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二年级:156539879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人随着这飘飘洒洒的春雨,来到了祖宗的墓地--老圩--马鞍岭。虽说是来扫墓,可我对于我来说是一次踏青。一年当中,难得有踏青的机会。你瞧我,又蹦又...
清明节来了,总是春雨绵绵。在雨的清洗下,杨柳变青了几分,柳条也婀娜多姿,在春风的吹动下跳起了秧歌舞。大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绿。多美的春色! 老水牛,放牛娃在湖边,欣赏青春的美丽景色。此时,一位书生蹒...
今天是清明的前一天按习俗,今天我和大人去祭祖。 听爷爷说:我们北方的春天虽然很冷,但却处处洋溢着一种生长的热情;北方的春天虽然时常刮风,但依旧能看见随风飘荡的绿柳。 早上我坐在车里,探出头只见娉婷的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儿时的我什么也不懂,只晓得老师吩咐过这首诗一定要背上,就天天捧着个书背,其含义是一问三不知。现在渐渐长大了,几年后的今天,凝视着远方那东升的旭日,心生感叹:又是一个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勾起了我对清明的丝丝回忆和对亲人的无尽相思。其实蛮不想过清明节的,从小到大都不喜欢,每次过节,看着那一年比一年旧、一年比一...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清明节踏着无边无际的眉毛细雨来到了人间,雨后的空气变得清新,变得格外的清凉,也变得更加的忧愁。思念是一种痛,思念是一种病,思念随着细雨笼罩在天地之间。“清明前后,种...
落花寒食日,清明逢暮春。遥思武陵渡,不见亲人望。尺素无处递,院静徒念忆。愁转肠断时,念慈泪洒地。——题记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带着哀哀的愁思和满满的怀念,过着清明。虽然我的老家没有祭祖的习惯。可是,...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转眼间,清明又到了。清明,让我响起了先辈们的亡灵。想到这儿,思念之感,惆怅之念,回忆之泪都一同涌了出来。人们常说,故人已有自己的世界,他们已与今世的我们作了彻底了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