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再难听到纯净的风声,曾经柳林风声,动人心弦。但在今天,风中掺杂了太多回音,刺耳的汽车笛音不是冲击着耳膜,聒噪的乐曲又不间歇的轰炸,来自远方的声音又裹挟了纷争。也许,世界从未安静,世界终究难断喧嚣。但你是否在纷乱的声响中迷失了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世间,你能否守护住 心灵的净土?静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在你的世界里,你有权选择安静,如静候一株花开的静美。
你可以倾听心的声音,顺应她的指导,任外界如何,皆可弃之如敝履,生命也会因此绽放。法布尔生活在一个喧嚣的时代,学术上的争论,政治上的纷争,都使时代不得平静。但法布尔没有被这些外界的声响干扰,他接受了心的召唤,他投入了自然的怀抱。他与丛林为伴,与昆虫为友。他沉浸在自己的梦中,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最终以一部《昆虫记》扬名世界。但是,法布尔不在乎所谓的名利,在他顺应自己的心意后,外界的声音便永远无法驾驭他的心。他也得以在自然中自由翱翔。《昆虫记》的真正意义是,记录了他与自然的心语,与喧嚣无关,与他与自然的交融有关。
如若不是取得了心灵的宁静,那书中就不会字里行间透出真诚。法布尔静守荒野,空中回荡的是他与自然的呢喃。由此,他也触碰了真实的自我。
倾听自己心灵的独白,任世间浮华我自悠然自乐。古语有:“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此大隐者当属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于闹市之中,亦能安贫乐道,宁静淡泊。他厌弃黑暗的官场,既然不能让尘世安静,那就追求精神上的宁静。如果无法守住心灵上的宁静,那也一定耐不住生活的贫寒。陶渊明放空了一切,哪怕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追求高洁的乐音,纵使佳琴无弦又何妨!就是如此,他执一杯清酒,纵篱外车马喧喧,也不为所动。他随手采下一朵洒满夕阳的菊花,眺望远方。此刻喧嚣即寂静,他以自己的桀骜在心间培植了一朵 金菊,比他手中的那朵更加光鲜明艳。
静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守护心田花开。也许,它许久不会萌芽,又或者,下一瞬间它便枝繁叶茂,满载蓓蕾。那么纵天边风雨,你心中也将繁花盛开。
下一篇:心疼