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琵琶声凄凉伤感、婉转悠长,王昭君伴着《出塞曲》缓缓走出了长安,自古红颜多不幸。大雁低飞,在倾听这位倾国倾城女子最后的心语。可是她的满腹心事谁能知?
昨夜,坐在梳妆台前的她,望着窗外的明月陷入沉思。战争毫无止息的发生着,想着那些边疆战士奋杀战场、生死未卜的情景,她扼腕长叹、恻夜难眠。那晚,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于是‘昭君出塞’的佳话成为多少才华横溢的诗人笔下的赞词。于是,她的芳名载入史册,永垂千古。于是有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遗憾。可是,那些舞文弄墨的诗人,真的懂这位女子的满腔心思吗?一个简单的‘怨’字就能解释她的心情吗?
她怨吗?当然。当貌美如花的自己进宫后,却只能呆呆地等待在后宫里。她怨那些画匠贪钱爱财,所以她没有选择像其她宫女那样给画匠礼物。因此,她的梦想石沉入海,皇帝注定与她檫肩而过。她天生丽质、聪慧绝顶、琴棋诗画,无所不能,但却得不到赏识,她怎么可能不怨?
所以,她不堪寂寞,想结束这种没有黎明黑夜的日子,也想停止这冷酷无情的战争与杀谬。于是,她毅然选择了远嫁他乡,成为了‘和亲使者’。她怨吗?当然。家乡的父母亲人她怎能不顾,家乡的一草一木她怎能舍下?于是,她要求汉元帝把家人接到长安,赐良田宅院,安置妥善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可是,这一切又怎能弥补她心中的那缠绵不绝的乡愁?
但是,怨归怨,她从没后悔过自己的决定,所以她带着中原所有的文化来到匈奴,为匈奴人迎来了新生活。‘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匈汉两族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气象。她用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换来了匈汉两族的和平安定、繁华盛世。
时隔千年,斗转星移,当我们再次回首凝望这段尘封的历史时,不免顿感惆怅。或许当初的忧愁怨恨早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湮没了。
昭君出塞是否出于自愿,历史也不能给我们个肯定的答案。根据《后汉书》记载,‘昭君’是封号而非字号,她很可能是被迫出塞,而元帝为了表示对和亲的重视,所以才赐此封号。
下一篇:愿望
几多情,几多怨,此恨绵绵。轻纱含泪淡无言,醉酒当歌难解?若问红颜堪几许,梦回故都几夜。生生死,缠缠绵,爱恨难解。挥金如土没千言,甘受胯下之贱?换作贵族凡女子,谁属妓仆未见!...
终是约春无计,难得落花天气。雨后意微澜,燕飞还。几度听人相唤,辞了寻欢酒伴。心事不能题,试春衣。...
大漠金沙辽阔.满庭若非花,雪飘落.当年昭君出塞,马上弹曲雁落.泪洗古琵琶,弦弹破....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洛妃怨残月半悬,凄冷迷离的月光朦胧的隐匿在了乾坤之中,让原本就苍茫的大地更增添了一丝凄美。月光肆...
烟尘滚滚飞扬而去,那一息火红的嫁衣,渲染了天边的夕阳,散尽繁华,空余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恍惚间,她,一笑倾城。——题记月光倾城那夜,月光似水,蔓延成不着边际的大片银白。素衣的宫女,依着窗,满腔情愁。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