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古往今来,诚信是英雄们惺惺相惜、成就大业的根本。不论儒法,还是老庄,“诚信”总是作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现。古书上处处写着君王以诚治国,诸侯以诚得士的故事。刘玄德正因为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业。而水泊梁山那些好汉一诺千金,为诚信两肋插刀的豪情壮举,更被才子写进了名著,感动着千百万读书人。
诚信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背上“诚信”上路,我们便有了一种责任感,时时警醒自己,要求自己。
诚信是一只背囊,背上它,我们势必面对一种可能——一种被抛弃、被欺骗、被诋毁、被利用的可能。可诚信绝对会还你一份轻松、一片坦荡、一生磊落。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商李明性即是一位以忠厚为本的商人。
李明性为人笃厚,对父母十分孝敬,与兄长相处和睦,与友人相处诚恳仗义。有亲友在经济上发生困难时,他常常主动帮忙,唯恐照顾不周。向他借债的人很多,当借债人因贫困不能归还时,他经常把债券交还对方,债务一笔勾销。他做人厚道,别人也都非常喜欢跟他做生意。加上李明性善于判断价格差,最终成为了一个出色的商人。
有的人卖给他田宅时故意抬高价钱,当别人把这一情况告诉他后,他也不去与卖者计较。他听说族中某人放高利贷,就召来当面责备,并撕毁其券。所以族中子弟都怕他几分。李明性这样做不但赢得了百姓的赞扬,也使得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
到了一定境界的大商人,赚钱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刺激他的是斗智斗勇的赚钱过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商人唯利是图,欺骗顾客,以至于自古就有“无商不奸”“十个商人九个奸,一个不奸赚不到钱”的民谚。商人欺骗的例子随处可见。眼下各大商场都时兴“大减价”“买一赠一”……别看他们扯着嗓子喊着“大出血”“大甩卖”“大跳楼”……其实真正出血的还是顾客。这样做的商人是赚不到什么大钱的,也维持不了多久,只是变化无常的商场上的匆匆过客罢了。他们也许偶尔会得到点小利,但欺骗了一个又一个顾客,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商人要以忠厚为本,只有厚道才能给人以信任感,从而建立起长久的买卖关系,赚得更多的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个成功的商人,一定是一个君子。那些表面上看来猴精猴精的人,有了点成就,也不过是利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终究还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当然,厚道并不意味着对每个人都深信不疑,做事不分析,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还是会遇到麻烦的。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你把好人当做坏人来看待,不厚道,不相信别人,这样肯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但是如果你把坏人当做好人来看待,老实厚道,深信不疑,那么就会很容易受骗。厚道不厚道,关键在于你跟谁做生意,跟谁打交道。
与人友善,宽厚做人,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它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是一股矫正世俗的春风。道家的老子说得好:“上善若水。”是的,“有容万物而不争”。与人友善者像水一样溶解万事万物,化解人间恩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友善者能包容一切,胸怀博大;“水质透明,清澈见底”,与人友善者白昼为善,夙夜省己,心如明镜……
所以,我们要诚实守信。有了它,才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才有五官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才有“三分天下有其一”。有了诚信,才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升昌”才能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会聚一堂。同样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的诚信之约,嘉兴南湖的微波、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汇成了滔天巨浪的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个年轻的政党走过了九十载的漫漫征程。
驱走一片黑暗的,或许是束烛光,而驱走整个世界黑暗的,则必定是那普照人间的太阳。所以,以诚待人,你将前程似锦,风雨无阻。愿普天大众“乘诚信之舟,行忠厚之本”,恢弘华夏瑞气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