茶真是品种繁多啊!绿茶又可以分为青峰、雀舌、碧螺春……妈妈拿出了一些茶叶让我仔细观察...
人人都说茶是个宝,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享受,别有乐趣。今天我这个'无名小卒"也要品味一下泡茶品茶的乐趣。我把一撮茶叶放进水杯,茶叶弯弯的像小朋友的眉毛,又好像一个个小姑娘静静地躺着,等待接受水的"洗礼"。...
给我带来的乐趣苦涩到甘甜,这多么像人生的历程,从那一次简单的品茶中,你可以享受无穷的乐趣!兴奋的一爸妈今天带我去旅游,我们全家下杭州,可这不幸的是,下雨了!但我们还是在游船上来了次“观雨品茶”。等待的...
对我来说,茶,很美。但那种美却与天边彩虹的美、绽放花朵的美有所不同。茶是黑、绿、灰、褐的聚合,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人,脸上显出道道皱纹。这就是美,一种辛酸的美。此时的茶脆弱极了,稍稍一折它就断了、碎了。...
自唐朝以来,品茶便成为一股时代风,弥漫在中国的每个角落。饮茶文化也随之变得悠久、浓厚。当茶道风靡全中国之时,外国正被咖啡、可可吸引着。当21世纪的钟声敲响时,茶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瑰宝,去被所谓的碳...
喝茶,是一种享受,品茶,更是一种享受。我最喜欢喝茶了。今天晚上,爸爸的朋友来我们家做客,发现茶叶没了,便让我下楼买茶叶,我买的茶叶是铁观音。因为我最喜欢喝铁观音了。过了一会儿,爸爸的朋友走了以后,我拆...
今天,爸爸从市场里 回来一盒中国名茶。一进家,我就连忙打开盒盖,这些茶叶静静地躺在盒底下,好像在说悄悄话,生怕被人听见似的。我凑近鼻子闻了闻,嗯,好香啊!我有些忍不住了,拿出一个杯子,在里面放了些绿茶...
生活如茶,岁月如茶,如茶般的岁月,怎能不不叫人向往?——题记坐在桌前,闻着淡淡的茉莉清香,我不禁又沉浸其中。我爱茶,即爱它的淡雅,又爱它的味道。回看历史,又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它深深吸引。茶圣陆羽因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