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悠悠古巷,芬芳桂香,月明白地,浓郁秋思。月,勾起多少人的遐想与感叹。思乡、思友、思亲、思故,仰月而思,颇有月圆之韵。月总是寄托太多太多的愁思,连月下之桂也惆怅。问古今,问天地,月为何是思念的归宿?
潇洒飘逸的李太白,“邀明月让回忆皎洁”,为何是月?飒爽的风、无声的雨、奔腾浩荡之水和洁白无暇的花——特别是饱含秋色的桂花,为什么不是他邀请拂过记忆的对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那么星星呢,星星不是也很活跃、很可爱,给人以喜悦的感受,而且又不失光明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是月,是月勾引思乡之情,浓郁、细腻,让人追味。苏轼也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欲与月共舞,饮进思愁。月的意境深沉、孤独,月不愁人人自愁,月总是诗人多愁善感的对象?
是的。对月的情怀,是对家、对幸福、对团圆的倾诉。在思念亲友、家乡时,月总是最圆、最明、最亲切的。情感寄托的月闪耀得最灿烂。“月,是圆的,就像我的思念。”这是艾青观月的感慨,更是对团圆的盼望,是圆月给予心灵安慰的赞叹。徐徐清风,伴着月的清辉,月变得冷清,人已有凉意。月下人相望,月能否把思念洒向家乡?一种盼望、一种理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把月同人相比,阴是哀愁,晴是喜乐,圆为欢欣,缺是伤感。连月都有自己的情绪,或愁,或喜,或欢,或悲,人何不为?
月,圆了。团聚了的人家仰望着它,一股温暖、甜美的感受涌上心头;孤单的游子,身边的风凉飕飕,月仿佛是心中的苦楚,思念在召唤着他,仰头眺望,朦胧的月,家乡在何方?
下一篇:又到清明时
月,一个永远无法装满的宝盒。古人的愁,今人的爱,全都寄托给了它。它越圆,越能勾起我满腔的情丝。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可惜没有了往昔的欢声笑语。记忆的国度中,月圆之时,我们一家人总在温馨的屋子时谈笑风声。那...
去年九月,我进入了初中。初中的日子,从一开始就不曾带给我许多欢乐,反之,我更加寂寞了。又在学校里度过了孤单的一天,我对自己说。写完作业,不由自主地挪步到卧室窗前,立在那里,望着夜空,想我那昔日的伙伴,...
月儿真圆,真的好圆。妈妈,这是你离去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回来陪你了。眼前的门已有些破损,被风吹得吱吱作响。推开门,打开灯,昏黄的灯光下,那些布满灰尘的东西,显得那样亲切,熟悉而悲凉。我拿起抹布来擦拭它...
月圆月缺本是一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但我们中国人附寓它深刻的含义:月圆家人团圆。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日子,也是我们中国人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中秋节,一家人或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共赏月圆...
古人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到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这是一个思乡、思亲、思情的日子,站在阳台上,望着那轮圆圆的明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