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四年级有个同桌,他叫永琪,刚认识他的名字再看看他那个神不像神鬼不像鬼的样子,对他满是嘲笑,经常喜欢拿他跟《还珠格格》里的五阿哥作比较。嘲笑他大概还有另一个因素吧:他不是本地人。
但是我嘲笑他的时间并维持不了多久,毕竟我没那个权力的。
语文课快结束了,他拿起一本笔记本——专门记作业的,我便故意用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笑他老土:“都四年级了还好比二年级老弟老妹用这种土法子啊?”他只是笑了笑说:“这样就不会搞错作业啊!”老师也开始了布置作业的环节:“积少成多的知识要抄几遍好呢?”“两遍!两遍……”大家都激动地把比划着2的手伸起来,包括我在内。就在这震耳欲聋之际,耳边还能传来很不和谐的声音:“三遍!”我用鄙视的眼光瞥了他一眼,又继续叫喊着:“两遍!”最后的结果是抄两遍的作业,我嘚瑟地对他说:“哼,两遍哦!”他只是低下头记他的作业——“语文作业:积少成多抄两遍。”本以为这些字眼就是我的战利品,可是当作业上交时,我彻底败北了。他抄了三遍的积少成多字迹工工整整,而我仅抄两次的作业却是潦草的……本想笑他傻,但他告诉我:“作业是做给自己的,认真多写几次可以巩固知识!”我这回总算知道自己的错误了,便决定向他学习,并加入他的“反动”派。
又是一堂语文课,老师要求我们当堂背诵《己亥杂诗》。他居然没读一次就踊跃举起他的粗手站起来一口气把它给背好了。我问他是怎么办到的,他只轻声说:“预习!”我便继续埋头死读古诗,却老是断断续续,“恃”我不会读便不去读它,“喑”我把它看成“暗”,“擞”我以为读成“数”同意,二前一个字“重”我读成“zhòng”,结果被他指手画脚的,虽然很让我讨厌,但不能不承认,他是有认真学习的。
“‘恃’读为shì,‘喑’不是‘暗’,本诗‘重’读作chóng,‘擞’读为sǒu。”他一边指着我的书,一边给我讲明。接着他又告诉我一些背诵的技巧:“你可以试试理解记忆法,快速诵读法,分层背诵法,可以试着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顺序顺藤摸瓜,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相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诵得快,而且记得牢。”听他说到这,我也像只猪只能目瞪口呆地听他讲了,但从那时起,我便决定对待学习绝不能有一点马虎了。
虽然后来他转学了,但所教给我的道理觉不能忘,当然,更忘不了的,可是这位同桌啊!
下一篇:气球在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