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放假了,总是被雾霾笼罩的我想去一些没有遭受个工业污染侵袭的地方休息一会。几经商议,我坐上了前往昆明的飞机。
身处江淮地区的我从来没有去过西部的城市,下飞机时,一股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对这座城市产生好感。明天就要去石林了,今晚我要好好休息一下呢。石林景区人山人海,但这丝毫没有减消我旅游的兴致。石林高耸入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虽然在进入进去之前就被导游告知要发挥自己全部的想象力,但是我还是被那形态各异的石头怔住了。“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我想起了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是啊,这个世界上存在造物主吗。“别发呆了,要掉队了。“旁边的同学小心的提心我,我这才从无边的遐想中跳出来。我问同学:”你说,这世上有造物主这种东西存在吗。“同学答道:”从科学上看肯定是没有的,但是要让自然形成这样壮观的景象会要多长时间啊,又会是多么的巧合啊。”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游览石林的旅程就要结束了,在快要解散的时候,我问导游,为什么少数民族的服饰颜色那么鲜艳,导游也就耐心地给我讲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导游带的帽子上有两个鲜艳的三角形,我问这是做什么的。导游说,帽子上有两个三角形的女士表示未婚,没有的就是已婚,当一个小伙子摸那个三角形的时候就表示他要向那个姑娘求婚。我感到十分惊讶,导游的年龄看上去也不小了,为什么她的帽子上也有两个三角形。导游说,石林景区是由政府开发的,政府统一着装,实际上已婚女士穿着这种服装是违反民族规定的。在说这些的时候,导游并没有埋怨,但语气中已经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哀叹。
我想,石林风景固然美好,但是政府在向群众展现她的美好时是否能够尊重当地民族的文化呢。又能否切实做到思想品德教科书上要求我们中学生做到的对少数民族的“四个尊重”呢,这个看看似宜居的城市似乎存在着更多令人思索的问题。
嘿嘿,这是我搬到这座城市里的第二年啦!我那些朋友当时还劝我说:“这城市太小还有些偏僻,就在原来的大都市不是挺好?”幸亏我没听她们的!这城市多好啊,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宜居城市! 其实住在这城“麻...
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又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美景,我们生活在这个宜居城市中,没有喧嚣拥挤的街道,也没有填满垃圾的臭水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我也是这个城市中的一员。由于这个城市太过...
虽然已是寒冬,放眼望去,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给洛阳这座宜居的城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冬晨,太阳羞答答地不肯出来。扑面而来的风有着刺骨的寒意。路上行色匆忙的是求学的孩子和望子成龙的家长。人潮涌动,像无声...
时间:2034年5月1日上午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某酒店人物:海淀区某中学22班部分同学事件:初中毕业20周年同学聚会经过如下:8点整,最先到酒店的是“初中同学毕业二十年聚会”的发起人之一、当年的班长如今...
市中心有一片草地。林木工人每天清晨傍晚悉心浇水,青草在风中熏然如醉,倒成了日里最养眼的地方。行人们从草地里辟出的小径中匆匆走过,用温柔的目光拂过他们的脸颊,好一片难得的绿茵哟!草一直绿到深秋开始发黄,...
无论是身处一线二线主流的繁华大城,还是蜗居四线五线的静谧小市,每日行走于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或许在一千个人的心目中,有一千种对于宜居城市的向往与憧憬,在我心目中,适合的、舒适的就是宜居。宜居,城市之美,...
从幼时的家乡、年少时的求学、成年后的工作、不得已辗转了几个城市,最终在河南郑州定居。那日看见书香文苑的征文,今就以现居住的城市为例,拙笔写下征文一篇,藉此支持圈子活动——题记在那莺歌燕语的春天,您看那...
早晨,清洁工的扫帚声划破了小城的清梦,新的一天开始了。路边的早点摊陆续开始冒烟,包子、油条、馄饨、米粥、老豆腐,虽说都是一些北方寻常的食品,但价格便宜,最主要的是对人们的胃口。最早光顾的一般是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