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提起笔,心中无限遐想。关于莲,关于心中那一片荷塘,仿佛她是误入凡尘的仙子,轻轻走入我的梦里。
古往今来,多少迁客骚人都无法吟咏出她万分之一的美!而我,仅凭这一支小小的笔,仅凭着一点点粗浅的修养,又怎写得出她千万分之一的风采?
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纯真而率直的。杨万里笔下的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热烈的,闪烁着活力四射的青春。而李清照笔下的莲是鸥鹭静谧的居所,要不然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中又怎会惊醒一滩鸥鹭呢?我想,这大概也惊醒了莲的好梦吧?……
而我,更爱朱自清笔下的月夜里的莲。
在月夜的荷塘,作者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于是他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可以不理。且让我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是啊,白天在人来人往中穿梭漂浮的心啊,驻足吧!
不信?你看!
月夜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亭亭玉立如舞女的裙。试想婀娜多姿的舞女穿着绿裙在朦胧的月光里翩翩起舞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而点缀其间的花更是千姿百态:“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犹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样的工笔细描和传神的比喻不得不让人想起杨万里《莲花》半是浓妆半淡妆的汉殿三千女。
在朱自清的笔下,我仿佛也闻到了淡淡的荷花的清香。这香虽然没有《紫藤萝瀑布》中的“这里除了光与影,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话一般笼罩着我。”“紫色的花儿正和阳光互相挑逗”的热烈。反而是朦胧的,像久居深闺的倩女。因而他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让人可遇而不可求。我想在屈原的《关雎》、《蒹葭》里那绝色的女子,也不过如此吧?
这里,动与静的交替也有万种风情。
一缕微风吹来,霎时荷香如歌,似有似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于是叶、花、形、色、味便浑然一体了。
这还不是更美的。
看荷塘上的月色吧:“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仿佛月光在流动。而一个“浮”字又写出了轻雾的朦胧。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漂浮,整个荷塘犹如仙境。
文中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那杨柳的倩影画在荷叶上,似“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而全文在《采莲赋》和《西滁曲》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那如诗如画的轻歌中落下了帷幕。
于是,我知道:莲,走进了一个宁愿饿死也不愿买美国面粉的傲骨铮铮的中国男儿的灵魂里。
莲呵,你从唐诗宋词里走来,在秦时的明月里送别过远征的将士,见证了孟姜女的凄凉。你曾与李白举杯相邀明月,放声高歌《将敬酒》。也与杜甫痛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剧。……而今,你更见证了朱自清先生的铮铮傲骨。
莲呵,你以你不朽的灵魂成为世代传颂的经典。
修文县龙场镇程关小学五年级:千紫荷
下一篇:莲
亭亭玉立柳影婆娑之间,湖光水边之上,月明星稀之下,波光粼粼之间,绿叶碧翠,青盘滚珠,白荷带雨,红莲映月;碧杆玉立,嫩蕊带黄,像出水的芙蓉。莲,是很美丽的。月光,如水一般轻轻地洒在大地上,像母亲的手抚摸...
莲花又叫荷花,是一种水生植物。夏日,绿叶和莲花浮在水面,莲花摇曳于清水和绿叶之间,似亭亭玉立于水中的仙子,冰清玉洁。像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花中君子。一年级:小草尝试...
荷塘盛艳映蓝天,莲叶凌波染绿田。溢彩娇羞幽径影,风流六月梦依然。...
向风喷作绿杨烟,往事知非莫问天。云怜花开复谁在,天心白月水中莲。...
我,是一阵风飞过了六月的梅雨来看水珠在荷叶上打滚青翠欲落寂寞荡漾的水中撑开了一朵红莲以超尘出世的姿态勾画出一段妖娆的时光岁月,酸酸甜甜总有湿透的月光握在手中你,在固守而我,在沉沦……...
我不懂诗情画意也不懂何为情趣我只知道美的东西永远不会被遗忘我不愿过多抒情也不愿过分夸张只希望那盈水上的莲落一瓣在我的心中我不喜欢张扬也不喜欢内敛只将那恰到好处的美萦绕在我的心海莲的霓裳飘荡在水上我的一...
我爱莲,爱它的秀丽与小巧,爱它的美丽及淡淡的芳香。这不,我们一家进入了莲花山,踏入了莲的仙境里,去赏那雅致的莲。那丝丝的柳絮映得荷花格外的娇艳,莲花在绿色的海洋中摇曳着,舞蹈着……忽然,从雾中缓缓飘来...
我是一朵莲花,徐徐的晚风拂来,吹皱了脚下一池春水,望着那粼粼的柔波,那尘封已久的往事,又一次在心底泛起……一一阵辽远的鸡啼,唤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脸,我和姐妹们从香甜的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