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阐述了中国之责任在少年,而少年又怎得振兴中华呢,我只得说:“重在教育,”而又面对现在的中国教育,我不由得默叹一声。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学生考什么学什么,逐渐成了机械。这样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样和好奇心,让他们盲目,在不断的竞争中这些所谓“成绩好”的学生,恐怕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了吧。有些机器们,只会死读书,能力低下,甚至品德不好,只是一个书呆子罢了,中国难道缺书呆子吗?可就是这些书呆子,在社会上占了多数,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寥寥无几,正是中国莫大的悲哀。不过,在这个“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社会里,逐渐那些死读书的人被淘汰吧。
再说说素质教育,在前些年,一些人一直在说着这所谓的素质教育,而这素质教育只不过是给应试教育的包装而已,让它可以光明正大的摆上台面,我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你素质再高,成绩不好有用吗,我只见过因成绩不好而落榜,没见过因品德不好而落榜的。我们的小学,初中都开设有思想品德课,期末自然也有思想品德课的考试。在课上,老师不会实际说什么,只会说某某题答案是什么什么,记住了,考试就能对,试问,思想品德课的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平有关系吗?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好,是因为学生死记硬背了老师口中的什么什么的套话空话,只会说套话空话的人也许将来成为没有独立思想的庸才和应声虫!这也正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在中国,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天天睡眠不足,而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天天睡懒觉,如此下去,身体素质逐渐的变坏,下降,我们还有可能把中华民族的下一代摧残成东亚病夫!谁又能为这一代人的身体素质下降负责!
可是这种灾难不仅仍在加深,而且越来越理直气壮。为了应试的需要,竟然不相信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基本需求,在“分数才是硬道理”的体制下,几乎要把初高中变成监狱,变成“考试集中营”。这样,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能不下降吗?
应试教育把应试和谋生树为一个个目标,学生从小心中充满了对应试和谋生的焦虑,身心不能自由健康地发展,距离教育的本质意义越来越遥远,这是先进教育的发展方向吗?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一代代本可以才华横溢的人,从小在应试教育里磨没了激情和灵感,磨没了创造力,创新力和想象力,高分低能,已经成了中国学生的代名词,教育早已失去原本的目的,从小学到高中,分数是最重要的,你分数高了,出人头地,大家都来和你套近乎,分低了,很抱歉,你将会永无出头之日,遭人白眼,在这种情况下,以分为本的风气越来越激烈,虽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刚才那样,但大部分人说明了一个现实:分高的永远和分高的在一起,分低的永远和分低的在一起,这就出现了两极分化了。分数至上的思想已经牢牢地印在了中国人的脑子里,如果不改变教育方式,一代代的“分奴”将会层出不穷,实在是令人叹息。。
虽说如此,但中国的教育充分的做到了公平公正,每个人都有机会,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能够节约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相比外国,中国学生的基础较为良好,但却缺乏灵活应变能力,但扎实的基础弥补了不足,只有多练多学才能取得更多机会,所以中国学生较为勤奋,这也算是中国教育的好处吧。但还需加强社会交际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这正是外国大学所看重的。
思索着,为何人们不去改变一下这中国教育呢,不得不说中国教育给学生打下了基础,但中国教育在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的同时,也应该给学生留些自由探索的空间和表达创造力的机会,才不会使好奇心麻木,创造力枯萎和人性的扭曲!
下一篇:第一次吃串串香
梁启超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阐述了中国之责任在少年,而少年又怎得振兴中华呢,我只得说:重在教育,而又面对现在的中国教育,我不由得默叹一...
《中国教育制度应该改革》 没有所谓抽象的社会,一切就是那么现实。 中国的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未得到缓解,但是中国绝对不缺人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已经比比皆是。其实,不单单是综合国力的问题,我觉得,中国教...
其实说实话,我真的不愿意在中国学习,在这里学太累太累。我们这一批学生还算幸运,当时接受低级教育时不算太累,可现在的学生真的已经快要被教育逼疯了 我周围的很多小孩子,在幼儿园时就学开了英语,大概只有五、...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怎么看来也是落后的,别的不说中国的教育总还不如人家,但中国还夸夸其谈,谈到这里,我仅代表个人,发表我个人见解。 一个地区的暂时落后是没有什么大碍的,但是教育落后那就是最大障碍哎...
中国教育,近年来成为争论不断的话题。社会正不断发展,而中国教育似乎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多大的变化。层出不穷的问题使得中国教育该不该与社会挂钩成为中国急待解决的心病。学生加压化国家对教育的第一要求首先是...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首先我要说一声:“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这些年来,您们为我付出的实在太多……您们为了让我受到更好的教育,费尽周折,把我送进了“镇海区实验小学”,为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放眼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我只得惊呼一声,所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也不过如此了吧,且那独木桥稍不经意就会塌陷,无数中国学生被洪流卷席而去,幸运的宠儿站在彼岸带着成功的笑,但那所谓的成功是什么?将政史地...
——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 我轻轻的把书放下,沉思了许久,许久…… 这篇文章带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作者快乐的百草园生活,而是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 在这篇课文当中,其中有一段讲 “我”上课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