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山居的日子是在山中一座简易的房中度过的,明天都被宁静所洗礼,于清晨被悦耳之声叫醒,历经城市喧嚣侵扰的心灵,陡然回到这宁静悠远的巴尔鲁克山中,回归到这旷古未有的宁静之中,而又知道周围是绿色的丛林,心里似乎注满了一汪清涟之水,轻盈盈的如半山塘开放着的一朵睡莲。
也有声音传来,在白天的山峦,偶尔也有人语喧哗,幽谷传回鸣,空山不见人,倒是让人感觉到深林与世隔绝,感受自然和那人世间的烟火之气,更多的是鸟声。从黎明的晨噪到傍晚的暮啼。耳闻着那密密的松林中传出的啾啾鸟鸣还能看见那墨点般的小鸟,如森林的音符一般在林间跃动着,栖落着。鸟鸣常常使松林归于虚静,鸟儿天生就是灵巧的精灵,鸟叫声让人着迷,这时听出的是一阵阵翠绿的啼鸣。
在山林中聆听到的声音,是充满生机的,当然在山中听到的声音是有颜色的,如皑皑白雪,响动的是银白色的潺潺流水,如春花秋菊的开放与凋零,偶尔能听出它有娇艳的红和柔和的颜色。在山中被震惊的色彩自然是那绿的声音了。放眼望去,那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榆树杨树……就连林间飘过的清风也是绿色的,这绿色将森林与原野融为碧绿的一体,分不清色泽的浓淡与深浅,这声音自然用不着侧耳倾听,触目之处皆是,这自然的前所未有的深邃与宁静使我坠入悠远的时空中。而这染绿的声音让我忽有心灵的悸动。
初晨黎明的时刻,山间就有了那番“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闲适情调,那林间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顺着翠叶的脉络滴落下来,从中听出的是一种轻柔而凝重的绿色,太阳渐渐升起,树林静默肃立,树枝交错聆听出的是一种茁壮成长的蓬勃生机,忽而狂风呼啸,浪涌般的咆哮着的阵阵松涛,听出来则是悲壮磅礴的绿色。当阳光轻抚着这滔滔无边的林海清风一掠,惊现一汪清泉,林间小憩,又见一湾清溪,在我听来是恬静而平和的绿……山居无事的时候,静静的穿行在这无边际的林间。所经历的凡世的喧嚣与尘垢,便一下子被荡漾的无影无踪,只觉得身心忽而惬意而愉悦,心中陡然有层斑驳的绿色漫上心房,盈注着那清凉的绿意来。
平日里听惯了这绿色的声音,在夜里便时常难以入眠,灯下拥被而坐,此时那绿色的声音也已经渐渐了无生息了,看皎白的月慢慢浮上窗沿,白色的月光下,自然地绿色被冷光洗礼,那绿色的声音也已经渐渐地被月光消融,渐渐地隐逸在苍茫的原野中。
在这样的月夜里,我那思绪的翅膀煽动者,翩翩起伏着,希望那绿色的声音再次闪现。
起风的夜晚,看着窗外云起云涌,看着那山与天的交融,狂风吹袭着树林,寒风吹卷着枝叶,心中激起万丈豪情,却不忍在林间放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珍惜那份凄清。
那些年,听风、听水、听鸟声,不仅是因为厌倦了凡世的喧嚣,更多的是为了追寻那份清新淡雅的自然,寻求我那颗被侵扰的心。
置身于这山中,徜徉在林间的绿色里。心轻灵的恍若一片翠绿的叶子,即使历经风雨摇曳,却能够自由飘摇而落,那梦依然是绿色的,那人心必定是染着几分青翠的。
下一篇:第一次炒饭
这两天都在品读余秋雨的散文,收获颇丰。尤其是对中国的文化,人文精神的理解。每每想到那略带晦涩却极具穿透力的文字,总能使我心底一颤。在不经意间,我对人性的理解、对世俗的感悟、对社会的洞察力在不觉间已提高...
在离群的岁月中,一个纽约男孩磁石一样的被山林吸引,在山中度过了一段陶渊明所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山居生活。亲近自然,是人人常言而践者无多的一个理念。黄金周式的旅游,...
在离群的岁月中,一个纽约男孩磁石一样的被山林吸引,在山中度过了一段陶渊明所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山居生活。 亲近自然,是人人常言而践者无多的一个理念。黄金周式的旅游,热热...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本国际大奖小说《山居岁月》,它非常好看,让我回味不觉。 它讲的是主人公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他要去克斯奇山寻找他曾祖父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他这次出行只带了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