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个国家的代价成就了一位伟大的词人——李煜。
如果没有南唐的沦落,或许李煜还是那个“嚼烂红绒,笑向檀郎唾”的风流公子。如果没有从皇帝到阶下囚的转变,他的一生也许就会在平俗庸庸中度过,也不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历史的词海中也不会有他的半瓢哀怨。
李煜是位成功的词人,他的词已是绝唱。从早期的华艳温黁到中期的黯淡萧索,再到后来的哀怨凄绝,词风的转换揭露他内心的变化。
早年的李煜没有较多的人生阅历,没有经历太多的世间坎坷,一天只是沉醉于花红酒绿之中,醉生梦死。早期的作品大多都是大周后如何与他调情,小周后如何和他幽期,轻歌曼舞如何使他迷恋,花残春老如何使他惆怅。
到了中年时,仲宣和大周后相继离世,让李煜不禁开始忧郁,由乐观变的悲观了。这一时期的词一写人生的无常,如“转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世违。”(《浣溪沙》)二写独处和沉默,如“别巷寂寞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临江仙》)三言秋夜的凄清,如“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窼,夜长人奈何。”(《长相思》)四叹悼亡的哀感,如“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谢新思》)这一时期中李煜对人生的态度是无常,憔悴的生活是他对愁苦有了新的理解。此时,李煜对词的造诣就已经凌驾于众人之上了。景物的交替变迁,人生的反复无常,内心的愁伤,都被他融入词中,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让人读来有淡淡的愁意。
至于第三时期中创作的词,则算是千古绝唱,也是李煜创作的巅峰。三四年间,虽然只创作了十多首诗词,但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前两个时期中的创作更有价值和意义。在这几年间,他由一国之主沦落为一个国破家亡的阶下囚,尝遍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备受艰辛和侮辱。这艰辛和侮辱使整个世界在他的眼中失去光辉,往事的再现能让他倍感当前遭际的不幸,同时,不幸的遭际也逼迫他去回首往事。词中所歌咏的对象都是孤独,梦和对人生的厌倦,如“梦里不知身,一晌贪欢。”(《浪淘沙》)
李煜虽然不是一位好的国君,但他是一名优秀的词人,在诗词的长卷中留下了他的绚丽的一页。不过,如果他将写词的努力用到治国上,那么,南唐或许也不会灭亡吧!
下一篇:李白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楼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初识李煜,正是这首让人感叹的《虞美人》。当时只是单纯喜欢这首词的词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我很喜欢词,你肯定会首先想到宋词,宋朝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可让我着迷的词并非宋代之人所创,他的词不像有的宋词那样通俗,也不晦涩,他...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清冷的月光从夜幕中泻下,给静谧的世界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皎洁的月亮挂在树梢,弯弯的倩影却不知何时才能重圆。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