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月是神秘而迷人的。
除了明月当空照的视觉美,总觉得还有一种更深邃的美。不然,古今迁客离骚为何会“举杯邀月”“望月思乡”呢?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月亮只不过是绕地球转动的一颗卫星,连发光体都不是。但地球赋予它了阴晴圆缺,它有了变幻美。随着天气变化,时而晴空万里月色明,时而一片薄云轻拢月,时而乌云密布不见月,于是月有了神秘美。
世界上万事变迁,一首委婉动听的“月亮代表我的心”,此时的月对人间来说又是静止的,于是在人们月心中有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可以被遐想成上帝一样的存在,照亮着无数行走于黑暗的人,观察着世界万物的一举一动。心如明镜,看透一切,包容一切,有大爱。这是一种容纳海川的包容美、智慧美。
中秋佳节,家人相聚吃月饼。这是月的文化美。然而,这只是文化美的很小一部分。嫦娥奔月,美人月宫独思亲。这是传说美,“人月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残月与悲伤融合,圆月与团聚相伴,这是寓意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成了人们的一种寄托。古往今来,点点积攒,月的文化美成了月的美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月的美融进了人文世界。“月下花前”“月缺花缺”“月晕础润”“月圆花好”,连“月”这个汉字都成了美好的象征,人文之月,尤其的美。
摄影大师拍出无数美轮美奂的月的照片,首先让人感觉到月的存在是那么让人赏心悦目。然而,一万个人心目中就有一万种月。在我看来,古今诗人写出的词句文章以及人们给它的内涵才是最美的。
砌一壶清茶,坐在月光下细品,无数美好漫上心头。
下一篇:成长岁月里的财富
在三五之夜,月光满照,大地披衣,犹如慈母抚慰婴儿,使大地在这微寒的初春感到一丝暖意,而万物也尽情享受着辉波的沐浴,仿佛受到一次前所未有的洗礼,朦胧了一个春秋的睡眼也开始苏醒。虽离十五还有些时日,当十五...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同的月亮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灵享受。诗人大都喜欢月亮,月那么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固然具诗境美,其实更偏于月在不同的环境中多种多样的美。繁星下的夜空,幽蓝幽蓝,月披...
古往今来,月被无数的文人骚客视为至美之物。他们赏月,咏月,品月且友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能由于我读到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