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总评:虽然只是篇仿写的习作,但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好孩子,从结尾处的“以后,我会帮你做更多的事”就可以看出来。
在这篇习作里,不管是对苗族老奶奶的描述,还是对热心肠妈妈的叙述,或是对“我”的刻画,都有真情流露其间。或许,仿写并没有真人真事的记叙,但是它让孩子在模仿的状态下,有了难得的机会思考原文给予自己的点点滴滴。
与“欧阳酷炫”的《胜似亲人》相比,这篇习作虽新意无多,但语言流畅,细节描写更为生动且显得真实可感,如“我抱着衣服,悄悄地走了出去。”、“小河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把我的手冻得通红,我咬咬牙,把嘴唇上咬出了一个深深的牙印。”、“这时,老奶奶走了出来,我正在晾衣服,没有察觉到。”等等;其次是结构清楚,尤其是在气氛烘托方面,前后铺垫,恰到好处,浑然一体。
感情的倾注与细节的完美刻画,决定了这篇仿写习作的成功。
鉴于本文的主体内容与“欧阳酷炫”的《胜似亲人》大同小异,因此就不再做分段具体评析了。
点评人:吴晓婷(小学高级教师)
我们村子里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苗族,只有我家是汉族的。
我的邻居是一位苗族老奶奶,应该有七十多岁了。老奶奶的身体还算硬朗。他有一个儿子,在县里当工程师,一年到头,只可以回来一次,所以老奶奶进进出出总是一个人。
她的儿子每个月寄来一千元,所以,她经济上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老人的手、脚不灵便,行动起来慢吞吞的,总会无缘无故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她的儿子也给她请过保姆,可是,不到一个月,保姆就辞职了,原因只有一个:老人认为自己的身体还行,不必花那笔钱请人照顾自己。
妈妈是个热心肠,每天出门去买菜时,无论时间多紧,一定要先到老奶奶家,问问是否需要帮她买点什么。有一次,妈妈要上班了,到老奶奶家看了看,发现她家的一件毛衣破了一个小洞,马上坐下来,直到把小洞缝的严严实实,才肯离去。
妈妈经常教导我:“芳芳,你每天把功课做完后,要去奶奶家,帮她干点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嗯?”我总是不住的点头。
有一次,做完功课,我来到老奶奶的家里,看见地上有一大堆没洗的衣服,老奶奶则在睡觉。我抱着衣服,悄悄的走了出去。
那时候是冬天,小河里的水冰凉冰凉的,把我的手冻得通红,我咬咬牙,把嘴唇上咬出了一个深深的牙印。
终于洗完了衣服,我准备去把衣服晾干。这时,老奶奶走了出来,我正在晾衣服,没有察觉到。奶奶一把抱住我,拉起我冻红的双手,眼里闪动着泪花,说:“芳芳,你真是个好孩子,关心我、帮助我,真是比我的亲人还要亲哪!”我羞红了脸,嘀咕道:“奶奶,您说到哪里去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我后帮你做更多的事!”
下一篇:胜似亲人
小林住在一个村庄里,村庄里只有她们一家是汉族人,其他的都是苗族人。在小林一两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在外地工作,因为工作繁忙,就在村里请了一位苗族阿姨做保姆。那位苗族阿姨非常关心小林,她人长得不高,皮肤黝黑...
我是一位记者,今天台里派我去采访一个村子。可下起了大雨,而且天色已晚,我便在村子里的一户人家里住下了。这家有两个人,一个是看上去像十七八岁样子的汉族姑娘,一个是看上去有八十多岁的苗族老婆婆。看穿的衣服...
在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奶奶,她的老伴已经去世了,只剩下她一个人住在那,显得很孤独。所以邻居们都很关心她,我的爸爸也很关心她!经常给她家送去米和油。这天,是老奶奶的生日。爸爸和邻居们正商量着怎样给老奶奶...
“我”家住在苗族村寨里。在那里,邻居们总是互相帮助,热情相待,村子总是充满了爱的气息。“我”的邻居是一位80多岁的苗族老奶奶,老奶奶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时间来看望老奶奶。她穿着单薄的衣裳,早出晚...
在一个遥远的小山村里,那里山河壮美、鸟语花香,里面住着一对非常有爱心的邻居。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年轻的姑娘手拉着一位小姑娘,居住着一位65岁左右的老奶奶。那位老奶奶白发苍苍满脸银霜,脸上还有许多很深的...
在一个村寨里住着许多汉族人,只有两三家是苗族人。有一家苗族人是小红家的邻居。里面住着一个老奶奶,老奶奶已有七八十岁了,她的一个女儿在县城教书,不经常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不过她的女儿每月都寄一些钱回来,...
人世间,处处充满着情,有的情,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化永恒为云烟,一去不复返;有的情也会承受不起信息任重道远的重负撒手而去,唯有亲情是亘古不变的,美好而又温馨,如春日的阳光,浓浓的洒进我们的心田,令我们...
总评:写人的作文虽然好写,但并不容易写好。好写,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有数不清的事可以写。不好写,是因为如果写不出人物的特点,那作文就等于失败。人物形象要立得起来,要写成立体的人,不要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