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深夜,惨白的灯光下,她仍在奋笔疾书。四周很安静,只有书桌前闹钟指针转动的声音。
一道难题让她双眉紧锁,她绞尽脑汁也解不出来,索性长叹一声,扔下了笔。
正摸着右手中指上那个因执笔姿势不正确而产生的茧子,轻缓的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女儿,已经十二点了,要不睡吧?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啊。”门外的母亲小心翼翼地说。
“我不是还有题没做完嘛!烦死了!快走吧!”
“那你早点睡,我……”
“知道啦知道啦!”她不耐烦地打断。
母亲轻轻关上了门,尽量不出声地离开。
她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于是之后的暑假她彻底放松了,玩了个痛快。
开学前几天,母亲帮她收拾行李,她嫌母亲太唠叨,且总是让带上一些没必要的东西,不再允许母亲收拾行李,只是自己草草装了些衣服和洗漱用品。
临行前,母亲一再叮嘱她,到了大学也别光顾着玩,要对人有礼貌等。她却早已不耐烦,翻着白眼不去听,可母亲仍旧固执地说,她发火了,冲着母亲吼:”我已经成年了,自己能照顾自己,别再唠叨了行不行!“
母亲一愣,马上赔着笑道歉,可马上又不放心地开始唠叨。
上火车时,她没有向窗外看,而是闭着眼睛,想象着即将到来的美好的大学生活。
上了大学后,母亲总是会给她打电话,一周一次,很有规律。开始,她每次要挂电话是都会说:”以后别再打来了,有事我会给你打的。“后来,这句话便成了她与母亲谈话的唯一内容,她一看是母亲的电话接起来也不等那边说什么就说这句话然后不等母亲开口就挂掉。
母亲的电话渐渐少了起来。
那年夏天,她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让她赶快回去,母亲出事了。
回去后,她找到了父亲,以及躺在重症监护室的母亲。
父亲告诉她,春天的时候母亲心脏病发作,可母亲不让他打电话,说怕影响她学习,现在母亲的病情急剧恶化,已经做了几个手术,但马上还要做一个手术,风险很大,这才把她叫来。父亲说完,擦了擦红肿的眼睛。
她望望病房里昏迷着的母亲,沉默不语。
第二天,母亲被推进手术室,没有醒来。
葬礼上,她哭了,轻轻地,充满敷衍的意味。之后,她回去继续上学,把整理遗物的任务交给了父亲。
时间继续平淡地过去,好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可渐渐的,她感到不习惯,在学校,没有了母亲寒嘘问暖的电话,没有了母亲无休无止的唠叨;回到家,没有了母亲温暖幸福的笑脸,没有了母亲忙前忙后的身影。
又是一个深夜,她哭了,为了母亲,死去的母亲。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没有掌控人生死的能力,那个爱你的人一旦离开,就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总是反应迟钝,爱自己的人在身边时不懂得珍惜,直到那个人离开了才后悔莫及。
泪眼中,我们回头,爱自己的人却已不在那里。
珍惜眼前人,一旦错过了,便来不及弥补。
下一篇:来不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