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让”是中华民族得传统美德,“让”缔造了许多佳话,成为中华文明得一分子。但“让”也让我们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这就让我们对让”有了新的思考。
古有孔融让梨,这一让让出了谦逊,让出了文明,让出了亲情;汉有韩信受胯下之辱,他的忍让让出了风度与理智;晋有退避三舍,文公的让,让出了诚信与机智……他们的让,体现了大人物的风范与气度,向史册展示了他们的远见卓识与魄力。有时让也是一种美丽。
1840年英国用罪恶的鸦片与大炮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软弱的清政府面对强敌胆怯了,签署《南京条约》,使香港沦为殖民地,此后西方不断割占我华夏大陆,使我中华蒙受大辱,清政府的软弱导致的一味退让使我们成为弱国,这种事关国格和荣誉的事情根本不能让;白色恐怖期间被捕的革命党人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咬紧牙关不肯泄露半分机密,这种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事情我们必须当仁不让。
时光匆匆而逝,一百年前的中国刚刚放生了剧变,一次惊天的变革刚刚开始。一百年来,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生机勃勃的改变,我们要自豪的说,这些改变是靠中国人的手创造出来的,我们何时要求过英美国家让出一片天地呢?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当我们先进的乒乓球训练方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时,我们有理由与他国做技术交流,让出技术。而当我们的水稻种植技术,因袁隆平的成果而提高时,我们也主动提出让他为世界水稻种植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而不只是一味的让出粮食,救济饥饿人口。
十年前及其以前,那是一个人人不想让的年代,又是一个谦让占主流的年代。物质匮乏,多占一点也是好。不管资本主义的草还是社会主义的苗,捞到家里都是宝,哪怕挖了社会主义的墙角。但在精神上,还是“让”占主流。别人夸你,要说“哪里哪里,我还做得不够”——不是虚伪,百分之九十是发自内心的。路上捡到一分钱,也要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你说该谁让谁?拆迁方和钉子户,你说该谁让谁?;开车烦什么?加塞!看到这样的车,你让不让?非杭州人的孩子不能在杭州接受义务教育了,私立学生的招生比例达到18:1,你让不让?……
你让或不让世界都会因此而改变;你让或不让,没有人会强迫。然而当你思考让或不让之前,请一定记得考虑,是让出一时的荣誉,换那世界一时的“荣光”,还是让出技术,让出科学,换那世界阵阵爽朗明快的笑声,换那幸福生活万年长?
生活中的琐碎事件我们不必斤斤计较,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但对于民族之计,国家之计,我们就不能让。
“让”与“不让”因事而定。
下一篇: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