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月出东山,日渐圆润,大街小巷一盒盒包装精美的月饼告诉我,中秋节快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游子来说,团圆的节日里,心情总是有些复杂、异样。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平日里只适合浅尝低酌,意味淡淡,乡思悠悠;但每逢佳节时分,却总是不由得让你酩酊大醉,感慨万千。乡思入心,乡情入骨啊。那份思乡的情愫啊,怎么能用语言表白得清。
“菊黄蟹肥秋风凉,酒美肴佳明月光。又是一年佳节至,几多游子梦故乡”。对着渐渐浑圆的月亮,在淡淡的乡愁中,我胡乱吟出这首小诗来。语言在浓浓的乡情面前总是显得很苍白,很无力,也很无奈。但是,我有什么办法,什么方式表达我的那一份心情呢。
此时的故乡又到了“明月别枝惊鹊,秋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了的时候吧。我知道,我怎样的思念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亲人也同样惦念着我。是啊,哪个在外的游子何曾不是让故乡的亲人们牵肠挂肚,夙兴夜寐的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别细细缝,意恐迟迟归。”这其中所包含的拳拳的慈母情怀,所蕴涵的切切牵挂之意,所欲表达的人间真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会得出的。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乡愁,是一种国家情怀。”把一种亲人之间彼此牵挂的情感上升到人家大爱层面,上升到有关家国的意义上,可见乡愁在凝聚中华民族方面不可或缺,意义深远而重大。世界上,还有那一种情愫又能担当如此重任,获得如此殊荣,让十三亿的炎黄子孙不约而同、毋庸置喙地高度认同呢?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年轻时读余光中的这首小诗,总认为诗人有几分无病呻吟、故作多情之意。年轻的时候,做过许多离家去流浪的梦,自由自在,走遍天涯,阅尽人间春色,纵览大好河山,那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啊。但是,当有朝一日自己真的走出了家门,离开故乡去闯荡的时候,才知道诗人内心的那份苦涩与牵挂。少不更事的人,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去欣赏世界各地的风景,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但是,当自己真的长大,真的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时候,总是有一种或淡淡,或浓浓的乡愁乡情把你浸润,你氤氲在思乡的情感中度过一年又一年。
明月千里寄相思。面对着这一轮明月,我们有太多的祝福的话要对亲人讲,有太多的思念之情要对亲人诉。然而,关山万里,山隔水阻,有许多时候我们只能让明月作为特使,拜托它转达我们深深的相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到中天,更加明亮,月亮里的桂殿兰宫似乎也张灯结彩,准备欢庆这隆重的节日了。远方的游子啊,对着月亮许个心愿,让月亮之神把我们的情意送回故乡,送到亲人们的心上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一篇:月是故乡明
故乡便是那平日里不能相见,而静谧的夜中总能感觉到的美丽家园。心中升起一轮故乡皎洁的明月,一丝属于家的温暖萦绕再我的枕边,牵引着我踏上那条兰渚莓莓,芳草萋萋的归家路,这一刻躁动着的心浸溺在温润的暮霭中,...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日落西山下此时正值炊烟袅袅,一股如血的晕慢慢向天边扩散,蔓延。天空的颜色正是如此变得鲜红,渐而黯淡,仿佛是些凝固了一般。现在的太阳不再像刚刚升起一般,灿烂、耀眼。它犹如一位垂暮之年的...
曾经以为,故乡只是我的一张明片;曾经以为,故乡只是我脑海中一叶小舟;曾经以为;离开了故乡后我会把她慢慢地淡忘……我的故乡是靠近海边的小镇上,我的童年曾经在那里度过,虽然阔别了多年,但记忆深处还残留着依...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淡淡的月光,浓浓的相思。记忆里还是夏天和秋天的交界,同一轮圆月,同一曲离歌,同一...
谁赐我一只望远把故土的乡思 望穿再抚摸一下饱实的谷穗再回放一遍南飞的大雁数一数母亲的额头增添了多少银丝白发父亲的脊背 弯的像哪一座山老井的水 咕咚咕咚流淌它延续着父辈的祖训锄头的微笑安慰了乡亲 劳苦的...
已经不记得是哪位文学家写下,在旧社会里,农民卖米大斗出,买米小斗进的文章。但是,文学大家笔下横七竖八停泊的船只以及小河上漂浮的菜叶的描写却始终留在我的脑海。家乡小镇名中带有“渚”字,意为水中的小洲。自...
月儿悄悄爬上了树梢,倾泻着大地,透过窗棂,也洒下了满屋的光。又是一年中秋之夜,明月如水流淌,清风暗送秋波,遥望天空,星疏月明,万里无云,格外晴朗。悠然产生“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惆怅。月明之夜,思念又回到...
窗外有明月清风,疼痛已经生了痂。远在他乡,心在远方,家像一株被剪去枝桠的梅花,安静着沉香。心像玻璃一样透明了所有月光,月光照亮了今夜的白露,白露凉了所有思乡的心。我像没了脚的飞鸟,依旧四处飘荡,没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