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东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熟悉的感觉吧。非要说熟悉是一种感觉,那定是若即若离的那种。安之若素的泰然里,隐隐透出舒服和轻松,如果说这些又是熟悉的感觉,我觉得还得加上诗意的朦胧。熟悉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慢的不能再慢,快的不能再快,又转瞬的,隐隐约约凑和上的。熟悉的感觉,滑溜溜的,有些调皮。
熟悉是你面对孤夜里月亮的感觉。幽幽的就是那一轮明月,永远泛着清冷的液痕。心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打弯,就又开始审视那轮纤纤的素月了。一想到花好月圆便觉得她的美好,一念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又不仅感慨她的深沉。月亮的光辉宁静而幽雅,大方而含蓄,若即若离却又恰到好处,是对熟悉的最好诠释。
熟悉是你审视故乡时的感觉。从空气的湿意到风的轻柔,从云的烂漫到雨的润泽,从山的清秀到水的澄澈,那本是记忆中的一切却又变得清新可感,真实可信。熟悉,是一个从现实到记忆的工具,是一个既亲切又清新的词语。因此,人最怕时间改变了现实中的故乡,改变了记忆中的自我与那诚恳洁白的心境。当时间让一切不再熟悉,那现实就会面对记忆的愤怒和无奈了。
熟悉是你看透心灵时的感觉。看透谈何容易,却并非不能。看看心灵,一丝一毫的变化如此的流畅,成长的感觉再也熟悉不过。可当你的经历将沉重的苦难一次次的强加给心灵,那并非习惯了,已是熟悉了。走在成长的路上,熟悉是对生活的妥协,是对梦想的放弃。一句熟悉了,多少无奈,多少徘徊,又多么孤单。“我看青山多妩媚,料是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欣赏的感觉吗?不是,我认为这是熟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熟悉的感觉看诗,景也就熟悉了,熟悉中带着多少感动!能与一个诗人的心境相媲美的,也就只有后人读诗时熟悉的感觉了。这感觉沉积千年,来之不易。
熟悉,好似一个飞空无迹的精灵,能把平凡的变成美丽的,能把喧嚣的变成平淡的,能把幻化的变成真实的,能把烦躁的变成平静的。仅仅一个熟悉,就可以让天地褪色,梦境辉煌,让天地梦境颠倒一个位置,彻彻底底地感动一回。这不能不说是熟悉的妙用,但还是若即若离的。
下一篇:熟悉
白瓷的勺子,舀起积淀在瓶子里的时光,古朴的小瓶,仿佛一口吞进了千载的夕阳。熟悉的瓷杯,熟悉的咖啡,熟悉的味道,不再是熟悉的面庞。杯中那淡褐色的液体,飘散出缕缕苦涩,一如家乡的味道。雪白的牛奶缓缓注入,...
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没有人生来就对生活熟悉。我们在生活的小路上对事物总是由不熟悉继而变为熟悉。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我们就应该只掌握熟悉的,放弃一切新的事物而止步不前?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
明媚的初春刚刚跨入三月的门楣,窗外,淡粉色的桃花在还带有丝丝凉意的春风中恣意地绽放着,招展着。那偶尔被春风摇下来的花瓣如同一位芳华绝代的少女翩跹着落于松软的泥土之上,带起心中淡淡的怜惜。屋里,我正靠在...
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将事物一件件的转陌生为熟悉。古人云:熟能生巧,我们就仅仅掌握熟悉的,而不去开辟,不再挖掘?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鲜的,熟悉的事物只会让生活变...
我以为我再也不需要这个家的保护了,我毅然离开了属于自己的港湾,奔向了你。于是,我像是蒲公英在追随没有尽头的永远一样,尾随着你,我开心地咧着嘴,一路上充满了许多欢声笑语,我沉浸在里面,或许是迷恋上了这种...
熟悉是一种常识,要走出这桎梏。生活如美人的脸,总是半遮半掩。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将事物一件件的陌生为熟悉。古人云:熟能生巧,我们就仅仅掌握熟悉的,而不去开辟,不再挖掘?答案是否定的,美好的生活应该是新...
熟悉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每个人对它都很熟悉。它似乎无处不在。例如:这个人你很熟悉,或者这个地方你很熟悉……它,不平常,也并不多特殊,可是他,是我的新同桌:刘恒。眼镜,摆的很端正,让人看着就有一种工作人...
老家的小湾,一个我熟悉的地方。那儿,丽山秀水,鲜花嫩草,青鸟飞鱼,有柚子园,有枫林,有竹岗,有大水塘——片片生机。故土情深,我也难免。在我眼中,那儿一切都好,不想妈妈所说,是个“鬼湾湾”。她说,当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