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她,用生命的最后十年完成了昙花般最绚丽的绽放。她,就是林徽因。
出身名门,少女时代随父游遍各国,赏阅人世繁华。战争时期,曾困居李庄,穿着朴素,拎着瓶子上街打油买盐。倾国倾城,着一袭白色纱裙,却难抵病痛缠身,容颜更改。这样的女子,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都是一道别致的风景。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她生命的最后十年,那如昙花般开出了绝美花朵的十年人生。
1945年,当人们沉浸在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的喜悦中时,梁思成陪林徽因到重庆检查身体,大夫却告诉思成,徽因将不久于人世。但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位满腹才情,倾城绝色的奇女子用瘦弱的身体坚强活了十年,以非凡的毅力熬过了十年。而这十年,她并不是在病榻上度过的,她用这最珍贵的十年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在自己最热爱的建筑事业上留下了最浓重的一笔。
1945—1955,在这十年中,她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完成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完成了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挽救。同时,作为作家的她,也在这十年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给秋天》、《人生》、《展缓》、《年青的歌》等都是着名的作品,为中国的诗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她还撰写了《天坛》、《颐和园》、《雍和宫》、《故宫》等一系列介绍我国古建筑的文章,为人们对古建筑的了解打下了基础。这十年,她一直用坚强抵抗病痛,为的是可以完美的完成岁月赋予它的光荣使命。骄傲的她,一直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她不允许人生有太多的残缺,她要的是无悔,是完美。
正是因为林徽因的乐观与豁达,她才得以以最美的姿态度过这十年。她知道,她的人生容不得有半点放弃,因为任何的放弃都是背叛,都是辜负,所以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有着比任何人都好强的心,所以她的最后十年才繁花满枝,硕果累累。她知道,她一直有徐志摩远在天堂的思念,一直有梁思成近在身边的宠爱,也一直有金岳霖不温不火的记挂,有这些,她就有了力量,有了这十年来一直支撑她的勇气。她还知道,人间的季节从来都是在不断的变换,只有心中的春色可以不改容颜。能看惯草木的荣枯,秋月的圆缺,也能承担得起人生的缺憾和聚散,正是这些理性,才让她这最后十年把握得极有分寸,所以没有太多的涂改。
着名作家白落梅这样评价林徽因的这十年:“十年,她既孤独又充实,既辛苦又满足。她用十年的光阴创造生命里最后的传奇,也用十年的忘记,来结束她与这纷繁尘世的最后缘分。”
当一切繁华落幕,当她终于耗尽了十年的时光,当她真正做到了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她这华美的一生,让无数人羡慕不已。
这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林徽因来说,或许刚好。她用十年,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后人却要用一百年、一千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追忆她。我们更愿意以建筑师的角度来欣赏她,因为她在中国建筑史上的贡献是永不可磨灭的。
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日夜夜,林徽因该无悔了吧!
下一篇:十年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题记七岁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一个梧桐树歌唱的世界。大人们不会知道,他们眼中的树木是聋的,也是哑的。但是我却能听到梧桐...
等待了许久,才等到这样令人舒适的宁静。我像一只蝉,蛰伏了十年,等待一场盛大的洗礼。窗外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雾,没有见到阳光,心情都变得阴郁起来。窝在屋子里,除了耳机里面的音乐声其他的什么也听不到,这难得的...
徘徊着,徘徊着,不经意间十年的时光已经离开了我,有曰:“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笙箫悠悠空荡着离别,回忆依依塞满了我的心房,有如浪花,;靓丽的水花之后只剩下一朵涟漪,可殊不知,那涟漪才是最美丽的风景。那是...
十年,可以让小溪里的流水流淌的不在那么欢快,可以让原本安静祥和的夜晚变的烦乱嘈杂,也可以让父亲的腰身不再健壮母亲的如瀑青丝里钻出几缕银发。十年前,爸爸在镇西头经营着一家饭店,爸爸任厨师长兼老板,妈妈是...
自初上小学起算,至今已十年有余。十年,我们从迷信权威变得拥有理性。十年前,我们声讨恶霸地主周扒皮。我们对普鲁士进攻阿尔萨斯-洛林感到义愤填膺。我们以为八路军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十年过去,我们鄙夷革命...
回忆过去,拨指粗算,噢,已经过了几乎十年的时间了。由七岁那年进入校园到现在,不知不觉中,都已经十年了。想起那时,刚开始念幼儿园的时候,都爱趴在窗台上看着隔壁的大哥哥大姐姐背着书包去学校上课,他们脸上总...
那一世芳华,被岁月的巨轮辗碎,梅子黄时的一川烟雨中,回忆的潮水涌向我,侵杂我心。打开老屋的抽屉,在最里层竟翻出了一张祖母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照片,抹去上面的尘埃,便看见祖母身着缎面的对襟小袄,脚上是一双绣...
这是一个完美而遗憾的世界。他仿佛注定不同。那天,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但是没人知道正有一道天幕缓缓落下,如同算盘上哪颗颗被拨动的珠子,黑暗中只能听到它无助的呐喊。场景破碎的瞬间,他睁开眼了,父亲慈爱地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