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当星球运行到指定的轨迹,当岁月里的又一个秋天姗姗而至,当街道上的人们步履匆匆,小小的面房里漠然升出饼香时,记忆就如午后的阳光猫一样轻轻打开门,柔声提示道:嘿!闻到了月饼香了!中秋要到啦!
于是,起身独坐,踱步走出屋子,看见爸爸和外公正忙碌不迭地向院子里搬桌、搬凳、搬水果,爸爸叫我:淇淇,快来帮忙!”我连忙跑过去,原来,他们打算在石磨的平房顶上铺上被褥,搬上桌子和水果,就在房顶上赏月。
一切的准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着,我在心里默默许愿,这个夜晚一定要快些来。终于,不负众望,当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结束时,家里的古钟深沉而有韵律地奏响:一、二……六、七、八!
我们攀着梯子,尾随着前面的人小心翼翼地登上房,找到自己的被褥,轻松地躺上去。
此时的夜晚异常幽静,即使近处传来几声汽车的鸣叫与狗吠,也不能将这美感打破。阵阵微风拂过面颊,风里带着淡淡的甜香,它轻轻地抚摸着每一棵昏昏欲睡的树木,听着树叶的呢喃,夜鸟的呼吸,像母亲抚着孩儿静静入睡,像月光那样温柔,像茉莉那样清雅。嘿,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夜晚,好清爽!正在这时,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它恰似一只角笛,姗姗而来的夜晚吹响了它,就在万籁俱寂中洒下清美的亮,柔柔的,柔柔的。像轻轻滑动在睡梦里年轻母亲的手,像婴孩芬芳的枕边甜甜的酣梦,月光,晶亮温润,像那无风淡阳里的一泓秋水,像那晴空万里外的一片蔚蓝。
然而,就在这柔和之月的沐浴之中,我想到了在老家年过花甲的爷爷,那位博学多才的老中医,不知他在故乡生活是否安好?
六年前,我五岁,因为故乡是个小山村,对于我的学习和爸爸妈妈的工作不利,我们离开了故乡。还记得那一天,是一个寒风刺骨的冬日,爷爷只是披着一件薄薄的军大衣,我们三人对爷爷承诺到了那边一定会专心学习和工作。汽车到了,爷爷叫住我,眼中的泪花不断地涌出。他送给我一本“鲁迅文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淇,到了地方一定要回个电话,以后多回来看看。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不要怕,勇敢冲上去。这是鲁迅先生的文集,对你有帮助!”我重重地点头应声。接过那本书,仿佛是接过了爷爷的心,热乎乎,沉甸甸的。时至今日,已有六年,不知爷爷是否在山的另一边同样与我共赏一月,由于在这六年中只回过三、四次,而且只是短短一、两日便匆匆归去,爷爷那慈祥的面孔在我的脑海里模糊起来,显得影影绰绰。
望着眼前这皎洁的月,我合起手掌,在心中默默许愿。祝愿家乡的亲人一切安好,祝年迈的爷爷健康长寿。
一轮玉洁冰清的月,一会儿穿云而过,色彩淡然,一会皓空高挂,清辉如缕。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
中秋月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一篇:中秋月夜
秋赏月古人说的好:小时不识月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中秋节,中秋节,花好月圆,明月当空,是赏月的好时机!当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天(八月十五)为了看月亮我早早地坐在了阳台前,准备欣赏那迷...
总评:作者在赏月后写下了这篇“中秋月夜”,描写细致,很好地表现了月夜的美景和对月亮的遐想。文章结构非常清楚,一部分写月夜月亮升起的情景,写得很柔美;一部分写自己的想象,符合儿童的特点。但题为“中秋月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诗人们或伤感,或喜悦的吟诵中,中秋,这个弥漫着浓浓喜悦和淡淡思念的节日又一次光临了人世。晚上,吃过团圆饭,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阳台上...
吃了晚饭,丁零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爸爸要带我去看烟火。我听了真是兴奋不已。在等待爸爸的间隙,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上去看月亮,因为今天多云,无数颗繁星全都躲在云层里,一轮圆月像光华四射的水晶球挂在天空,...
中秋节,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坐在月亮下赏月,吃月饼。今年的中秋节,是我和大妈,姐姐在一起过的。爸爸在中秋节的前一天去出差了。我就暂住在大妈家,和她一起过中秋。我端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望...
徐徐的晚风载着一股浓浓的情思,送来了一个温融融的夜。又是中秋,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晚饭过后,我急忙跑到天台,想看看今年的月亮到底是怎么个圆法。我仰首望着天,却有一块庞大的云层遮住了月亮,只是隐约看见月...
今天是中秋节,我们一大家子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向目的地老家出发。一路上,我东张西望,望着窗外景色如画般的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顿时心旷神怡。一到老家,一群小伙伴马上围着我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于是我在...
中秋夜,从繁忙的作业中脱身出来,已经9点多里。这时,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我独自来到阳台,去欣赏月景。夜晚,是那么寂静。环顾四周,万家灯火已经所剩无几,只有星星似的几盏灯还亮着,或许是在写作业,或许也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