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几个月前,爷爷奶奶从广州回来,同我们居住。
周末,我到楼下的理发店洗头。因为期中考刚结束,难得放松,所以洗完头发我又跑到对面书店看书。约摸又过了30分钟,我无意间抬眼透过窗户,竟看见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拄着拐杖,好象在焦虑地向理发店的人问些什么。我一楞——那可不是爷爷么?我忙扔下书,飞快地跑过马路,大声地喊:“爷爷!”
爷爷缓缓地回头,见到我,布满皱纹的脸似绽放一朵菊花,可一会儿又收了回去,急急地问:“你这丫头,跑哪去了呢?害我好找!”
“爷爷”我嗔怪道,“我已不是小孩了,丢不了。倒是您,都一把年纪了,腿脚又不灵便,爸不也说不能走太长的路吗?您却下楼来找我。”
“行啦,别说了。”爷爷看了我一眼,慢慢说到:“你吃完饭就下楼,过了两个多钟头都不见回来,你说我躺床上这心安得下吗?还不是总惦记着你呀……”
我低下头默默不语,一种酸涩的液体在眼圈里打转。
说着,爷爷拉过我的手回家。我感受到爷爷掌心传达的温暖,他的手紧紧地握住我,生怕我跑丢了似的。想着几年前的爷爷,身体依旧硬朗。我一到乡下,他便笑容满面地迎出来,边打开尘锈的大门边说:“我的小孙女回来罗!”而今,爷爷的腿脚有些不便,搬到广州大伯家住,仍一直念着父母和我。有时因为实在太忙,几天忘了打电话,他就着急地打来询问。尽管爷爷有些耳背,却总喜欢跟奶奶抢电话,一听是我,声音便如小孩般雀跃。
记得前阵子看父亲的博文,里面有这么一句:“长大了,父亲是静谧的港湾,早上送走希望,晚上苦等归航。”好似看出我的不解,父亲便讲:“我小的时候,你爷爷在外地工作,周末才回来,每到星期六下午放学后,我走出校门,总能看到你爷爷高高的身影,一旦我落入他寻找的眼光中,他便笑了。高中时,偶尔周末晚上和朋友相约出去,你爷爷总会规定我回家的时间,而他总是准点站在巷口等。他的身影,象一座屹立不倒的大山,等待归鸟,又似一个静谧的港湾,等待归航。所以不论我与朋友谈兴多浓抑或玩得正起兴,我都会准时回家,因为我知道,我迟到一分钟,你爷爷就多等一分钟。因为他让我知道,有一个人在牵挂着我……大学毕业后,当我找工作、为家庭打拼奋斗而遇到什么困难时,我都会努力去化解、克服。因为你爷爷的身影始终在我心里挥之不去。”
父亲动情地述说那份如山的父爱,我不禁又陷入沉思:
父亲不也是这样吗?一到下雨天,他就撑一把大伞站在校门口等我。不论雨打湿他的衣服还是风吹斜了雨伞,他始终不肯到车上避雨,因为怕我找不到他而被淋雨。有一次,他在开会,不能来接我。我一回家,来电显示八个未接电话!都是爸爸的!打过去,他似乎松了一口气,不住地说:“到家就好到家就好……
我顿时心里热呼呼的。
是的,不论是马路上年迈的身影,还是巷口伫立的“大山”,抑或雨中着急的眺望,都是一种令人感动的牵挂。牵挂,正是心灵深处最原真的告白,最纯朴的爱。透过祖孙三代的那份牵挂,我看到了爱的传承。
下一篇:牵挂
奶奶睡觉不关灯早已形成习惯,小时候我以为是因为奶奶和我一样怕黑,长大后才了解,那是老人无法释怀的一个牵挂。在爸爸的记忆里,求学的路总是黑暗且漫长的。从老屋到学校,跨过公路,穿过羊肠小径,再到田间小路,...
牵挂是一丝春风,给人带来希望;牵挂是一缕阳光,给人带来温暖;牵挂是一片芬芳,给人带来愉悦。曾几何时,我们牵挂过父母?父母是这个世界中最疼爱我们的人,也是对我们有着最深恩情的人。我们从小就在父母坚硬的翅...
初识本已偶然再见纯属缘分相交日渐情浓阔别几日思情更重在外的岁月相依为伴回家的旅途携手同行回望已走过的岁月那挂在脸上不曾散落的笑靥依旧明媚而今相隔千里的你我依旧牵挂只因我们是姐妹...
牵挂,像一片热土,虽无声无息,却含着一种深情;牵挂,像一棵大树,因为有了根,所以枝繁叶茂。牵挂是一种生命形态,是所有人都要寻找,都会珍爱的精神场所和心理磁场。鉴别感情深浅的最好方法是牵挂的长短。“孔雀...
我想,任何父亲即便真的死了,他的心也是牵挂着孩子的。——天天的脚印渐渐的,开始对“死亡”这个没有生命的字眼敏感、畏惧起来。以前,我总以为死亡距离我们很远.很远,而它却真真实实发生在我的身边。2007年...
闪着雷的深夜,伴着一道凄惨的白光,朦胧中你彷佛看见了我,从梦中惊醒,可只有惨厉的雷鸣与无边的黑暗激生的恐慌来相伴你的愁思。我的印象却如闪动的影一般从你眼前消失不见。你望着我被官兵从屋子里带走,哭着,喊...
晓来雨过,往昔何在?一池萍碎,春意三分,二分牵挂。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题记窗外下起了大雨,窗内的我默默捧着一卷泛黄的古诗集,点一盏西窗烛,我在古诗中追寻关于你的回忆。“悲欢离合总无情,...
夜深了人静了桂花落了小屋沉默了月亮这么亮,多么皎洁月光洒在我身上,多么明亮我,在幻境里,不希望被打扰我,在梦境里,不希望被苏醒世上人这么多...怎能找到知心人呢?月光请告诉我,月亮请陪陪我,愿明天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