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旷谷的瀑布石缝中,迸发出了一个绿芽,一天、两天、三天……渐渐地,绿色的叶芽越来越大。半个月后,长出了一株兰草,但没有开花。众花见了不以为然,甚至有的花还嘲笑它:“我还以为长了这么多天能开出一星半点儿的花呢!没想到连狗尾巴花都开不出,真没用。”
兰,没有理会,与世无争。不知过了多少天,兰蕴育出了花苞。众花此时又顿生妒意,冷嘲热讽:“你看那草得意的样子,不就是长了个花骨朵嘛,有什么稀罕的?天知道那贱草能开出啥花呢。哼!走着瞧。”
兰草仍不与它们争执,静静地吸取天地之精华。不久,兰长出了一朵紫中透蓝的花,花瓣细腻光润,花蕊浅黄鲜活,茎枝修长。花叶在徐徐微风中自然摇荡,朴实而幽雅。它虽然没有玫瑰的浪漫;不及荷花的艳姿;逊色牡丹的富贵;但,兰身上所流露出的气质却足以压倒群芳。
有一天,一位未出名的画家外出写生,无意间发现了这株兰。他觉得这株兰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与震撼感。于是,他屈膝而坐,专心致志地用画笔描绘这株兰草。瀑布的气浪一个接一个的汹涌而来,发出了闷雷似的轰隆声。气浪中似乎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兰香,这位画家却全然不动如醉如痴的画着。几天后,这幅“兰图”大功告成。
这位画家用挑剔的目光审视着“兰图”,虽然这幅兰图形象逼真,但看起来总是少了一丝神韵。画家仔细观察那株兰草,忽然发现一滴露珠在兰叶上闪闪发光。回来后,他在兰图上添了这滴露珠,感觉果然不同。
后来,这位画家带上兰图去了英国,那有位知名的华侨老画家。他决定带上兰图去拜访这位画家,请老画家赐教。当这位年轻画家小心翼翼的把兰图双手展现开来后,老画家拿着放大镜把画细细看了数遍后,面带惊喜又深有感触的说道:“这幅兰图形象逼真,可以说是入木三分。特别是兰上有滴露珠,更是别具匠心。”老画家回过头来问年轻画家当初在兰上画露珠有何寓意时,年轻画家承认自己当时并未多想,只好再次向老画家讨教。老画家语重心长的说:“兰,自古是我国文人墨客所赞颂的‘四君子’之一。它是纯洁、坚贞、无私、气节的象征。你想想看,兰长在幽山旷谷之中,叶为谁长?花为谁开?可它却无怨无悔。尽管他乡富贵荣华,但它无时无刻不思念自己的故乡!”
这幅兰图深深的触及了老画家对祖国的惦念。他深有感触的接着说:“这兰就好像我们这些远在天边的海外游子。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我们仍然在默默地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脑袋犹如五雷轰顶。第二天,我就和一群华侨为四川地震中受难的同胞捐款58万元。英国虽然经济发达,民主自由。但,“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华侨日日夜夜盼着回到祖国,双脚踩在中国的领土上。我们远在他乡,可爱国的热情还在。我们永远忘不了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拥有中国魂。这兰上的露珠,我想,它就是兰的一颗心。它晶莹剔透,包含兰的辛酸苦楚。它就好像我们华侨的那一颗爱国的火热的心。”说着,老人哭了起来,那‘沟沟坎坎’的脸上流下了感动地泪水。年轻画家也沉默了。
这时,那株生长在瀑布下的兰草似乎感应到了。它会心的笑了,好像在说:“这世上终于有人能读懂我的心了。”
陕西省建筑第十一公司子女学校初三
杨紫桐
下一篇:憎恨会改变
二钟醉,隐幽氤氲不争晖,深涧泉边香夺魁。世外桃园,惠心品味,谁把秀色绘。...
当春风掀开第一页日历,听溪流涓涓流淌的韵律,南雁北归的鸣啼,看春风将原野吹绿。你正积蓄力量绽放你嫣然的美丽。你生于幽谷之中,妍然绽放,淡雅而凝重,幽静中似乎带有些许的张扬,你不像桃花那样浓艳,也不像杏...
阳光明媚的阳台。一抹清绿映入眼帘,似乎还掺了几点白——兰草,在阳光下,默默挺着腰……这株兰草是几年前,酷爱养花的舅舅送给我的礼物,当然,那时的它还没有长花儿,看起来像一棵普通的小草,我并没有理睬它,舅...
我的桌旁,常摆着一盆吊兰。兰叶修长,碧绿而雅静,随微风轻轻摇曳,即使是心情烦躁的人看到也能静下心,观赏这淡雅的美丽。虽然我桌旁的是家养的吊兰,不如兰花那么清新脱俗,但也具有“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的...
色不妖艳气不凡,淡泊明志君子般。春风劲拂生大雅,大度能容地和天。...
玉兰花在慢慢地凋谢香气浓郁的空间不再优美不断地退却无法想象冰凉了谁幼稚的气息没有姿态随风摇摆飘落在洁白的雪地上溶成了冰水只留了一只在枝头沉淀着时间然后逐渐闭眼沉睡...
几片绿叶,像展开的翅膀,一朵白花,如玲珑的微笑。高洁,典雅,端庄,一盆兰花,一个世界。——题记兰,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抽出几片嫩嫩的叶子,淡淡的青绿,像翡翠,像碧玉。它的清淡之绿,像蘸足了水的绿墨轻轻...
兰,中国四大名花之一,与菊、梅、竹齐名为“四大君子”。在我心中,兰永远是清纯的,素雅的。母亲爱兰。她养过一盆君子兰,精心侍弄,栽种在一个米色的瓷花盆里。春天,兰花开了,洁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好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