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人的一生避不开成长,它就像钟表那样准时,又如少女般脉脉。有人爱它,有人讨厌它,但没有人能够跳过它。一个孩子最大的权力就是成长的权力,不可以遗失,也不可以转给他人。在这条道路上,有荆棘也有鲜草,有风雨也有彩虹,但是奇迹的花朵会随时伴随着孩子们的脚步,成长的道路会将他们创造成为一个勇敢,坚毅,聪明的大人。
懵懵懂懂,迷迷糊糊,混沌未开的童年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从上学的那一刻起,每一个孩子就期盼着放学,从上课开始每一个孩子就希望尽快下课,童年的时光总是充满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和天真。我们的父母将我们交付给了学校和老师,他们担心害怕,怕学校里的坏风气,怕老师教得不好,他们担心在12年后的今天,会贴出一张寻人启事来寻找曾经那个可爱的儿女。父母每天惶惶地焦急等待在校门口,却总是插手孩子的梦想,总是觉得孩子的不如意是自己莫大的耻辱。贝克(美国记者,幽默作家)8岁就随了母亲的意思当了小报童,大人们认为他最好的工作便是当一名记者,母亲也不管他愿不愿意,都决心要让她的孩子有出息。从此,他便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哪些卖不完的《星期六晚报》。可是,他却想当一名作家,就因为作家不必去按别人的门铃也不需要有多大的进取心,可惜3年过了,他的母亲才发现自己儿子在作文方面的天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场辉煌壮丽的人生之路,我们想当一切我们认为英雄的事业,可是走了一年,我们才发现这条路是多么的顺畅,什么“老虎”“狮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往前看,原来是父母把路修直了。我们的征服之路成了父母心中的“通向成人社会的天路”。自此我们不禁问为什么我们的梦想总是毁在父母的脚下。他们插手孩子的梦想,不给他们创造的机会,总是把自己想象成的成长这条道路劈得整整齐齐,顺顺当当,可是,殊不知自己劈的是条歪路。当我们都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就都躲避着这个成人社会(“人生的学校”),害怕那里的人(包括父母),害怕时光将我们带进去,就是因为那里有种种清规戒律,关卡哨所,他们虎视眈眈地规范着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想躲开这一切,藏在灌木丛中,藏在被窝里,但是我们躲得掉吗?14岁的我们踏上了春天的成长之路,有的人嘴上说“是”,循规蹈矩地做着大人们的正经事——为了显得成熟,却满身心地投入到阳光,草地和溪流中。是啊,哪位少年又躲得过青春的诱惑。在这里,我想对所有的父母说句:青春期的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羞羞答答或坦坦荡荡,我们可以选择独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想,这是我们的权力,自然也是你们给我们创造奇迹的动力。
人们常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伴侣就是父母,老师,朋友和自己长大后的爱人。看了这本书,我们都不禁对教育的力量感到神奇和伟大。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但是我却并不了解教师这一门行业,直到我开到了这本书,我才总算知道了教师的真正含义。老师的讲台不是皇帝的宝座,没有人要对老师样样言听计从,老师不是上帝,他不是什么都知道,也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老师的童年也不可能是样样第一。老师也不是魔术师,他只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园丁,他的责任不是开辟道路——这是学生们自己要去开辟的——而是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老师不是教书的机器,而是一个有感情,能教人,也是一个能教会人感情的人。老师不应该歧视或讨厌自己的学生,因为有的“有学习障碍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差生,不要因为某一次或某一项的学习障碍,就完全否认自己的学生。教育,最基本的是知识的传递,最动人的是人格的传承。教育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学生穿着,发型的统一,一个在德育上要求学生死板,统一,在智育上却教学生大胆,创新的教育永远不可能是个好的教育。老师的重要职责是还要教会人赏识,教会我们去欣赏别人的优点,因为一个人不经意间的赞扬会成为他一生珍贵的财富。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当老师呢?为什么那些工资少得可怜,甚至没有的乡村教师仍然为教书而乐此不疲呢?彼得*贝德勒就说过“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是创造的见证人,他目睹了人体开始呼吸,开始了生命。”
射出一支箭,射向天空,唱着歌,那个捡到箭,答着歌的人自然就是我们的朋友,啊,这只呼唤之箭,牵连着两个知己难见的心啊。可是,若是我们射出的是一支邪恶之箭,那么,它终将绕过你的朋友,穿越重重山,条条河,绕过一圈地球,也许你会发闷箭去了哪里,但是过了一会,你就会明白,那支可怕的箭正凶狠地插在你的脊背上。其实伤害自己的朋友无异于伤害自己。多少年来,为什么人人都说知己难寻呢?我想,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惺惺面罩,真正的朋友应该是这样的:当有那么一天,久违的朋友重逢,那么,他会一脚踢开主人家的大门,大喝一声:“我是某某某”。就像古代对阵一样,朋友就应该这样坦诚。人心是那么的纤细而多愁善感,我们不知道哪一根弦会让别人或自己战栗,有时,舌头总是转得比脑子快,或许,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射出那么一支邪恶的箭,此时,我们需要什么,便是心中的善意,朋友之间心怀善意,坦诚相待,自然就不会出错,有时微笑和同情的力量能在朋友心间架起一座桥梁。少年友情的宝贵之处就是伙伴们一同携手共进,攀登精神的高峰,探求灵魂的深广。这样的友情,可以为人生留下最神圣的回忆。朋友也是平等互惠的过程,论朋友,我们就要做到事事与朋友分享,朋友其实就像“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快乐)加倍,又能使黑铁(忧愁)成金,思想是卷着的秀毯,而语言是张开的秀毯,与其把忧愁憋在心里,到不如把它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哪怕是一只动物或是一尊雕像。
14岁,有过一股异样的春风拨动心弦,身体苏醒,思想成熟,梦幻迷离的青春期正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或许这来自某位女士,又或许来自某位男士,当我们第一次被柔情的雪崩迷住,你是否又尝到了浓浓的爱意,爱是朦胧的,是需要缘分的,在千千万万的男女中,找到自己钟情的那个亦或是想要见到的那个并非易事。青春期的爱小心翼翼又清清爽爽,美得近乎忧伤,美得让人心疼,美得像一个害怕醒来的梦。青春的爱需要等待,不可能一夜之间春风就能吹开花。真正地爱情又有什么能够阻挡,学校的墙,父母的教育,哦,这些都是无用又是可笑的,青春的爱唯自爱不破,它充满着天真,幸福又充满着邪恶与淫荡,其实,少男少女们倒都不如放手去爱,这无疑也是场磨练是一场成人的洗礼。
看完这整本书,我感到心中如灌春水,我明白了人性之美,人情之美,学会了为人情,人道而感动。这本书让成长中的孩子感受到生命的爱与温暖,从而更加地热爱生活。
下一篇:读《成长的岁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