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难 忘 的 人 “叮咚叮咚”隔壁人家的门铃响了。“支呀”,门开了。“去,去,去!”只听得门外一阵叫嚷声。“砰”地一声,门关上了。我忍不住偷偷掀开门帘瞧个究竟。一个衣衫破烂、不修边幅的废品回收人员映入我的眼帘。
他,四十来岁,相貌平平。乱糟糟的头发又长又枯;一身深蓝色的工作服外还套着一副打着补丁的袖套;老式的黑色布鞋陈旧不堪。他的阳关道--收废品不是走得好好的吗,到我们的独木桥上来干什么?我暗自纳闷。
“叮咚叮咚”隔壁的门铃又响了。“你有完没完?”主人“先声夺人”,门还没全开就破口骂道,“滚,滚,滚。去捡你的垃圾去!”“砰”还没等他开口,门又关上了。
“请问赵敏是不是......”回收人员操着一口标准的安徽口音询问道。邻居从细小的门缝里悄悄露出脸来,用怀疑的眼神窥视着他。“女同志,您的东西。”他边说边把手中的信封递给了她。邻居接过信封,看了看里面的东西 ,淡淡地说了声:“谢谢你喔!”“不用,是我那天在垃圾桶边避雨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他解释说。“喔,知道了。你可以走了!”主人不冷不热地又一次关上了门。
后来听说那个信封里有她们家一个月的收入和她的身份证--上面的地址还是她四年前老房子的地址呢--还好她家搬得并不很远!想必那个回收人员是费了不少心血才找到她的。一个废品回收人员整天起早摸黑地工作不就是为了多挣点儿钱吗?可他见了这么多钱怎么就不见钱眼开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从隔壁阿婆那儿了解到:他是安徽省某工厂的一个生产骨干,由于工厂的经济效益不好而失业了。在家里,他真是“无用武之地”,为了供女儿完成学业,他毅然选择了今天这条路--来上海闯荡。他夙兴夜寐,四处奔波:每天从各个新村回收废品,再卖到废品回收站,一天顶多只能挣几十元,有时连几毛钱也难以挣到;每到周末他到别人家去当钟点工,辛辛苦苦干一个小时只有四元钱。俄而,这件事不胫而走,成为整幢楼的“佳话”。
也正因为这样,我才得以真正懂得他--这个普通的废品回收人员。尽管他费尽心思要攒钱给女儿读书,但在不该拿的金钱面前仍然矜持不苟,这也许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有者,珍惜自己的人格;自私者,珍惜身外的金钱”吧!
下一篇:弹钢琴的感觉真好
2012年,一转眼又要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收获了很多快乐、很多感动,很多难忘的事与人。然而我最难忘的却是一个卖小吃的阿姨。每一次我经过家门口,总会看见一大堆人聚在一堆,就好像是一个粽子。我出于好奇,...
每逢佳节倍思亲。寒假中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我最难忘的人——翟老师。她是我在郑州上学期间三年级的班主任。翟老师才二十多岁,个头儿很小,但她对我们很亲切,经常叫我们“乖儿、宝贝、孩子”等等。有时,个别同学...
在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一个令自己难忘的人。是时时关心我们的父母,是无私教导我们的老师,还是时时在我们身边给我们鼓励的亲人?而让我难忘的人是我的同学。 他长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一个小小的鼻子,一...
当一个人做出一些使你难忘的事后,他的身影便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中。 我的邻居张爷爷是一个出生在抗战年代的苦命人,从小便发誓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刚满18岁的他便参军去朝鲜。在抗战路上便养成了爱节俭的...
在我蒙浓的记忆中有一位老人,她就是我的太婆,她一直很疼爱我,可是她已经去世多年了。我从小就在农村里长大,是太婆和奶奶把我养大的。记得有一次,太婆身体不好奶奶炖了一小碗猪心给太婆吃。我不太喜欢吃猪心,可...
生活到今天,我有了很多朋友,认识了很多熟人,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故事,但唯有他,我永生难忘。他叫小光,比我大些,我叫他小光哥哥。他的爸爸生了重病,终日在家躺着,妈妈是小区的清洁工,每月只有一点...
他们没有诗人的才华;没有画家的天赋;也没有运动员的体力。但是,他们拥有很少人拥有的朴实和朴素。在炎炎烈日下,他们并没有吃口棒冰消消暑,而在辛勤地为别人付出。他们就是清洁工。 有一次,我在一家餐厅里吃饭...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像阿长这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小时候的每天清早,供应我牛奶的是一位普通老人,他无论春夏秋冬几乎每天早上都在卖牛奶,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他竟然能把牛奶挨家挨户地送上门。记得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