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自从踏入了文学殿堂,一直对李清照怀有高山仰止般的敬仰,他风姿绰约的一生,她香如兰芷的慧心,她婉约清丽的词章,无数次让我感动,让我唏嘘,让我迷失。 最初认识易安是无意中读到了那首《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好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心中的一些苦闷之事似乎被易安一语点破,“愁”字让我在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找到了什么可以倾诉心中千万心事。于是一边又一遍的品读你那些优美而又凄凉的句子。 “山河破碎风飘絮”,民族危亡在易安心中铭刻下抹不去的伤痕:“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年年雪电,常插梅花醉”“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此时此刻,易安之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的家愁,情愁,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愁,是在替国发愁! 了解了易安悲惨的身世,带着沉重的心情再去读那首《声声慢》。 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易安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的飘摇。渐入暮年,她守着孤清的院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秋风扫着落叶在门前院落盘旋,“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友去,便又是独自一人守着空房,“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窗外,“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坐在窗旁看着那些零落的黄花,叹了口气,“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夜终于来临,孤灯黄卷,那抹窗边的孤影依旧未挪一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心中无限惆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怎样一个宋朝女子啊!我惊异于易安那柔弱的身躯里所藏的不屈的灵魂,有女子的柔美与善感,也有男子的勇敢与刚强,在那个禁锢的黑暗年代,执着谱写着自由,光明的诗章! 轻轻地,易安走了,在不知不觉中走远了,只留下那一抹凄惨的孤影给我们品读。 掩卷,止不住两行清泪。 初三:刘晓雨
下一篇:淮南新体育馆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急,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月仓皇的隐匿在云里,空气不停的抽搐着。这样的夜很凉,...
(琴声起,一竿冷。等了千年,终于蹉跎成画卷中的一滴墨晕。落英扰乱琴丝,装饰一纸的苍凉,妖艳也好,凄凉也罢。还好有一抹池岸柳影,鱼与我共荫。)当一缕荷香和一段散曲浸入书页,那些交错在时光里的古词,像千年...
明诚如唔:冷月冥冥,庭落寂寂。孤枕难眠,辗转反侧。建炎至今,十有一年也矣。卿作黄土,魂游阴曹,洒脱一去,仙凡两隔,只留余孤苦寥落,形影相吊。明诚,明诚,于心何忍也!自卿谢世,沧海桑田。钦宗驾崩,高宗...
日落了。 易安推开声声慢的大门, 踏着缓步来了。 月近了, 如梦令的俏皮不再了。 易安用去她的魂, 使满庭芳变得香袭了, 醉花阴变得愁多了, 一剪梅变得情浓了, 武陵春变的泪满了。 千年时光史不断,...
多情才,许得一方天地能的郎君共枕席和乐浓睡不消残酒,晚回舟海棠花依旧却是更多伤心别离愁惆怅下眉头涌心头东篱把酒,人比黄花瘦青春逝,相思苦舴艋载不下许多愁谁与共消苦酒 ...
残月稳稳当当地倚在身后漆黑的大幕上,蝉鸣在耳旁愈发清晰,草木摇曳。如此如此,不着痕迹地勾勒出淡淡愁绪,让我想起那个拥有绝世才情的女词人,那个命运多坎坷的女词人——易安居士李清照。——叹息。“咿呀咿呀…...
漫步柳巷,春日旖旎,幽香阵阵,至胡同口,几簇早开的蒲公英迎风摇摆着细弱的腰杆,仿佛那风再大一点便可以轻易折断,这春风也不够怜香,那花如同乱世之中的李清照。“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年的易安是...
总想起那个倚门回首的易安,不曾看透这红肥绿瘦的凋零。相聚时,买来一枝春欲放,翘首回眸,只喜欢花香四溢,轻嗅那彤霞晓露痕。一声笑,一生情。云鬓斜簪,问郎君比比看,花颜何能比奴面?这情境,怎一个乐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