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藏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看完了这本书,我就感觉像交了一个好朋友,同时我的心也被海伦·凯勒深深地震撼了!
刚看见书名的时候,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讲生活的书,翻开封面,我先看起了序言。我一下子被这本书的序言吸引了过去,序言是罗伯特·巴尼特先生写的,序言讲的是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的《我的人生故事》中所没有的关于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八十五岁的事。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里的《我的人生故事》第一章中,讲到过海伦·凯勒的一生中,只有十九个月的光明,剩下的八十七年中一片黑暗。海伦·凯勒十九个月那年,得了一场病,导致海伦·凯勒两眼失聪,双耳失明,不能说话,从此,她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海伦·凯勒在《我的人生故事》第四章的开头这样讲:“我记得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是我的老师安妮·曼菲尔德·沙莉文来到我身边的那天。每当我想到这一天所连接的那两种生活的难以衡量的巨大反差时,心中充满了惊异之情。”就在海伦·凯勒六岁零九个月的时候,莎莉文小姐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能够与人们沟通,海伦·凯勒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海伦·凯勒开始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的认字、阅读。使她在常人无法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五国的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着,吸取着那些为任何智者的思想精髓。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海伦·凯勒进过不懈的努力,考上了美国哈弗大学完成了她的学业,并站在演讲台上。
在莎莉文小姐还没来之前,海伦·凯勒的脾气很暴躁,后来在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海伦·凯勒渐渐的喜欢上大自然,喜欢上了世界上所有的有生命力的小动物,脾气也渐渐的好了。
如果给海伦·凯勒三天的光明,她可能会把这三天分成三部分:
第一天上午,她会看一看自己的老师——莎莉文小姐、会看一看自己的亲人、会看一看她的朋友。下午,她会到街上走一走,看一看街上的邻居。
第二天上午,他会去剧院看一场戏。下午,她会带着莎莉文小姐去森林里野餐,看一看、摸一摸小动物。
第三天她会去看一看山上美丽的风景,到森林里去采果子、采蘑菇,摘下树叶吹口哨。
假如他是个校长,他就会开设两门课程:“体会失明”“怎样使用你的眼睛”。“体会失明”排在“怎样使用你的眼睛”前面,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的使用自己的眼睛。假如我发明了时空机,那么我就可以把海伦·凯勒从那个时代接过来,这样就能医治好他的疾病了。
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深有感触。连一个残疾人都能有那样的成就,我一个健全的人难道连一个残疾人都比不上吗?所以,只要我有像海伦·凯勒一样的毅力,就一定能有比海伦·凯勒更好的成就。
五年级:刘丽丽
下一篇: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杰出的人物。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我最近读了关于海伦·凯勒的一本书,书中记述了她从小到大发生过的...
国庆小长假期间,我又翻出那本陪伴了我小学时光的世界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便是她。这本书主要...
“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这是马克·吐温说的一句话。是啊!她——海伦·凯勒,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位幽闭...
小姨来了,给我带来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高兴极了,连忙翻开看,一下子,就看完了,大概了解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刚出生就得了一场大病,过了几天,这场大病突然好了,而这个小女孩却失去...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但在次年的二月,我被诊断为急性胃充血和脑充血,一开始连续高烧不退烧,医生说医治的可能性很小。后来烧退了,这令全家人欣喜若狂。但谁也没有想到,高烧退去后我的视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
每天,睁开眼总能看见第一缕阳光,闭上眼之前,总能看见最后一束晚霞,我们每天都在和这个世界打交道,听它的声音,向它诉说着一切。而在这个世界上,还生活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每天睁开眼,闭上眼,所看见的都是黑...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有阳光照耀的时候,也有风雨侵袭的时候。就像我非常喜欢的海伦·凯勒一样。在很小的时候,猩红热夺取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