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记得钱钟书在《读<;伊索寓言>;》写到,那只鼓足了气跟牛比个大的牛蛙是笨的,她应和牛比娇小。这话的意思大概是说应看到对方的不足来和自己的长处比较。这让我很不明白,是中国创造了钱钟书,还是钱钟书式的思维造就了中国。
我们的国家,这个叫中国的地方,似乎最喜欢它的国名,所以以“中”字发扬了风格。
正所谓“千秋已过,对手难求”。我们俨然于世界一副“独孤求败”的模样。不过用“东方不败”也许更合适,因为毕竟我们雄踞东方。
在这个地理位置下,我们总是跟日本比地大物博;跟蒙古比海运优势;跟朝鲜比经济发达
不过我们也很注意我们得民族素质。所以,我们跟日本比人民生活轻松;跟蒙古比人民工作努力;跟朝鲜比人民思想解放
同样的这套无敌定理不但挑遍亚洲,而且横扫世界任你怎样怎样,只要是话从我口中说出,你就一定不行。就算来日跟美国相比,也可理直气壮地说“你有我的发展速度吗?”。不过毕竟没有金刚钻谁也不敢揽这瓷器活,咱中国别的不说,光人口实力就占绝对得优势。
中国的“中”体现在各方面,就拿现今的教育来说。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摆出一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架势,而时至今日,我也难以不对中国教育恨之入骨。
无疑,中国的教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所提倡的是“门门通”,更是“一门精”。无论我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们都最起码得学习文言文,函数,英语哪怕我们将来是运动员或乞丐这的的确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就全世界而论,我们的运动员是平均数学学地最好的,我们的乞丐是外语成绩是达到别国无法企及的高度的!
那为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教育更是“一门精”呢?因为我们的学校与家庭都明确了我们一定要在一个方面有突出表现,虽然所有人都是同一方面,但我们的学生的考试能力绝对是难觅敌手的。这一门“精”,我们精在三个字“做卷子”。
而且,国家也很发扬风格。国家对教育得投资总是几亿几亿的,也显出国家对教育的期望,却怎么也不肯做一点决定性得改革。听清楚,我不是说没改革,这两年对发展最“素质”的应试教育做的改革也不算少了。今天,法制课安全教育;明天,捡垃圾;后天,交通安全课
国家发扬扬长避短,“中”字风格,不仅在教育上,还体现于人民生活中。比如:人人都知道迷信不可信,却还要烧各种东西,来“孝敬”老人;明明都说相信科学,却让风水先生们都奔了“小康”;天天都谈旧社会的不好,古装片还是“引领时代潮流”。
如果说世界是条轴,中国最愿做也最适合做原点——一个游移不定的原点。那样比起一边的“点”最靠近另一边,比起另一边,就去倾向这一边。
我们无敌,我们难觅对手,对手似乎也难觅我们。在别的方面我们是否真的达到“求败”的境界,我不知道但在愿意和我们“周旋”的国家里,我们的口才最好;在有这样“口才”的国家中我们最肯坚持!这是我不知道的事情里最知道的。
下一篇:对手
对手,不是敌人,是别样的良师与知音。对手,并不可怕,其实最可怕的是没有对手。有对手,便会有竞争,有竞争,便会有进步。没有对手,人生便毫无价值。对手是座警钟,他时时刻刻在提醒你:无论你取得多大的进步,都...
对手,让我有一丝的惧怕;让我了上进心;让我承受了好多压力。当对手败于我手时,我欢呼,我舞蹈。可当对手大获全胜时,我默默地哭泣着。在生活中、学习上、体育里,我都有着对手。可我并没把他们当对手,只有小龙才...
对手,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与我们相对立的,似乎它就是我们眼前的障碍,学习中的竞争对手,希望和目标的争夺者,有时甚至还给我们的人生道路带来诸多不便与坎坷。因此大多数人总是用敌意的目光来对待对手,...
对手,顾名思意,就是与自己竞争的人。对手不仅会和自己竞争还能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所以对手是十分重要的,他不仅能使我们有目标,而且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每个人都会遇到对手,而且不止一个,他们...
“入则无法家佛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所说的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个国家如果内部没有有才能的臣子,而外部又没有来自敌国的隐患,这个国...
初次认识是在网上,却不曾想后来又成了同学、对手。 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白白胖胖、不安分。他的头发很短,一根根笔直的竖着,十分精神的样子,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书卷气儿十足。嘴巴最有个性,老是变幻无穷。平...
我一掌劈开天,跟着我去冒险,我们的对手到底会是谁…——题记今天的天空很蓝,是十分少见的好天气,因此,我的心情十分的好。老师宣布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拔河比赛。考试没了,还能玩,我们“不亦乐乎”。“什么...
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几个对手,这些对手都是你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有的是横在路上的一道天堑。因此,渴望成功的我们为了战胜对手总是煞费苦心,然而好多人最终没有成功。可如果我们能想办法汲取、利用对方的方法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